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不辍读书声 || 建阳考亭书院

 浣花山房 2024-05-10 发布于福建

考亭书院

山围苍翠水流清,杉竹经春更发生。

万古斯文传一脉,千年不辍读书声。

4月30日午后,抵达建阳。午餐过后,前往考亭书院游览。

建阳考亭书院,位于建阳市考亭村,距县城三公里。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居住的讲学之地。

城区西南三公里处,青山涌翠,三面环水,景色清幽。南宋时朱熹父亲朱松罢官到此办学。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考亭求学问道,群贤毕至,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朱熹在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于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殁。
宋理宗时,程朱理学倍受重视,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诏为考亭书院,理宗皇帝赵昀御书匾额褒崇之。考亭书院因年湮代远,今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蒋昭创修的石牌坊。当地于1998年兴建的朱子文公祠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巅。今考亭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之"阙里"。
2015年起,建阳区启动考亭书院恢复重建项目,建成纪念区、展示区、管理区三个主要功能区,具备宣扬朱子理学、举办重大祭祀仪式等功能。拟将书院打造为集文化体验、求学修身、学术交流、度假游览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成为朱子理学文化旅游目的地。
书院对面的麻阳溪畔,一片古典园林建筑兴起,古建牌楼气势恢宏,“武夷梦华录”景区汇聚从各地搜集来的100余栋明清时期典型建筑,古街长巷,市井繁华,令人梦回大宋。与附近的考亭古街、建盏文创园区形成规模化的旅游片区。
朱熹及其父在闽北建有多座书院,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考亭书院,建阳也因考亭书院的影响被称为“理学之邦”。这座位于武夷山南麓的小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建阳,兴教讲学,著书立说,直至去世,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考亭书院是朱熹一生中创办的最后一座书院,初名竹林精舍。公元1194年,因生员日增,便将精舍加以扩建,更名为沧州精舍,并自号沧州病叟。他在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著述甚丰,完成了理学思想的最后体系。当时,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到考亭求学问道,群贤毕至,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
史学界有人认为,考亭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虽然以当时的规模而言,考亭书院远不及白鹿洞、岳麓、睢阳、嵩阳四大书院,然而若以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而论,考亭书院足以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座书院相提并论。新建成的考亭书院规模宏大,建筑典雅,格局考究,已具规模。


历史上的考亭书院就坐落在麻阳溪畔,规模宏大,有学堂、食堂、宿舍和操场,还有一个跑马场,甚是气派。由于朱夫子理学思想的潜移默化,考亭村民崇学尚文,800多年来,一直妥善保护和使用着这座古老的书院。解放后政府在这里办学校,教书育人,即使文革期间考亭书院亦保护完好。直至后来在书院下游建造水电站,书院被淹没,仅存的书院牌坊就是近年从水库中打捞上来在现址复建的。



往期回顾:

何年开古邑,随处瞰深清‖南平延平

山环千顷绿,水抱一洲青‖尤溪紫阳公园

访闽中山城,游朱子文化园

迎眸青嶂合,摩足绿阴浓 ‖ 南平九峰山

嵩阳书院,高山仰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