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隶书名手,书法奇逸高古,却精于制壶艺术

 青木森森 2024-05-12 发布于北京
陈鸿寿,清代“西泠八家”篆刻群体中名声最显赫的一位。尽管印章艺术属于小众领域,但他的篆刻技艺精湛,风格古朴而不失严谨,无人能出其右。
图片
陈鸿寿
陈鸿寿的名声之所以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紫砂壶领域的杰出贡献。他将紫砂壶文化推向了社会的“大圈子”。
陈鸿寿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将传统的大壶改为更小巧的壶型,更适合人们把玩。同时,他巧妙地将壶身设计与诗、书、画、印等艺术形式融合,创作出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其艺术成就足以传世。
  
图片
曼生壶之箸笠壶
陈鸿寿将大壶改为小壶,这一创新之举,虽然看似简单,但能够首先想到这一点,体现了他的前瞻思维和创新精神。这种不安分的特质同样体现在他的隶书创作上,他不满足于传统四平八稳的书写方式,而是追求奇姿异态,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可以称之为“其隶如壶”。
他的隶书作品,如同他精心设计的“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变化多端,自然流畅。这种变化无穷的创作手法,让我联想到了武侠小说中的“降龙十八掌”。
虽然武术和艺术看似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艺术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在武术的招式创新,还是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
陈鸿寿隶书
陈鸿寿在隶书创作上的卓越之处,不仅体现在单件作品中字与字之间的变化,更在于当多件作品并置时,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显示出他广博的艺术修养和灵活的创作思路。
尽管陈鸿寿的隶书作品变化多端,但最终都能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这是因为篆隶这类书体相对静态,一些书家在追求单个字的变化时,可能会忽略整体的协调性,导致作品的整体格调不高。
陈鸿寿的隶书,每个字都富有变化,每件作品又各具特色,这种在变化中求统一的能力,正是他书法艺术的难能可贵之处。
图片
陈鸿寿隶书
陈鸿寿虽曾涉足官场,但从他的生平来看,其真正的志向并不在仕途。陈鸿寿曾自述:“画道无需刻意求新求异,也不必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工整,而应自然地表达,与古人的意趣相契合。当灵感涌现时,数十幅作品可以一气呵成。”
他的《写生花卉》和《雪泥鸿爪》等诗书画印作品,对后来的艺术家赵之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鸿寿作品中的自然与淡泊,在赵之谦的笔下转化为热情与浓烈,但不变的是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一颗永不满足、不断探索的心。
图片
陈鸿寿隶书
陈鸿寿中年时期的隶书对联“流风回雪落花依草,空潭泄春古镜照神”,已经展现出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其款识流畅自如,反映出他投入的心血和对艺术的热爱。
陈鸿寿的隶书作品,与一般隶书相比,少了一些沉重、笨拙、厚实的感觉,而多了轻盈、灵动、飘逸的气质。他在字形结构的安排上极为用心,力求达到最佳效果。他的笔画在收放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善于运用圆润的笔法,这实际上是从他的篆刻艺术中借鉴而来的。
图片
陈鸿寿行书
陈鸿寿擅长多种书体,尤其以行草和隶书最为突出。尽管这两种书体风格迥异,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追求一个“奇”字,即追求奇肆、奇宕、奇逸的艺术效果。
有人认为陈鸿寿在书法创作中“重神轻技”,这实际上是相对于汉隶而言,他并不过分拘泥于传统的形貌。然而,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重神重技”,即在追求书法的神韵的同时,也注重技巧的运用,并强调个人创造力的发挥。
图片
陈鸿寿隶书
陈鸿寿的隶书作品,在追求古质静穆与动态感的融合上,确实面临着一种内在的张力。如果过分强调经营,可能会削弱作品的天然质朴之感,使得人工雕琢的痕迹过于明显,从而失去自然的韵味。
在古意与天趣之间,需要找到恰当的平衡点,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把握“度”。
不可否认,陈鸿寿在隶书创作中展现出的创新意识,以及对字形进行夸张处理的手法,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他的这种风格也曾受到一些批评,如马宗霍和丁佛言就认为他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从而偏离了高古的传统。
图片
陈鸿寿隶书
客观来看,陈鸿寿的隶书作品兼具古雅与狂怪之美,这两者的结合是极为难得的。对于其艺术价值的评价,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明智之人自会做出公正的判断。需要认识到的是,陈鸿寿的隶书作品虽然值得欣赏,但直接模仿学习却并非易事。模仿其外在形态相对简单,但要捕捉其内在精神则难度较大。
这其中涉及到个人才华的因素。陈鸿寿本人极为聪明,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起草文稿,都能迅速高效地完成。更为关键的是,陈鸿寿隶书风格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个吸收和消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和学习陈鸿寿隶书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图片陈鸿寿隶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