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鞅变法|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138牛牛 2024-05-12 发布于广东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lù)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资治通鉴》·卷第二·周纪二,周显王十年(前359年)

商鞅变法|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译《鉴》

公孙鞅到秦国后,准备实行变法改革,但秦国不少人内心都很抵触。

面对这种情况,公孙鞅对秦孝公说:“咱们搞变法,不必在一开始就和普通民众商量,等效果出来后再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追求至高德行的人难以附和世俗,建立非凡功业的人不随便和众人谋划事情。对圣人来说,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拘泥于陈规陋习。”

秦国的上大夫甘龙反驳说:“你这种做法不靠谱,还是得遵循祖宗之法来治理国家,如此,官吏才能熟练执行各种政策法规,老百姓才会安分守己。

面对甘龙的质疑,公孙鞅略带不屑地说:“普通人见识短浅,只知道安于传统旧俗,学者们则往往受困于“所知障”,沉溺于有限的知识和见闻中难以自拔。这两种人,做官守法还行,但如果要与他们商讨常法和旧制以外的开创之举,就不合适啦!明智之人制订政策法规,愚笨之人则受规则牵制,无法创新作为;贤德之人根据时代变化而更新礼仪,平庸无能之人则只会固守成规,处处被动。”

秦孝公听了公孙鞅的话,连声称赞,果断任命公孙鞅担任掌管秦国重要军政事务的左庶长一职。

晋国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谋划,秦国很快就作出了推行变法改革的命令,“商鞅变法”就此开启。

变法命令规定:整编户口,让老百姓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建立互相监督、犯法连坐的制度,凡是揭发他人罪行的人,可享受与杀敌立功同等的赏赐,凡是包庇他人罪行的人,将受到与临阵降敌同等的处罚。只要是立下军功的人,都可以获得上等爵位。私下斗殴的,根据程度轻重处以相应大小的刑罚。对致力于农桑耕织,多缴租赋者,可免除徭役。对从事商贾之业以及惰而贫穷的人,则将其全家罚为官奴。宗亲贵族中如果没有获得过军功的,不能列入宗室谱籍和享受相关爵位。明确规定各级官阶爵位的等级,并据此配给相应规模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和衣饰器物。总而言之,变法是要使有功劳的人获得显贵,让无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获得荣耀。

品《鉴》

关于“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在《商君书·更法》中,有更详细的版本: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公孙鞅认为“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所以“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在成就开创性的事业时,有时需要付出短期的、局部的代价,以收获长期的、全局的效益。普通人在做决策时,容易只看眼前利弊,无法放眼全局和未来;而智者则能“履霜而知坚冰至”,见微知著,并从长远和整体的利益上作出考量。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治邺》

先知,往往意味着孤独!

ps:我们理解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与之相应时代背景。公孙鞅所说的“民不可与虑始”,是有时代背景的。而放在今天,君不见,多少高手在民间!很多事情都可以并且也应该尊重民意、“与民虑始”,以集中民智,凝聚民心······

2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

也许有些高人能在表面上“和光同尘”,但超越的孤独与世俗的喧哗,终究很难兼容。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数量不等于质量,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淮南子·人间训》

3

仔细品味“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容易让人想起曾国藩的一句话: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人性趋利避害,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有好处的地方,大家都紧紧盯着呢,如果有人想独占利益,那就必然招致众人怨恨,成为众矢之的,后患无穷,所以,独利则败,一定要学会分享和共赢。

虽然很多事情都可以集思广益,甚至搞头脑风暴。但在谋划一些重要事情时,参与者贵精不贵多,因为小聪明不能累积出大智慧,因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群书治要》云“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故仁人君子,散金娱老;太公曰“智与众同,非人师也;伎与众同,非国工也”,故智术之士,不谋与众。有志于功名大业者,可不慎哉?

4

上大夫甘龙,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了秦国保守势力的代言人。他说的“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在承平时代也许不错,但时移势易,在战国时期,谁率先变法,谁就更有可能率先强大。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这句话,越品越有味。

夫以千载遵行,持为故事(即先例),而一朝纠正,必惊愚俗。——唐·刘知几《史通·邑里》

一般人总习惯于固守成规,因为这样是最轻松的,既不费脑力,也不必冒险,这或许和人们的“损失厌恶”心理有关。然而,如果总是安于现状而毫无开创精神,当形势一变,就必然处处被动挨打。

5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为什么?

一利生,一弊随,事物都有两面性。阶级社会中,必然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变法和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秦国施行的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意味着打破旧有的世卿世禄制,这就直接损害了秦国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必然招致一些人的强烈不满,而这些不满,也为公孙鞅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变法和改革,从来就不是请客吃饭,其背后常常是冰与火的博弈!

6

秦人不悦,为什么秦孝公却连声称赞?

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中的旧贵族群体,往往会对国君的权力形成牵制。对国君来说,变法既可以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可以打破旧有利益格局,在削弱处处牵制自己的旧贵族权势的同时,扶植出大批平民出身的、由国君掌控的新兴阶级。通过重新整合社会关系,国君对国家的控制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如果国君恰好具备雄才伟略,那么这个国家就容易更快地强盛起来,在战国群雄中鹤立鸡群。

一代雄主秦孝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商鞅变法,他怎能不爱?

切己体察·对境炼心

公孙鞅推行变法时,是否想过吴起的结局?

读《资治通鉴》,阅千载春秋。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静读资治通鉴”,一起细品通鉴,对境炼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