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讲解:温病(条文6)

 西安Water 2024-05-11 发布于陕西

  上一讲我们解析了与传经有关的两个条文4和5,这一讲我们看与温病有关的条文6:
  宋本: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康平本: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宋本的这2个条文的文字内容和康平本、桂林本也是一致的。但是在康平本中,凡“若”字开头的都是低一格写的。
一、名词解释
  这个条文中,最重要的两个名词是“温病”和“风温”,表示热性外感病,我们在后边再具体讨论,现在先跳过。
  “渴”当然就是口渴,口渴的原因,是热邪伤津引起的。刘渡舟说“温病和太阳的风寒外感不同。中风也好,伤寒也好,这些太阳表病都没有口渴,如果到了口渴的程度,一定是传到阳明,或者是传到少阳了。也就是说,只有邪气入里化热而出现传变,才会出现口渴。温病就不是这样了。温病是由一种温热之邪所致,在'太阳病’这个开始阶段,也可以说是在卫分阶段,就会出现口渴这些热邪伤阴、伤津液的症状,这是它的特点。”刘老先生的解释非常精彩。但是,口渴和身体的寒热燥湿并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只是说这里的口渴是热邪引起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口渴就一定是身体燥热,不是这样。如果脾阳不能上承津液,也会出现口渴,但这种口渴一般伴随小便不利。
  “若发汗已”,“发汗”就是借助外力让人体出汗,“已”说明是过去式,是已经完成了的事情。这里的“发汗”指的是辛温、苦温发汗,就是后边我们要学到的麻黄汤类方。发汗解表不是只有苏叶、麻黄辛温、苦温的药味,还有浮萍、薄荷一类辛凉的药味。
  “风温”,强调的是温,而不是风。“脉阴阳俱浮”,脉浮为在表证,说明是热性外感病。“风”字在这里,更像是描述这种发热的特征具有“轻扬、炎上”的特征。而不是桂枝汤证的中风,也不是之前讲的伤风感冒的伤风。
  “自汗出”,就是不由自主地出汗,出汗情况和桂枝汤的表现类似,但是桂枝汤出汗的情况往往更严重一些,而且桂枝汤有显著的怕风。在这里,自汗的原因不是卫气收敛不足,而是因为内外皆热,迫血为汗,和前面的“渴”是类似的。
  “身重”就是身体沉重感,对于身重的原因,曹颖甫言“身重者,脾精不濡肌肉,肌肉无气而不能转侧也。试观垂死之人,身重如石,此非肌肉无气之明证欤(yú)?脾阳受困,肢体无力,故多眠睡。且以风引于上,热痰上蒙清窍,不能受清阳之气,故白昼一如昏暮。”一般来说,寒性外感病体能下降不太明显,但身体疼痛比较多;而热性外感病会显著降低人的体能,身体沉重,动则汗出。如果是湿邪留滞,也会身体沉重,但是体能不会下降。
  “鼾”(hān),《说文解字注》言“卧气激声”,和我们现在的解释一致,就是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
  “小便不利,直视失溲”,是个递进关系。“小便不利”就是小便不顺畅,一般认为是误下以后伤津引起的。伤了津液,眼部肌肉干燥,导致眼睛“直视”。再严重一些,伤到脑子引起神昏、嗜睡,就会出现遗尿,就是“失溲”。
  “被火”,就是古人用热煨的方法让人出汗,比如说把砖头、瓦片烧热夹住身体,迫使人体出汗。《伤寒论》中类似的火疗的记载很多,这种治病方式在古代应该是被普遍使用。
  “微发黄色”,这里指皮肤微微发黄,是全身的颜色都发黄,就像被火熏烤以后发黄一样。我们在理解上,主要是和黄疸的身体发黄进行对比。如果人的气血不足,面部和手掌也会有明显的枯黄。
  “惊痫”应该分开看。“惊”就是容易受惊,这里偏于焦躁不安,对环境敏感。“痫”一般指突然出现的口吐白沫、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惊痫的原因,是脑子被热所伤引起的,也就是血热风动。一般来说,“风动”都是脑病,是脑子的运转秩序发生了障碍。
  “瘈疭(chì zòng)”,刘渡舟认为是阵发性的抽搐。
