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瘿瘤甲状腺症治

 随缘飘渺 2024-05-13 发布于山西

1、甲亢秘方:

方药:

白芍10克,乌梅10克,木瓜10克,柴胡6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白术6克,莲肉10克,桑叶6克,黑山栀6克。

以上为通用方剂。其方义是据前述五法所组成,兹不复赘。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患者之阳亢、脾虚、阴伤的孰轻孰重,加减化裁。

2、甲减症的治法:

处方:     

淫羊藿30g仙茅15g巴戟天15g肉苁蓉15g制附子20g(先煎40分钟去毒)党参30g茯苓10g大腹皮12g桑白皮12黄芪30g肉桂6g白术10g。

3、甲亢症治八型:

①阴虚火旺证

主症: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咽干、易汗、焦躁、怵惕不安、乏力,动则心慌气短,颈部瘿肿、眼球突出、直视、惊恐、易流泪。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证属阴液不足,虚火上炎,心神不安。

治法:滋阴降火,消瘿安神。

方药:滋阴散结汤(自拟)。

处方:生地黄15g,玄参15g,沙参15g,枸杞子24g,白芍12g,菊花9g,生牡蛎24g,象贝母9g,夏枯草12g,远志6g,黄连6g。

若腰酸腿软,耳鸣甚者,加女贞子、熟地黄、龟板、磁石滋阴平肝;若面赤形瘦,口苦胁痛,多汗怕热者,加丹皮、知母、黄芩以清热;若面红,舌颤、手抖明显,加钩藤等平肝解痉。

②肝郁痰结证

主症:胸闷不舒,精神抑郁,喉部堵塞,常因情志波动而症状加重,颈前瘿肿,软而不痛,胁胀太息,眼球突出,舌尖颤动,苔薄腻,脉滑细数。证属七情不遂,肝郁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处方:海蛤粉15g,牡蛎30g,象贝母10g,制香附10g,半夏10g,桔梗10g,夏枯草15g,海藻、昆布各30g。

若瘿肿硬而有结着,可加当归、丹参、三棱、莪术等活血破瘀之品,若失眠多梦、心悸等加炒枣仁、合欢皮等养心安神。

③气阴两虚证

主症:疲困乏力,自汗烦躁,怕热口干,精神萎靡或急躁易怒,眼突,颈前瘿肿,舌质红嫩,苔白,脉细弦数。证属脾气不足,心肝阴虚,气滞痰凝。

治法:益气养阴,理气化痰。

方药:人参化瘿丹(张从正方)加减。

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5g,生地黄12g,黄药子12g,鳖甲24g,白芍20g,夏枯草30g,制香附12g。

若心悸、失眠者加川连,柏子仁;眼球突出者加白芥子、车前子化痰利湿。

④心虚悸动证

主症:心跳心慌,常自称有心脏病而求诊。伴有失眠多梦,胸前不适,甚或胸痛,精神萎困。颈前瘿肿不显,烦躁不安,脉压增宽,苔白,脉数或疾(每分钟100次以上)。证属心阴虚损,虚阳妄动。

治法:养心安神,和调血脉。

方药:木通散(王肯堂方)加减。 

处方:木通6g,桂枝10g,琥珀10g,海藻15g,昆布15g,丹参30g,香附10g,夏枯草15g,蛤蚧(酥炙)10g。

若失眠多梦者,加远志、炒枣仁以安神;若脉结代,心慌气短者,加炙甘草、人参、麦冬以益气滋阴;若浮肿,尿少者,加用真武汤(《伤寒论》)温阳镇水;若胸闷心痛者,加薤白、瓜蒌、降香以豁痰开胸。

(5)胃热中消证

主症:食欲亢进,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唇舌干燥,面颧如火,心悸烦躁;或有口苦、恶心,泛泛欲呕,胸胁不舒,易被触怒,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或细数。证属胃经虚火或胆胃虚火。

