分享

孕 34 周新生儿娩出 24 小时死亡,胎盘病理回报:竟然是因为这个……

 月西儿 2024-05-08 发布于上海

病例介绍

患者,31 岁,离异再婚,1-0-0-1,2018 年与前夫足月经阴一女婴。以「停经 34 2 周,自觉无胎动 2 天」于 2022 年 5 月 29 日 18:24 入院。

孕检情况:此次妊娠系自然受孕,停经 39 天行超声检查确诊宫内早孕且符合孕周。早孕反应不明显。孕 4 月自觉胎动,渐活跃,孕期不规律产检,孕期 NT 彩超、唐氏筛查、胎儿四维彩超、胎儿心脏彩超无异常,OGTT 未查,孕期未监测血糖变化。孕期监测血压无异常。

2 天前患者自觉无胎动,无下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液,就诊当地医院行胎心监护提示胎心监护可疑,遂就诊于我院。

外院胎心监护(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体格检查

T 36.5℃ P 98 次/分 R 22 次/分 Bp 110/64 mmHg;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

专科检查:腹部检查:腹部膨隆,宫底位于脐与剑突之间,未及宫缩,子宫无张力,胎心听诊:150 次/分。阴道内诊示:暂未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10.25 ×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2.1%,血红蛋白 122 g/L。

出凝血机制: 纤维蛋白原 4.73 g/L,D-二聚体 2.48 mg/L。

肝肾功、病毒筛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产科超声

头位,双顶径:9.0 cm,腹围:28.9 cm ,股骨:6.1 cm;

胎盘位置:后壁及宫底部,厚度约 3 cm;成熟度 I 级;胎盘下缘未达宫颈内口;

羊水最大深度约:6.0 cm,羊水指数:20.2 cm 胎心率:137 次/分,脐动脉 S/D:2.6。

胎儿颅内段血流:大脑中动脉流速 112.3 cm/s(1.5 Mom 值 = 73.1 cm/s),S/D 8.9,RI 0.91,PI 1.87,舒张期血流无反向。

产科诊疗经过

入院 6 个小时,于 00:22 因胎心监护持续反应欠佳。(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后,急症行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清,量约 2000 mL,于 00:26 以头位助娩一女婴,极重度贫血貌,外观无畸形,断脐交台下,由新生儿医师及助产士共同处理,予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对症治疗。

1 分钟 Apgar 评 3 分(心率 2 分,呼吸 1 分),立即予气管插管转 NICU,5 分钟评 3 分(心率 2 分,呼吸 1 分),称重 2300 g。胎盘送病理检查。

NICU 诊疗经过

新生儿血常规:白细胞 91.57 × 10^9/L,血红蛋白 22 g/L,红细胞压积:0.079。

胸部超声:胸腔积液,考虑胎母输血不除外,母亲追查 AFP > 3000 ng/mL,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可能不良预后后,患者及家属要求放弃,新生儿夭折。

胎盘病理

图片

(胎盘)孕 34 3 周单胎胎盘,与孕周不相符,胎盘欠成熟,胎盘重 628 g(固定前约 596 g,位于 > 97% 区间)。

1

胎盘内滋养细胞肿瘤,肿物体积 1.5 cm×1.3 cm×0.8 cm,肿瘤细胞可见异型,大片坏死,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胎盘内绒毛膜癌。

免疫组化结果(6 号片):GATA3(部分 ),CK( ),P63(部分 ),Ki-67(50% ),b-catenin(膜 ),b-HCG( )。

2

母体炎症反应 1 期 1 级:急性绒毛膜板下炎。

3

无胎儿炎症反应。

4

末端绒毛成熟延迟。

5

绒毛水肿。

6

绒毛间质血管内可见有核红细胞。

7

局部绒毛间隙狭窄,绒毛周围纤维素沉着增加。

8

脐带 2A1V,偏心附着。

诊断

胎盘内绒毛膜癌并胎母输血,产妇追加产后超声及胸部 CT 未见明显异常,FIGO 分期考虑患者 I 期 2 分,术后 7 天患者顺利出院,产后 3 周患者血 HCG 恢复正常。

从本病例可以看出,不光是存在胎母输血综合征,甚至还有胎盘内绒毛膜癌,在临床上都是较为少见的疾病,而同时患有这两个疾病更是在临床诊治中极为罕见。

01

什么是胎母输血综合征?

胎母输血通俗来讲是指胎儿脐动脉与胎盘绒毛间隙之间形成压力差,造成胎儿血液通过绒毛间隙进入到母体血循环,可见于妊娠和分娩的任何一个周期。胎儿失血量超过 30 mL 定义为胎母输血综合征(FMH),发生率 1/1000〜1/3000。

胎儿失血量超过 80 mL 或达胎儿血液容量的 20%(即胎儿血容量约 100 mL / kg,失血 20 mL / kg)时可导致明显的并发症,出现严重的围产期并发症或新生儿死亡,是导致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病因之一。约 3.4% 的死亡率宫内死亡由 FMH 所致,而在新生儿死亡中 FMH 占 0.04%。

01

发病原因

大部分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胎儿因素:胎儿发育异常、双胎妊娠等;

2.  母体因素: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自身免疫性疾病、孕妇创伤尤其是腹部机械伤等。

3. 医源性因素:外倒转术、静脉注射催产素、胎盘内侵入性操作 (绒毛取材、脐血以及羊水取材等) 等;

