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忠云《对联指迷暨成联创作基础》福建福州联墨双修学院第三讲

 山海图书馆 2024-05-13 发布于福建

福建福州联墨双修学院第三讲:

中国楹联学会荣誉理事

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联都网站站长

福建省楹联学会梁章钜文化专委会(院)院长

福建福州联墨双修院院长

李忠云老师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品茶论道,摛藻书联。欢迎光临福州联墨双修学院!

很荣幸今晚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华民族国粹、文化瑰宝——对联。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第一章:盟鸥相贺——步入对联文化殿堂

祝贺什么呢?

楹联学开山鼻祖梁章钜先生有集句联曰:

同人与门,群贤毕至;

适子之馆,吉事有祥。

祝贺您选择了中华文化宝库最具代表性的独立文体——对联,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的爱好乃至创作、研究方向。

为什么说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最具代表性的独立文体呢?

其一,古人曾云“文之妙者为诗,诗之妙者为联”,在浩若烟海的古代文学中,唐诗宋词元曲,汉晋骈赋,唐宋散文,明清小说、对联各领一代风骚。

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意境,以浓缩的语言表达情感和哲理。'文之妙者为诗',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诗歌的高度评价。不仅是赞扬诗歌在文学中的独特地位,也是对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所能承载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的认可。

而为什么说“诗之妙者为联”呢?大家知道,诗歌至少有四句,以近体诗为例,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的首联、颌联、颈联、尾联讲究的是“起承转合”。而对联仅用两行字就把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完美表达,不仅在上下联中构成“起承转合”,上下联每个单句同样有蕴含着“起承转合”的联系。

清·毛声山在《第七才子书总论》说到“文之妙者,一句包得数篇,则短亦非短;数篇只好一句,则长亦非长”。说的就是美妙的文章,以少胜多,虽短亦觉不短;倘语言冗长而内容贫乏,则虽长亦称不上是好文章。对联以两行体式从内容到意境上涵盖了四行以上的诗歌。毛声山这段话正是“诗之妙者为联”的典型注脚。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不相信,下面我举《清联三百副》中的两副联作个解读:

例1:自题联(邓石如)?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云,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起”是事件的起因、开头——茅屋八九间、竹书千万字;

“承”是事件的过程——钓雨耕云、灌花酿酒;

“转”“合”是事件的转折和结果,议论和结尾——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这里的“须信”和“可知”起到的是转折的效果。是不是起承转合一目了然?

可能有的朋友又要说,你这是三句式的联,自然可以用“起承转合”来解释,短联能解释吗?我们再举个例子。

例2:滕王阁(刘宗辉)?

有客临舟怀帝子;?

何人下榻学陈公。

这副联里“起”——有客、何人;“承”——临舟、下榻;“转合”——怀帝子、学陈公。是不是言简意赅,“起承转合”皆有所表?从整联来看,上下联亦有逻辑联系,共同表达题署的主题——滕王阁。“有客临舟”是起因,“怀帝子”是过程,转折在问句“何人下榻”,合以“学陈公”。同样是“起承转合”皆有所表。

图片

其二,对联是独立于韵文和散文之外的第三种文体。

2019年,我在《对联》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和而不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汉服热”擂赛作品赏析兼谈当代对联创作流派和误区》,其中提出了我的对联文体观:

王力先生曾将中国文学文体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韵文是讲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或文章。包括了如赋、诗歌、词曲等。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综上所述,对联既有韵文的格律特点,又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上下联短到一个字,长到数万字,都可以成联。对联是独立于韵文和散文之外的第三种文体。