治法:清热滋阴。

方药:泻火消瘿汤。

处方:黄连10g,黄芩9g,石膏30g,知母10g,玉竹12g,白芍15g,生地黄15g,天花粉12g,夏枯草15g,黄药子10g。

若胆经虚火甚者,则兼恶心、泛泛欲吐,胸胁不舒,易怒,可去石膏、知母,加栀子、龙胆草、制香附以清少阳之热;若见心悸失眠者,加丹参、远志、炒枣仁以凉血安神。

(6)脾虚泄泻证

主症:以顽固性腹泻为主,恶心、呕吐,初起食欲亢进,此时进食已少,显著消瘦,精神萎顿,四肢无力,腹泻久治不愈。舌胖淡,苔薄白,脉细数。证属瘿肿日久,阴损及阳,脾阳不振,健运失职。

治法:温中健脾,消瘿止泻。

方药:理中汤加减。

处方:干姜10g,焦白术10g,党参10g,茯苓10g,白头翁12g,肉桂10g,五味子10g,夏枯草15g,甘草6g,诃子10g,芡实10g。

若见消瘦特甚,像恶病质样者,加肉苁蓉、苍术温阳燥湿以补脾;若见月经闭止者,加益母草、丹参、菟丝子养血通经;若见阳痿者,加肉苁蓉、巴戟天、仙灵脾、锁阳以益肾壮阳。

(7)痿证

主症:突然下肢软瘫,麻木不仁,不能动弹,多在夜间发作,或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颈肿眼突,肢体及肢端逐渐萎缩,有时累及面部肌肉萎缩,体重减轻,下肢软弱,病程缓慢,日盛一日,夜间加重,严重者行走不得,苔薄白,脉微数。证属瘿肿日久,脾肾阳虚,肌肉失养,筋骨不利,渐成痿证。

治法:软坚化痰,清补强筋。

方药:五痿汤(《医学心悟》)加减。

处方:白术10g,茯苓10g,胆南星10g,薏苡仁15g,麦冬10g,黄柏10g,知母10g,夏枯草15g,生牡蛎30g,杜仲10g,肉苁蓉10g,牛膝10g。

若见眼突、甲状腺肿大,肢麻,手抖者,加半夏、陈皮、海藻、黄连等清化痰热;若见心悸、失眠、面颊如火者,加黄连、黄芩、朱砂等清心安神;若见食欲减退者,加神曲、麦芽、炒莱菔子以开胃。

(8)脾虚湿盛证

主症:水肿为起病时主要表现,其他症状多不明显,足胫浮肿,反复发作,或面目宣浮,腹胀、口涎不止,舌胖苔白,脉弱。证属脾气虚弱,水湿不运,留滞肌肉而成浮肿。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五皮饮(《独家秘室》)加减。

处方:大腹皮10g,桑白皮10g,橘皮10g,生姜皮10g,白术15g,猪苓10g,赤茯苓皮10g。

若面目宣浮,晨起尤著者,加防风、紫苏以风胜水;若口涎不止者,加炒薏苡仁健脾渗湿;仍不效者加海螵蛸、五味子。

(1)甲亢重方:黄芪45g,鳖甲15g,生地黄10g(大便多者去生地黄,改用怀山药20g),白芍20g,夏枯草30g,制香附12g(夏少农方)。笔者在临床使用此方治疗50余例,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用法:水煎服。

(2)四逆散加白头翁、丹参、黄药子:组成基本方,清热化痰,行气散结。一般服药3~6剂即可见效。20~30剂后症状可基本控制。(上海中医药杂志,蒋立基方)

(3)邝安堃治甲亢验方:生地黄、熟地黄、玄参、天麦冬、石膏、知母、枸杞子、白芍、龟板、鳖甲、黄芪、党参、珍珠母、白蒺藜、灵磁石、酸枣仁、琥珀粉、白芥子、象贝母、泽漆、夏枯草。以养阴益气、平肝镇静为法。

(4)海藻酒方:白头翁15g,昆布3g(洗),通草、海藻(洗)各2g,连翘、玄参各2.5g,桂心1g,白蔹1.8g。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黄酒送下。忌蒜、麦面、生葱、猪、鱼。(《外科准绳》治气瘿方)。

         甲状腺肿大:

浙贝母,海藻,牡蛎各12克,共研未每日2次,每次6克,饭前用白酒一蛊送下,7天愈.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