4. 胎儿附属物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前置血管、绒毛膜癌、绒毛膜血管瘤、脐静脉血栓、绒毛膜羊膜炎等;

02

临床表现

胎儿期表现

胎儿红细胞最早可在妊娠 4~8 周通过胎盘进入母血循环,也可在临产时,因新生儿失血有急、慢性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异。

典型的胎母输血综合征「三联征」为胎动减少、胎儿水肿、NST  正弦波形。

新生儿期表现

患儿出生时常见贫血、苍白、反应低下。

新生儿期的表现除贫血以外,还有心力衰竭、休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血管周围囊肿、脑梗死等)、呼吸迫切,持续性血管肺循环、水肿、肝脾肿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出血、心脏扩大和肾功能衰竭等表现。

母体表现

发生 FMH 时,如胎儿失血量少,母体本身通常没有明显症状。

当患有急性严重失血时,母体可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和寒战等,数小时后上述症状自行恢复,血常规示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降低。

如母胎 Rh 血型不合,可影响再次妊娠,导致发生溶血性贫血,水肿,黄疸等。

03

诊断方法

包括Kleihauer-Betke 实验(红细胞酸洗脱实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玫瑰花环实验、母血胎儿血红蛋白 HbF 含量测定、母血甲胎蛋白(AFP)测定、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经腹壁脐静脉穿刺、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和血型基因型检测等。

其中金标准为流式细胞术:是用特异性单克隆 HbF 抗体定量检测胎儿红细胞,是 FMH 诊断的金标准。胎儿失血红细胞量(mL)=(胎儿红细胞比例 / 100)×  1800 × 1.22 = 胎儿红细胞比例 × 18 × 1.22。 

04

治疗

未足月或远离足月:宫内输血

如未足月或远离足月,应在积极胎心监护的同时行宫内输血(IUT)一般认为,在出现胎儿水肿前进行 IUT,胎儿结局更好。但迄今为止何时开始 IUT 及 2 次 IUT 的时间间隔如何,尚缺少统一标准。

胎动减少、出现胎心正弦波、羊膜腔穿刺术反复提示胎儿贫血、K-B 试验持续阳性、持续胎儿水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iddle cerebral artery peak systolic velocity, MCA-PSV)升高等都可作为开始 IUT 的指征,但这些指征分别存在相应的不足。

在终止妊娠前,若孕周 ≤ 31 6 周,应预留相应的时间促胎肺成熟,并予硫酸镁保护神经。

终止妊娠指征

1

出现严重胎心异常,有存活能力,应立即终止妊娠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2

如已足月或近足月(≥ 32 周),失血量超过胎儿血容量的 20% 或 MCA-PSV ≥ 1.5MoM,建议立即剖宫产,并配血以备新生儿输血。

05

预后

本次妊娠影响

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是影响 FMH 母胎结局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认为初产妇、双胎妊娠、女性胎儿更容易因 FMH 而出现胎死宫内。

若 FMH 的胎儿活产,生后可出现大量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脑缺血病变、脑性瘫痪等颅内及神经系统病变。婴儿期贫血与日后个体缺乏管理执行功能、注意力下降、学业表现较差、社会成功以及情绪健康较差有关。

后续妊娠的影响

若前次妊娠发生 FMH,胎儿为 Rh(D)阳性血型,而母体为 Rh(D)阴性时,胎儿的 Rh 阳性血进入母体,可出现严重的同种异体免疫。当再次妊娠时,如胎儿仍为 Rh(D)阳性,可导致胎儿溶血性贫血。

除上述情况外,FMH 一般对后续妊娠不产生有害影响。

02

什么是胎盘内绒毛膜癌(IC)?

指发生于妊娠期胎盘部位的绒毛膜癌,是妊娠期绒毛膜癌的罕见亚型,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IC 占妊娠期滋养细胞肿瘤(GTN)的 0.3%,发病机制不明确,最新研究表明,其可能与肿瘤细胞的低甲基化有关。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肺转移伴咳嗽及咯血,部分患者转移的首发症状为乳腺转移结节或盆腔包块,或表现为胎母输血综合征。

也有先诊断胎儿绒毛膜癌,其后检查胎盘和患儿母亲,最终患儿母亲诊断 IC 的报道。

治疗及预后

母体

Duleba 等建议对无转移性 IC、产后 β-HCG 迅速下降者不需要化疗;对合并转移者,可行化疗及手术。建议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的滋养细胞肿瘤分期、评分进行联合化疗。

2003 年的一篇综述提到,在化疗方式使用之前单纯子宫切除治疗绒毛膜癌的 5 年生存率在无转移的情况下为 41%,在转移的情况下为 19%;化疗将生存率提高至 90% 以上。

新生儿

IC 不合并转移的新生儿存活率较高,可达 97%;合并转移的新生儿通常因确诊及治疗不及时,预后差。有文献报道存活率为 20%。

再次妊娠

IC患者再次妊娠的报道共 3 例,均为非转移性 IC 且未化疗的患者再次自然妊娠,均未见 IC 复发,母儿结局良好。

但对转移性的IC目前尚未见再次妊娠的报道。

总结

本病例为胎母输血综合征合并胎盘内绒毛膜癌,同时存在,极为罕见,根据胎盘内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不能除外胎母输血综合征是由该疾病引发的。

在整个孕期,不规则孕检,但孕检内容均无明显异常,是发病较为隐匿的疾病,最终新生儿夭折。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多方学习,以便在隐匿发现中想到一些较为罕见的情况,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