其三,对联集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为一体,是其他文体无法比拟的。

联话类著作的开山鼻祖梁章钜对于对联的多元特性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将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对联统归于楹联名目之下,著有《楹联丛话》及“续话”“三话”等系列联书。与此同时,他将大量只注重文字技巧的谐巧性对联(有些只是对偶工巧的词语)归于“巧对”名目之下,写有《巧对录》及《巧对续录)。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楹联一词中,“楹”突出了对联是要写出来悬挂在楹柱之上,“联”字则突出了对联上下联是一个整体,要互相关联,共同服务于主题的表达。楹联体现了对联文学性和实用性的特征。而谐巧性的对句或对联体现了对联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通俗性的特征,是根植民间的重要源泉之一,对于对联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能简章地认为是一种“文字游戏”。

文学性、实用性和谐巧性道尽了对联文体的本质属性。如果对联艺术是一棵大树的话,谐巧性是扎向社会民众这块沃土的根系,文学性是扎向传统文化这块沃土的根系,实用性是扎向生活现实这块沃土的根系,正是这三大根系才使得对联文化在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生机焕发。

第二章:正本清源——系好学联第一颗钮扣

——厘清一组容易混淆、引入理念和创作误区的概念

理念误区之一:对联的起源的片面认识

关于对联的起源联界尚无定论,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起源于五代桃符说、先秦偶文说、汉代柏梁体、唐代律诗说等等。

究其原因,一是当代以前的中国文学史,从未以文体形式对对联文体进行研究并给出结论。二是历史文献中对对联的起源大多是只言片语,各执已见,未有统一的、令人信服的结论;三是少有联史专家对楹联发展史进行长期、深入、系统地研究,所持观点多为一家之言。各类典籍、文章众说纷纭,各种说法之间相差甚远、莫衷一是。

归根到底,之所以出现如此纷乱的起源说,关键在于对对联产生的文化渊源和文体渊源上混淆不清。在这方面,我曾经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因时间关系,我将结论和大家作个概述。

(1)从文化起源来看,对联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亚文化现象。对联文化发源于中华传统古典哲学的“阴阳二元论”,这是中国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是对联产生的思想根源。民俗中的桃符、宗教祭祀,古建筑、园林文化、汉语言音形义中出现的对称文化是“阴阳二元论”思维和由此产生的审美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

(2)从文体起源来看,对偶是从上古民间口头文学中的对偶形式孕育和诞生,在先秦以来诗词曲赋中以偶文的形式不断演进,最终融合了律诗中的对仗格律、修辞手法和古代散文中的丰富多彩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脱化而出。对联文体是在吸收了韵文和散文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立于韵文和散文的文体,她既有律诗颌联、颈联的两行形式、对仗格律的要求,又有散文的句式灵活、修辞丰富的特点。

(3)从对联文化发展来看,“阴阳二元论”构筑了中华民族对称思维和审美心理基石,在民俗、宗教、建筑、语言发展进程中产生大量对称、对偶文化形式,至今依然影响深远。以“对偶基础、对称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对联文化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这一思想根源。对联文体诞生之后,与书法艺术、镌刻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相融合,与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文化教育相融合,在当代更是与社会组织、公共传媒、文化教育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包罗万象的对联文化体系。

2.理念误区之二:对联的概念的模糊混乱

厘清对联的文化渊源和文学起源后,我们就可以给对联一个明确的定义,弄清对联的概念和本质、内涵和外延,同一个平台上讨论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代的辞典、网络文章对楹联、对联给出的定义纷繁杂乱,莫衷一是,代表性概念如下:

【楹联】1936年第一版《辞海》中,没有对联一词,楹联一词的解释为:

悬于楹间之联语也,亦曰楹帖,俗称对子。后蜀主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版于寝门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见《蜀梼杌[ táo wù ]》。按此即后世楹联之权舆。

【对联】《漢語大詞典(2011版)》中对联(對聯)一词的解释为:

互相对偶的文句。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张贴、悬挂或镌刻在门、厅堂及柱子上。讲究对仗工整贴切,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根据位置与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门联、楹联、寿联、挽联、春联等。也称“对”、“联”、“对句”、“对子”。

