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如何引导学生思考?

 三驾马车1966 2024-05-12 发布于河南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

刘向军

 

 

好奇心和思考力是天生的,但又常常被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教学所泯灭与扼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运用教学技巧释放或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思考成为一种能力,让思考成为一种享受。

一、让提问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1.任何问题都是好的。

学生之所以不敢思考,不愿思考,常常是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受到了讽刺、挖苦或打击。任何问题都是好的,任何思考都是好的,教育者要有这样坚定不移的认识,并且把这种认识传达给每一个儿童及其同伴。

2.只要提问就是好的。

提问才是真正的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每天一问,每堂一问。提问就是思考,思考才意味着学习者在场。

3.从不提问一定不好。

因为种种原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从不提问的学生,一定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甚至不能成为学业成绩有基本保证的学生。越往高学段走,这种情形表现得就越发明显。要优秀,就提问,教师要把这个道理告诉每一个学生。

4.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竭尽全力地给全体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只有在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减少顾忌,敢于提问题。没有任何问题不能提出来,或者说一切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这也要成为教师与全体学生的坚定信念。

5.鼓励学生乐于提问。

提问是最快乐的事情,因为思维是最高境界的乐趣。教师要鼓励学生乐于提问,让学生享受提问,也就是享受思维的愉悦。

6.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是一种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这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这是一种反叛式思维,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这样做,并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保护这种极其宝贵的创新思维品质。

7.鼓励学生质疑权威。

没有不能被质疑的权威,这是学习的基本逻辑。恰恰相反,一切所谓的权威都需要被质疑,最终也都需要被超越或者颠覆。知识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正是由此而发生的。

10.凡事要问“为什么”。

我们的学生普遍面临着提不出问题的窘境,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提问。

1)问题无处不在

一切都有问题。带着“为什么”走向一切,一切都是问题。“为什么?”这是最重要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学习者、发明创造者最强大的内驱力。

2)于无疑处提问

一切都有问题,还包含着这样的意思:那些看似没有疑问的东西,恰恰是问题最大的东西。因为麻木僵化或司空见惯,于是想当然地接受,那只是肤浅的记忆和应用,不能成为创新的力量。于无疑处生疑,这是学习者最了不起的能力,没有比这个更了不起的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应该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掌握常规思考技巧

1.换一换行不行?

在不同的学科学习中,思考各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这些技巧是激活思维的催化剂,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

这个词语换一换,行不行?好不好?

这个符号换一换,行不行?好不好?

这个元素换一换,行不行?好不好?

这个成分换一换,行不行?好不好?

这个数据换一换,行不行?好不好?

这个条件换一换,行不行?好不好?

这种思维的本质是对思维的对象进行拆分,而后对所拆分的局部进行调换式思维。在分解、变换、组合、比较的过程中,学习者就能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而且常常是发明创造状态。

2.颠倒一下行不行?

与变换主要指向与概念不同,颠倒主要指向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更进一步的思考。

把因与果颠倒一下,行不行?好不好?

把先与后颠倒一下,行不行?好不好?

把主与次颠倒一下,行不行?好不好?

把上与下颠倒一下,行不行?好不好?

把内与外颠倒一下,行不行?好不好?

把悲与喜颠倒一下,行不行?好不好?

把好与坏本身颠倒一下,行不行?好不好?

诸如此类,精彩生焉。

3.组合一下行不行?

许多发明创造,常常就是一些异想天开的组合,而这正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训练学生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

同质组合,怎么样?

异质组合,怎么样?

同类组合,怎么样?

异类组合,怎么样?

同界组合,怎么样?

跨界组合,怎么样?

两重组合,怎么样?

三重组合,怎么样?

多重组合,怎么样?

诸如此类,异彩纷呈。

4.其他重要技巧

把时间拆分一下,行不行?

把地点拆分一下,行不行?

把要素拆分一下,行不行?

把程序拆分一下,行不行?

放大一下,行不行?

缩小一下,行不行?

变换情境,行不行?

变换对象,行不行?

变换工具,行不行?

诸如此类。

所谓考试的千变万化,所谓的常考常新,无非是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利用思维技巧玩了一些命题的小花招而已。在学习过程中,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看似并非最用功者而成绩却遥遥领先,正是因为他们做了大量别人看不见的工作——默默的独立思考。在各行各业里,太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创,其背后折射的依然是思维的灵机一动。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有思考习惯、思考能力和享受思考的人。

2024.5.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