  “若火熏之”,对于古代的火熏,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灸法,和咱们现在的艾灸是相同的。另一种是“劫汗法”,就是在地上挖个和人差不多大的坑,用火把这个坑烧得很热,然后给坑里回填上桃树叶子,再铺上席子,再洒上些水,让患者躺在坑上面,用这种方法发汗。也有把窑洞里面烧热,把火拿掉,让患者在烧热的窑洞里面熏烤。火熏这种治疗方法,在我们今天,把空调温度调高就可以实现。在这个条文中,火熏属于误治,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寒性外感病,不能用于热性外感病。根据后文误治以后的严重程度,条文6的“火熏”应该是使用了“劫汗法”。
  “尚引日”和“促命期”。“引”《说文解字》“开弓也。”《说文解字注》“开弓也。开下曰张也。是门可曰张。弓可曰开。相为转注也。施弦於弓曰张。钩弦使满、以竟矢之长亦曰张。是谓之引。凡延长之称、开导之称皆引申於此。”我们小时候学唐代卢纶的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引,就是拉满弓弦的这个过程。弓弦本来是平的,拉弓以后朝后弯曲,比喻延长的意思。“尚引日”就是尚且可以迁延一些日子。“促”《说文解字》言“迫也”,就是急迫、时间紧张。“促命期”就是死期急迫,意思就是折损寿命或者有死亡危险。“尚引日”和“促命期”,这种用词,很有坊间气息,不是文化底子特别好的人的风格,所以,从“若”字开头这几句,显然是后人附会上去的。
二、条文翻译
  条文6翻译过来:太阳病,身体发热,口渴,不怕冷,就是温病。如果发汗,造成身体灼热,就是风温。风温这个病,脉象浮,自汗,身体沉重,瞌睡多,睡觉时鼻子的呼吸声特别大,情况严重时说话困难。如果用下泄的治法,会造成小便不畅,目光呆滞,甚至遗尿。如果用火治疗,身体会轻微发黄,严重时会像受惊或者癫痫一样,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如果用“劫汗”的治疗方法,轻微的误治还不至于立即恶化,严重的就会折损性命。
  我对这个条文是存在疑义的。条文对风温的描述,开始说“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就是说,风温是“温病”误治引起的,但后边又重新对风温做了解释“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不但解释重复,而且因果倒置。恽(yùn)铁樵说“此节有脱误,致从来不得正确解释,鄙意以为其文当如下'太阳病,身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自汗出,身灼热,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若发汗者,语言难出……’此虽无可印证,理由则甚充足,如本文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是风温必待发汗之后始见,是风温为温病之转属病类。闻伤寒误汗而成痉矣,未闻温病误汗而成风温也,且上文既云若发汗已,下文如何更接自汗出?又发汗已,身灼热者,文字不顺;语言难出为一种逆象,必误治而后见,不得与睡息必鼾并列。若从鄙说,不但上文文从字顺,即下文若被下者、若被火者、若火熏之,四个若字一气贯下,亦复明白晓亮。”按照恽铁樵的观点,去掉“若发汗已”,则后边“风温为病”的描述是对前面“风温”的细化,是比较合理的。
  关于风温的治法。曹颖甫有一段可以参考:“予谓此证初起,即宜人参白虎汤及竹叶石膏汤,使其热势渐杀,或当挽救一二。门人刘仲华治安徽林振羽病,亲见之。始由某医误汗误下,诸证皆备。刘用白虎汤加西洋参、生地、犀角二剂后,始有转机,十余日方见霍然。治法差谬,生死攸关,是不可以不慎也。又按:犀角、生地,能清脑中上冲之热血。恽铁樵治王鹿萍子脑中热痛,用之奏效,亦其一证也。”庞安时认为,风温用知母石膏汤。柯琴认为麻杏甘石汤是治温病的主剂。清代徐赤(著《伤寒论集注》)认为可以使用白虎汤、猪苓汤、黄连阿胶汤、黄芩汤等。
三、温病概述
  中医在温病这块比较混乱,主要原因是缺乏如《伤寒论》这样很有权威性的著作,没有相对集中地把温病统一起来。当今,有人把《温病条辨》归结到中医经典,我认为这是滥竽充数。虽然《条辨》中的一些方子还不错,但这本书存在3个明显的缺陷,一个是说理混乱,一个是整体水准偏低,还有一个就是有浓烈的卖弄、做作(装B)的味道。只有参考价值,而没有经典风范。