【对联】网络《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显然从对联的文化 渊源和文化起源来看,以上的概念或定义或多或少都存在以偏盖全、混淆概念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提出了对联的定义:

对联是发源于中华传统“阴阳二元论”和民俗文化,从诗词曲赋等偶文、散文演进,以一组对仗句来表达特定主题,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独立文体。

这个定义从对联的文化渊源和文体渊源两个方面展开。“阴阳二元论”和民俗传统是其文化渊源;从诗词曲赋等的偶文、散文演进,是其文体渊源;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组对仗句则是其文体特征。

3.理解误区之三:对偶、对仗和对联的区别

明晰对联的后,我们就可以厘清最容易混淆的二组概念,对联和对偶;对仗和对偶。

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声调对立”,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对仗比对偶的要求更为严格。

对联是一种文学体裁,对仗是对联的灵魂,对联最主要的基本特征。同时对联除了“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声调对立”五个“对”的要求外,还有语意相关之“联”的要求,对联≠对偶;对仗≠对偶,绝对不能将对偶等同于对仗,等同于对联。

举两个例子:

例1: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两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基本一致,这是对偶。

例2: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嘉庆进士陈大纲题岳阳楼联)

两句“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声调对立”形成对仗,而且上下句语意关联”,这才是对联。

4.创作误区:陷入死对的胡同

对联是一种传统国学文化,其文学之根在于古典文学,对仗的根本是虚实成对。当今时代出现了许多用现代汉语词性属对的强制要求,不能简单以现代汉语的词性去属对,容易让对联这一传统的文学形式陷入死对的胡同,也局限了对联国粹的传承和发展。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等概念。古人根据汉字的可对性,把字分为实字、虚字两大类。对仗的原则是:

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等概念。古人根据汉字的可对性,把字分为实字、虚字两大类。对仗的原则是:

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

活虚字对活虚字,死虚字对死虚字;

半虚字对半虚字,半实字对半实字。

但实际上,古人在诗联写作中,活虚字和死虚字,也就是动词和形容词,包括助字、介词、副词之间经常互相对仗,唯有一条大底线,一般情况下,那就是实字不可以对虚字。譬如动词对名词,或者副词对名词,介词对名词,这些就属于不成对,这些都犯了实对虚的大忌(除非《规则》允许从宽的范围)。

《缥湘对类》是这样说的:“盖字之有形体者为实,字之无形体者为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列举如下:

(1)实字:

实字包括名词、数词、量词,它们只能同类相对,古人又称死字,即不可移动不能变化的字。实字是有实指对象的字。对象主要有人、事物〔包括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时间和处所。此外,能指代对象的指代字也属于实字。实字包括实指字和指代字。

实指字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名词。例如,天、地、人、树、木、鸟、兽等;指代字如,君、臣、妾、奴、余、汝、彼、此等。

(2)虚字:

名词数量词以外,所有没有实在的形体或数量的字,都是虚字。包括三类

●活虚字。这是有实义的动态虚字,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动词(它们能使对象发生变化,故称之为活),例如,飞、腾、奔、走、存、亡、有、无、打、骂等。

虚字中动词最灵活,最富变化,往往可以和连词助词以外的所有虚字相对仗,甚至有时候,它还可以和实字对仗,故称活字。

●死虚字。这是有实义的静态虚字,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形容词、副词(它们不能使对象发生变化,故称之为死),例如,高、大、清、新、坚、柔、美、丑、快、慢等。

●助字。这是没有实义的静态虚字,只能协助造句,大致对应现今的连词和助词,例如,与、及、而、唯、者、然、则、乃、于、焉、哉、乎、也等。

这里面副词最有争议,古代把副词归入半实字、半虚字、助字都有的。

古人写作对联对仗的法则是: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字与字能构成对偶,是因为它们的意义之间存在着类属关系。实字对实字,就等于以类相从,如天文类对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人事类对人事类,器物类对器物类;虚字对虚字,也讲究活虚字与活虚字对、死虚字与死虚字对,但原则上凡虚字,不论死活,皆可配对。

