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谈屯卦

 中孚nsrjcpy5jt 2024-05-13 发布于北京

李尚信 许慧敏|释《周易》古经屯卦本义

原创 李尚信 许慧敏

释《周易》古经屯卦本义

作者简介

李尚信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慧敏,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许多人都知道屯卦有始生之难义,却罕有解《易》著作完整地将此义贯穿于屯卦的全部卦爻辞。况且,屯卦不仅有始生之难义,还有屯聚、屯积义。始生之难与屯聚、屯积义合起来,则屯卦的主题可以总结为创业艰辛守成难。卦辞着重讲创业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这是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和保障;初爻讲创业要从建立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开始以及创建这样一个机构的不易;二爻讲事业要经历长期艰难的成长过程才能走向成功,爻辞中“字”字的训释涉及传统训诂方法问题;三爻讲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的决策与谋划;四爻讲事业终将走向成功;五爻讲事业成功以后,人们往往容易贪图享受,将成功果实据为己有,而不是将大部分拿出来与众人共同分享,如此则难保已经取得的成功基业;上爻则印证了保住成功基业的艰难与不易。

关键词:《周易》古经;屯卦;始生之难;屯积;创业;决策;成功;训诂方法

正文

凡是学过《周易》的人,大概都知道屯卦有万物始生之义;物之始生是艰难的,故也了解屯卦有始生之难的意思。然而,似乎罕有人了解《周易》古经屯卦卦爻辞与始生之难的完整关系。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曾仕强、傅佩荣两位先生的视频演讲,一者将屯卦总结为“始生之难”,一者总结为“创业维艰”。但实际上,只有屯卦卦辞和初爻爻辞因为比较明显地与其所总结的主题有关而能获得较好的阐释,二人对其他爻辞的阐释则未能明确道出爻辞与主题究竟有何关系。1更重要的是,屯卦并非只是在讲“始生之难”“创业维艰”,还讲到了“守成之难”。

从构型或字源来看,屯字确有始生之难义。许慎《说文解字·屮部》释“屯”曰:“屯,难也。屯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屈曲之也。”“屯”又有屯聚、屯积义。此义如何而来,是否与屯难之义有关,本人尚无了解,祈高明者教之。无论如何,屯卦是把这两义联系起来讲的。

再看卦象。从屯卦(䷂)卦象可以看出三点:其一,屯卦卦象下震上坎。震为动,震下一阳为生命种子埋于地下而始发动;坎为雨,为水,坎水居于震上,则有雨水润下滋润播撒于地下的生命种子之象。地下的生命种子因雨水滋润而萌动发芽,故屯有生命种子孕育萌芽之义。引申之,则为一切生命与事业的孕育与萌芽。《序卦传》即曰:“屯者,物之始生也。”其二,地下种子萌动发芽,为一阳始动。一阳始动,因力量微弱,欲冲出地面会遇到重重困难。屯卦上卦为坎,正为险阻、险难之象,为下面种子萌芽向上生长而遇险难之象,故屯卦又有屯难之义。《彖传》曰“刚柔始交而难生”即是此意。所以,屯卦是取象于种子孕育生命的艰辛,进而喻指一切生命特别是人生、事业孕育与成长的艰难。其三,力量微弱的嫩芽,要完成穿出地面的壮举,需要积攒、屯聚力量才能成功,故屯卦又有屯聚、屯积之义。此义也有象上的依据,坎可取象为膏脂,震可取象为盛物之器,于是坎上震下之䷂卦即象征膏脂盛于器物中,为屯膏之象。此屯膏主要不是指物始生时为突破屯难而屯聚之力量,而是指物长成以后结出的成果。也就是说,此卦既有物始生之象,又有物长成而收获之象,故九五爻论及屯聚、屯积的问题。总体来看,屯卦的卦象、卦义不是只与生命和事业的孕育、萌芽有关,而是涉及生命与事业孕育、成长的全过程。综合上面所释屯卦之三义与卦爻辞之实际,可总结出屯卦之主题:创业艰辛守成难。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屯”,指万物屯聚力量艰难而生。

“元”,本指人首(头)。《左传·哀公十一年》“公使大史固归国子之元”,《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元,首也。”《尚书·益稷》“元首丛脞哉”,《尚书正义》孔颖达疏:“元与首各为头之别名。”引申之,则有初始、第一、最大等义。又,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元者,始也,首也。于物为初始,于人为头首”,将头首与初始义联系起来。屯卦此处之“元”或应译为最、极、至。

“亨”,亨通、通达。

“元亨”,至为亨通、至为通达之意。种子萌芽虽然艰难,但生命终将冲破险难,进入至为亨通之境。

“利贞”,即宜于持行正道。利,利于、宜于;贞,即正,当为持行正道、守正而行的省略语。艰难而生的种子蕴含了其将来成长与成熟的内在动因,这有利于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或道路成长,此为“利贞”。

“攸”,所也。《周易》坤卦“君子有攸往”,陆德明《经典释文》曰:“攸,所也。”《诗·大雅·旱麓》“福禄攸降”,《毛诗正义》郑玄笺曰:“攸,所也。”《周易》古经中的“攸”字皆为所之意。“往”,本义为前往某地,此处当引申为有所为、有所成。

“勿用有攸往”,字面意思是不要有所前往。这里有两层意思:就生命而言,不要急于求得生命的长成,而要蓄积生命生长的力量;就事业而言,事业开创之初,不要急于求成,要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那么,事业开创之初最适宜做什么呢?最适宜做的,是打好干事的基础。做事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有了这样的组织机构,干事就有了组织保障,有了成功的组织基础。此为“利建侯”。