  大致介绍一下温病,比如说,我们翻一下邓(dèng)铁涛写的《温病辑要》。对于温病的视角有以下几种。从邪气的种类来说,有1风热、2温热、3暑热、4湿热、5燥热、6疫疠,6种主要的致病因素;从发病的时间规律来说,有冬温(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从疾病的深浅和位置来说,又有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不同的侧重点。在临床中,温病的还有不同的兼证,比如兼寒、兼湿、兼痰、兼食、兼气郁、兼血瘀。脉象和舌象之外,温病的常见症候,除了与伤寒类似的如发热、谵语、痉厥之外,还有麻疹、水痘、白㾦(pèi)等等几乎专属于温病的症候。温病的治疗方法,对于温热病邪,有解表、清气、通下、清营凉血、养阴、开窍、熄风;对于湿热病邪,有辛开宣气、芳香温开、芳香化浊、苦温燥湿、苦寒清热、淡渗(shèn)利湿、甘温助阳、甘凉养阴等。除此之外,温病中有一些急性病,使用了一些所谓的“现代医学”的名称,比如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猩红热、登革热、白喉。
  上面的是目前对温病的主流认识,我们目前的中医教材讲也是这样讲的。与主流风格截然不同的,比如黄元御《四圣悬枢》对温病是按照《伤寒论》六经的次序进行的,但是很遗憾,只侧重了温热,没有涉及暑、湿、燥及湿热。桂林本《伤寒论》第五卷对于暑、热、湿、躁的编排也是以病因为主,但是处方水平却不尽人意。
  我个人对温病有两点看法。第一,温病应该以病因来命名,废除以季节来命名。因为目前暖气、空调已经改变了人的生活环境,导致我们的生活节律基本上是紊乱的,冬天暖气过热屡屡中暑,夏天冷气太过伤寒感冒也是屡见不鲜,以季节来命名温病已经失去意义。第二,《温病条辨》以三焦来做为“索引”来讨论温病是愚蠢的,因为在临床中,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会表现为一个整体的象,这个整体的象可以通过中医四诊识别出来,而不是只集中在某一处,所以,也应该以病因为主线,再参照以卫气营血及上中下三焦区分病位比较合理。
  最后,咱们条文6所言的温病、风温,比较接近于风热、温热和暑热,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需要详细辨证,具体分析。温病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有机会我们后边再讲。
四、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条文6虽然讲的是温病,但在一开始言太阳病。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在太阳病基础上,去掉恶寒,增加发热而渴,就是温病。说明这个阶段的温病是属于太阳病的,也说明《伤寒论》这个体系可以囊括温病在内。温病和伤寒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补充关系。有很多人认为《伤寒论》是狭义伤寒,实际上,只是说,《伤寒论》详于伤寒而略于温病。并不是说,温病需要独立搞出来一套体系。
  从临床实际来说,按照目前温病学的套路,疗效上很少有《伤寒论》这种“覆杯而愈”的情况,不论是理论深度还是方药效率,都比不上伤寒。但是我个人感觉,目前的温病体系,重于“术”而轻于“道”,更像是治病方法而不像医学体系。比如说,去年春季新冠疫情开放以来,各种热性外感病的治疗难度明显加大,说明目前温病的理论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距离人民的诉求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个人认为,目前的温病体系只是一个过渡,怎么样让温病理论更加切于临床实践,还需要我们中医同道继续努力。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对《伤寒论》有些心得的人很容易鄙视温病这套体系。实际上,温病这套体系和《伤寒论》并不冲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弥补了《伤寒》的不足。中医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什么方法能解决问题就可以借助什么方法,甚至符咒、数术和西医里面的一些东西也可以参考和利用,没有什么范围的约束。不论是伤寒还是温病,是解决不同问题的不同角度,各有长处,面对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就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