古代先生教学生,入手之初,往往任拈一字,求其配偶,如风对雨、山对水之类。因风、雨皆天文类字,山、水皆地理类字;风与山皆平声,雨与水皆仄声,故均可对。但亦有一字而可两对以上者,如风对雨,自是同类字之最相合者,然而亦可与地理类之水相对。又如宫对室,皆属以类相从,然宫又为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故还可对角、徵、羽等字。

随后逐步增加字数。例如开头出句是一实字“虎”字,对句用一实字“龙”字。“虎”字上增一死虚字“猛”字,变作“猛虎”,对句亦可增一死虚字,成为“强龙”。“猛虎”之上再增一活虚字“降”字,以“降猛虎”为出句,对句亦可增一活虚字,变成“豢强龙”。

“降猛虎”之上再增一实字“威”字,于是“威降猛虎”成了出句,对句亦可增一实字“术”字,成为“术豢神龙”。“威”字之上再增一死虚字“神”字,变作“神威降猛虎”,对句亦可增一死虚字“异”字,变作“异术豢神龙”。

出句、对句分别再添上实字“豪杰”与“英雄”,便构成这样一联:“豪杰神威降猛虎;英雄异术豢强龙”,那就写成七字对了。

我们认识了古人依据上述字义的类属关系去构造对偶,在阅读过去的对偶作品时,就会恰当评价,不致简单否定。以下略举实例,作些具体说明。

①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唐]杜甫《月夜》〕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④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清]石韫玉《赠人联》〕

①例的“小”与“忆”、②例的“阔”与“悬”、③例的“多”与“有”、④例的“到”与“深”,都是动词与形容词相对。今人按照词性一致的观点,容易加以否定,陷入死对胡同。但古人把字义的类属关系作为构造对偶的依据,而“小”、“阔”、“多”、“深”今天叫做形容词,过去称作死虚字;“忆”、“悬”、“有”、“到”,今天叫做动词,过去称作活虚字。但作为虚字,不论死活,都属于同一个大类。大类中的各小类,自然具备相同的共性。

现在我们回到课前布置的调研讨论题,所有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宋湘题丰湖书院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实字对:

数量词对——万间/百顷

名词对——厦/湖、屋/灯,日/人,秀才/后学,洙情/沂思,太守/循州

数词副词对——几(实-数词)/重(半实-副词)

虚字对:

形容词对——广/平,新/众,老/深(自对),贤/古

动词对——庇/游,问/看(领字),逢/起

形容词、动词对——他/有

大家看到没有,通过实词和虚词的解读,就将这副联的对仗豁然于胸。你平时在对仗中遇到的问题,一直不会进步的问题之一也往往表现就在这里。而这些对仗,不是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分类强制词性对仗能够解释的。新版的《联律通则》在规定六条基本规则后,强调了传统对格的运用,正是基于对联文化的传承,而不是割裂。

当然关于虚实对仗问题,不是通过这个短短的一堂课就能够掌握的,还有许多变化规则。希望朋友们多读古联,学习其中的对仗手法,同时有兴趣真正提升自身对联创作水平的朋友,可以加入到梁院&联都举办的甲辰学员班,参与为期半年的学习培训,通过考试结业后,您才算真正步入对联文化的殿堂。

第三章:骖龙并辔——浅谈成联创作基础

成联是什么?

成联就是指一副完整的楹联作品.许多人第一次接触成联这个概念时,误以为它是楹联艺术中与出句、应对并列的一个分类,其实并非如此,成联的定义,就是楹联的本身定义.之所以有“成联”这个提法,是为了强调其所形成作品的完整性,以区别于单纯的出句和应对等单边创作。

一、成联创作的意义和本质

首先,楹联创作的初始意义在于成联创作

唐代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上下句两两对仗,应该算是文学性楹联的雏形,但这并不标志着楹联的真正诞生。历史当然不会忽视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的存在,大约在唐代与五代之间,律诗中这种上下句两两对仗的形式,带着律诗的声律规则一起,逐渐从律诗中脱化出来,并且开始独立承载比较完整的主题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需要说明的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往往只承载着诗的承转部分,许多单独来看并无独立完整的主题。这种艺术创作从一开始便体现为成联创作:一个作者既写上联也写下联。可以说,楹联艺术始出娘胎,便是一朵"并蒂莲".据史载,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是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卧室门上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来经过发展,又融合进了曲词的长短句形式,由本来单一的五七言句式发展为字数不限的多样化的骈句、散句、律句结合的句式,及至宋代,楹联艺术才真正走向成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联作品.

其次,楹联创作的本质意义在于成联创作

毫无疑问,出对句形式是在成联基础上的一种形式变通,其落脚点无非还是通过"单凤求凰"来得到一副完整的成联.据推测,出对句最初是被作为一种类似于射虎行令般的斗智游戏先走进民间文化的(也很象是类似于西南少数民族对山歌),当然这是一种高雅的带有门槛的文字游戏。可以想象,一副楹联由一个人出上句,另一个人对下句,徒增了许多趣味性和竞技性.

事实上,自古以来,那些脍炙人口的著名对句无不以现场斗智为背景,大都带着浓厚的游戏色彩.如"小猴子也能对句;老畜牲怎敢出题"等等.后来,由于对句可以训练遣词造句和对仗,能够为成联和律诗创作夯实基础,所以便被请入了古近代中国的私塾和学堂,成为那里的基础必修课。联都网站对联学堂的楹联教学从对句开始,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可见,出对句始终带着“斗智游戏”和“基础训练”的色彩;而成联,则从始至终都是以“文学作品创作”的面目出现的.

再次,成联创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创作”

这个结论也许令群里许多长期活跃在出对句领域而尚未染指成联的朋友感到一丝沮丧,但事实的确如此。作为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有一个独立的主题和完整的形式和内涵.出句和对句如果应对的各方面都很成功的话,合起来也许能作为一件完整的楹联作品,但对于出句者和对句者个人来说,他们毕竟都只创作了一半,他们每个人在创作中进行的思维都是不完整的,不独立的。

尤其是对句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意向,而只能“因地制宜”地顺势“跟庄”,这样的思维过程,虽然也有艺术创作的成分在,但毕竟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创作".顶多称之为"楹联单边创作".

成联创作则不同,它需要创作者经历一个完整的创意和思维过程,营造出完整的形式和系统的内涵,如同创作诗词散文小说一样。所以说,成联创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创作.如果把探索楹联艺术之路比作一种"修行",那么,精通了成联,才算修到了正果。

二、成联创作的方法

成联创作,通常是指创作对联的活动,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一种传统形式,它要求上下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下面就创作成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作个分享:

1.审题立意:所谓对联的立意,就是在准备进行对联创作时,先确定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根据创作的主题,如节日、景象、风物、事件等,确立联句中你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立意,包括感慨、情感、理念、评价、哲理等。上下联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立意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写对联如同写文章,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或表达情感、或发表言论。

创作文学作品,意图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是相当重要的。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就是说主张文学作品要有正确的思想内容。对联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可以这样说:立意好,固然不见得作品就好;但是如果立意不好,那么无论作品的其他方面如何,再好也有限得很了。

立意是联的名片,讲求开门见山。开门见山,就是要求联的情感指向要明确、统一。赞之毁之,都要饱含情感,不能给读者展现出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影响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一来让读者没有精读的兴趣,二来难以给读者留下印象。

●立意清晰——观点明确

所谓的立意要清,就是要求观点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就是一个作品,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当然这并不影响将一个主题分多个方面来表现,比如珍惜人生的主题,可以从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等方面来表现。把主题比作一个大树的主干,在同一主题上分散出去的枝叶都可以选材,但非大手笔者,不宜从另一棵树上去揪些枝叶来大杂烩。

●立意高雅——格调高尚

所谓立意贵高,就是说对联所体现的情操、境界要高,所表达的见解、主张要高。当然,这种“高”不应该是当作标语口号那样硬塞到对联中去的,而应该是与整个对联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古往今来的对联海洋中,有很多打油联、口水联,这些联之所以难登大雅,其格调不高或是一个原因。

●立意新奇——亮点突出

不“新”不“奇”,不能吸引读者,平淡无奇令人难以卒读,遑论其他。所谓新就是要有新的立意,物情厌归,笔意喜生;拾人牙慧,为人不耻。

袁枚说: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

李树喜指出:意重在出新,同样事物和题材的作品,新意往往就是亮点。

●立意真切---真情实感

言为心声。只有真实地反映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东西才具有打动人的魅力。因此对联的立意一定要是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切言不由衷的东西,“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

高尚的格调并不代表一定要正面来吹捧,其实从反面入手也是可以体现高尚的。正写可以对真善美进行歌颂、赞美;反写可以对假恶丑进行讽刺、批判。但一定要注意“谐不伤雅”。这里说的雅不是单纯地指字面的雅,而是指立意的雅。即怎么把一个原本平常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题目写出雅意来,而不是肉麻当有趣地写得粗俗不堪。

2. 构思布局:根据主题进行创意构思,考虑用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布局上下联的结构,考虑字数、句式、对仗和平仄等因素。其中要注重“语意关联”。

3. 安排对仗:对仗是对联的核心,要求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巧妙运用待命表现主题的对仗手法,按照“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声调对立”要求安排对仗。

4. 修辞润色: 精选词语,避免粗俗或常见的词汇,力求用词典雅、生动。运用恰切的修辞手法,反复推敲句子,使之意蕴深远,言简意赅。

5. 审查修正:完成初稿后,仔细审查立意、对仗和修辞,力求立意鲜活、对仗工稳、修辞雅切。当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可以请他人帮忙审阅,集思广益,进行修正。

创作成联不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上述方法的练习,可以逐渐提高成联创作的能力。下面将我的一组获奖联分享给朋友们赏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例1:第五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对联一等奖作品(2023.11)

题港珠澳大桥(蜀山剑客)

雪浪银涛,涌七子歌声,把世纪沧桑,抛于劫外;

金梭玉练,飘一条脐带,将母亲念想,系在心头。

自析:

这是不二联门微信群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之际出的一个联题,也获得中国第五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对联一等奖。当时看到这个联题及相关的新闻报道、图片,我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两个词:脐带和七子之歌,全联的框架、意象就在这两个词中萌发。咏物联的立意方法很多,我比较喜欢用的是“境象拓展”,这是我自己命名的立意方法。

图片

首先由所见、所闻之“境”,我联想到了母亲的脐带这个“象”。可不是吗,港珠澳大桥正如母亲的脐带,将三个儿子:香港、珠海、澳门紧紧联系在一起。大桥的恢宏景象,让我联想到了“金梭玉练”,于是便有了下联的前二分句“金梭玉练,飘一条脐带”。

图片

图片

进而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条脐带延伸的是什么?对——母亲的念想!香港、澳门都是在历经了百年的沧桑后回归祖国,珠海的伶仃洋也承载了崖山之战和虎门销烟的民族沧桑。一百年来,祖国母亲无时无刻都在想念香港、澳门这两个“走失的儿子”:“系在心头”,正是母亲的眷眷不忘的大爱。这个词,开始时先想到的是“系向心头”,想呈现出一副母亲抱儿之动态,后来仔细斟酌之后,觉得港澳已经回归,用“系在心头”更能展现一种永恒不舍的母爱。于是下联告成。

有了下联,上联也就顺势而成了。同样用了境象之法,与下联从“境”拓展不同的是,上联从七子之歌这个“象”进行拓展。《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引用到这里我觉得非常恰当。从“涌七子歌声”之象,自然引出“雪浪银涛”之境。

“境象”都有了,上结的如何振起立意是关键。于是联想到了百年沧桑,想到了港澳回归,百年的劫难;联想到祖国今日的强盛,抛于劫外,展现的是一副历尽沧桑,终成大业的繁荣强大、阖家团圆的景象。

全联的撰联过程其实就半小时左右。切身的感受是陆放翁那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也对联提升立意的不二法门。如果局限于描景状物,写出来的联就如同“说明文”,没有思想和内涵。看到联题,你要从眼前之“境”展开想像的翅膀,引发出动人之“象”,或者从想表达的“象”中拓展出动人的“境”。所谓的“动人”,也就是你的境象、你的作品,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例2:鹳雀楼海内外大征联佳作奖(2006.4,刻挂鹳雀楼楼六楼)

立中州而挽两京,握雍豫之枢,风气云凝拥雀阁;

依古渡以连三省,占河山之胜,人文霞蔚壮尧都。

【评委点评】

本联对鹳雀楼及其所在地的历史、地理、人文作一概略描写。上联,“中州”,旧指豫州,即河南一带,也指中原地区。“立”,此处同“莅”。“两京”,指汉、唐时代的洛阳和长安。“挽”,牵、挎。“雍豫”,古时二州名,旧蒲州位于其相交之处。“枢”,此处指门户。“雀阁”,指鹳雀楼。下联,“古渡”,即津蒲渡。“三省”,指陕西、山西、河南。“胜”,名胜、胜迹。“尧都”,据史料记载,唐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虞舜都蒲坂(今永济市)、夏禹都安邑(今运城市)。孔子定《书》断自唐虞,司马迁以尧之后的历史为信史,《史记》则称,华夏有记载的历史,自帝尧始。本联对当地历史、地理作了精辟的概括,又做到对仗工稳,叙述精当,前后有序,实为不易。

图片
图片

例3:首届“东丽湖杯”全国有奖征稿大赛楹联类一等奖(2007.12)  

东风擎彩笔,描来十里和谐景;

丽日引金梭,织得一湖锦绣图。

【评委点评】

短短二十四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东丽湖春景,鹤顶格自然巧妙嵌入“东丽”,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湖景动静相生,让人浮想联翩。该联对仗十分工整,声律恰当无误,实为一幅绝妙的风景联。

例4:《今日安报》迎新春·颂奥运2008鼠年春联一等奖(2008.2)

极目望尧乡,看梅柳争春、江山竞秀,千村奔富、万象更新,今日安康托惠政;

舒怀歌盛世,喜太空揽月、雪域驰龙,四海归心、五环圆梦,明朝崛起展宏图。

图片
例5:中国(南昌)第三届国际楹联文化节暨庆祝南昌解放六十周年征联一等奖(2009.5)

六旬骏业腾飞,从积弱积贫崛起,兴工贸、举农商,频舒凤翼;抢潮头、抓机遇,再展鹏程。一路披荆,与时俱进,城乡欣变化!灿灿矣,看今朝风正人和、民丰物阜,似锦江山,倾情演绎春天故事;

三届楹花绽放,自小平小道行来,创联街、征翰墨,广聚鸿宾;吟雅苑、颂洪都,诚邀燕客。群英争桂,集智同谋,国粹喜传承!煌煌哉,观此际云蒸霞蔚、蝶舞莺歌,如诗画卷,畅意铺呈盛世宏图!

自析:

立意方面上联从南昌城的变化展开,下联从楹联文化节的成就展开。布局上紧扣主题着重以二组自对句进行铺排,这也是长联常用的手法;对仗上巧妙运用了“积弱积贫/小平小道”、“春天故事/盛世宏图”、“与时俱进/集智同谋”等专名属对,动物对、植物对的运用也是本联的特色。修辞上喻格、叠语等的运用也为联语增色。

例6:“药王故里锦绣铜川”诗词有奖征文活动楹联类一等奖(2012.9)

数千年历史,演绎传奇:念药王济世,橘井留芳;姜女遗泉,泪池显圣;范家山水,为丹青师表;柳子书章,尊翰墨楷模。灿灿矣,赞胜迹钟灵,不尽人文辉古郡;

几百里风光,铺呈锦绣:赏宋塔凌霄,角铃悦耳;唐宫逸韵,梵唱清心;峻岭溪云,涵日月菁华;香炉岚雪,开神仙境界。欣欣然,喜铜川毓秀,无边气象壮名乡!

图片
图片

例5:非物质文化遗产“宜良烧鸭”全国征联一等奖(2016.4)

题学成饭店万福楼

学艺于燕市,谙土炉妙法、暗火真传,色味沁心扉,绝技声齐全聚德;

成名自狗街,得花蜜香侵、松烟气润,脆酥贻口福,珍馐美过便宜坊。

自析:专名对、动物对、植物对,嵌字格的运用是此联亮点。

图片
图片

例7:湖南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总大门征联第一名(2016.8,悬挂景区大门)

谁执神奇画笔,绘此仙乡? 赏岭焕丹霞,裁云织锦;峰萦紫气,涌雾流岚;七星拱月,开幽林秘境;万佛朝宗,聆圣殿梵音。煌煌哉,想徐子如临,藻翰新翻重作记;

天遗璀璨明珠,镶斯胜地! 赞溪飘玉带,叠瀑飞泉;山耸彩屏,皴红染碧;百洞回风,探野谷灵枢;千岩造势,演群生妙态。灿灿矣,携陶公纵览,鸿文立废再谋篇!

图片

例8:南京莫愁湖全国征联一等奖(2021.11)

题莫愁湖:

景物此清嘉,赏四时花海烟波,幸有英雄、莫愁风雨;

湖山谁统领?历千载荣衰兴废,尽淘将相、终属人民!

例9:湖南郴州相山寺全国征联一等奖(2023.1)

题牌楼

枕相山以瞰郴州,壑谷清幽,林泉尽带神仙气;

临福地而参寿域,因缘广大,佛境宏开兜率天。

注:古声入联。兜率天的弥勒菩萨住处,有清净庄严的福乐,又有菩萨说法,成为佛门弟子心目中仰望的两全其美之地,成佛前所住之地。

图片

例10:“礼赞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安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大征联一等奖(2023.7)

民生富裕、市政清明,满城听二十响春雷,同追国梦;

史迹煌煌、人文熠熠,一境承五千年底蕴,再树风标。

征联大多属于实用性对联,个人感受一是要求紧扣主题,立意鲜活;二是对仗工稳,修辞严谨;三是出新出彩,通俗易懂。所以在写的时候,我大多是采取降维方式。对于文学类的联,艺术水准要求较高,则要在典雅、恰切、清新上下功夫,现将我的个人艺术联集也一并发上,以飨同好。

蜀山剑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jIwMDcwNw==&mid=2651583396&idx=1&sn=5aebd0f11b4d23504b9eeebd4cafcb15&chksm=f2bdb348c5ca3a5e0e692b83afdcd5021f1f5ad9dd9baa8fd3cd2ac5f1f66122fde6dd90d12a&mpshare=1&scene=1&srcid=0512jYG7qKzVJ2LwqGfkgEmL&sharer_shareinfo=6c4f26517d27d191c1581b665a18dc75&sharer_shareinfo_first=6c4f26517d27d191c1581b665a18dc75#rd

图片

福建福州联墨双修学院教务处


通知

       定于5月12日(今天晚上)8:00李忠云老师授课,请大家安排好时间,准时参加上课。

今晚课程:《对联指迷暨成联创作基础》

福建福州联墨双修学院教务处

2024.5.12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