“利建侯”的字面义是利于封建诸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利于创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或组织机构。综上,卦辞之意为:万物屯聚力量艰难而生,(终将冲破险难,)走向至为亨通之境;宜于守正而行。不要急于求得事业的成功,而宜于打好干事的基础,即宜于事先创建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屯卦卦辞着重讲的是,创业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这是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与保障。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彖》是释卦辞及其取象的,有时还会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引申。《象》包含《大象》和《小象》两部分。《大象》释一卦整体之象,并由此引申出大人或君子所当效法的德性与智慧,它对古经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有些与古经吻合,有些只是古经观念的一个侧面,有些则与古经完全不一样。《小象》释爻辞之取象与意义,有时只释取象,有时只释意义,有时兼而有之。对于屯卦的《彖》和《大象》,《周易正义》《周易程氏传》《周易本义》《周易折中》等典籍的解读都可作为参考,这里不再做具体解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磐桓”,犹徘徊不进、犹豫不决。《周易正义》孔颖达疏:“'磐桓’,不进之貌。”《周易本义》朱熹曰:“'磐桓’,难进之貌。”创业初始,总是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因为是初始创业,没有经验,没有主意,往往会迷茫无助。有了想法也拿不准,难以抉择,此为“磐桓”。

“居”,居处、静处之意,引申为冷静。“贞”,正也。这里指正确的办法。“利居贞”,宜于冷静地守正而行,即宜于冷静下来,想出正确的办法来采取行动。创业初始,会遭遇各种问题。这时,要沉着冷静,静下心来,先想好办法;想好了办法再去实施,不要急躁冒进。静下心来想出正确的办法,此即“利居贞”。

“利建侯”的意思与卦辞相同,即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组织,是事业成功的组织保证。屯卦本身有创始之义,屯卦初爻更有创始之初的意思。故卦辞与初爻非常相似,都是讲创始之事。但二者又有不同,原因在于卦辞是一卦之总,而初爻是一卦之初。一卦之总,讨论的是整个创始过程的典型情况;一卦之初,讨论的则是整个创始过程之初始阶段的典型情况。整个过程是在艰难中成功创生,更强调创生成功的坚定信念,故卦辞曰“屯,元亨利贞”;而创始之初往往是在艰难迷茫中走向成功,更强调在迷茫的过程中走向成功,故有爻辞“磐桓”之迷茫无助,徘徊不进。

初九爻辞之意为:迷茫无助,徘徊不进,犹豫不决。宜于冷静下来想出正确的办法来采取行动,宜于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虽磐桓,志行正也”,这是对爻辞“磐桓,利居贞”的字面解释。增加一“虽”字,明晰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是释爻辞“利建侯”的。阳尊阴卑,初九爻为阳,有尊贵之意,故为“贵”;又,初爻在下,为卑、为贱,故为“下贱”。合而言之,有“以贵下贱”之意。以贵下贱,则能大得民;能大得民,则自然得民拥护而“利建侯”。其实,爻辞只是说“利建侯”,并没有讲“利建侯”的原因。关于“利建侯”的原因,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小象》将“利建侯”的原因归结为“以贵下贱,大得民也”,是对爻辞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屯如邅如”,前遇阻难而徘徊不进。《周易正义》孔疏:“'屯如邅如’者,屯是屯难,邅是邅回,如是语辞也。”

“乘马班如”,乘马者众多。“班”,《周易尚氏学》谓“马多”之意。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正常语序应为“乘马班如,屯如邅如”,意为乘马者众多,却前遇阻难而徘徊不进。

“匪寇婚媾”,说的不是寇盗,而是求婚媾的队伍。

“女子贞不字”,女子持守婚嫁之礼而不出嫁。“贞”的本义为持守正道,但在此处的具体语境中,“贞”的具体内涵当为“婚嫁之礼”。“字”,指女子许嫁。“字”的字义,历来多有争议。有人认为,“字”字在先秦没有许嫁义,许嫁义是后出的。我不赞同这种看法。事实上,许嫁义是宋人从《仪礼·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中考证出来的2,《仪礼》大致可以看成是先秦文献,因而说“字”字在先秦根本没有许嫁义是站不住脚的。退一步说,即使没有《仪礼》的例证,我们根据屯卦的整个上下文与整体思想,也能推论出“字”字在此只能作近于“许嫁”义的解释。可以说,上下文是考证字义的重要依据。有一种长期流行的做法,即训释古文字必须要在相近年代的文献中至少找到该字某个特定意涵的其他两个例证,否则,就不能以该意涵来训释该字。这种做法本身当然非常严谨,但对先秦文献的考证来说却是很有局限的。原因在于,保存至今的先秦文献极其有限,这些有限的文献不仅不可能保存那个时代所有的字(这已经为近年来出土的先秦文献所证明),而且也很难说保留下来的每个字都涵盖了其一切意涵。因此,在有例证的意涵项解释不通时,我们应该允许根据上下文大胆猜测。过去的《周易》古经解读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常常不顾一卦的整体思想,断章取义,这种做法则完全不可取。民国以来的某些学者,甚至不顾《周易》古经的易学性质,单靠文字训诂与通假来解读《周易》古经,更是将古经解读带入了死胡同。

“十年乃字”,十年长成以后才许嫁。组织机构建立后,创业正式开始。六二爻以女子长成需要十来年以及求婚成功需要十来年的漫长等待,喻示事业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实现的。

六二爻辞之意为:乘马者众多,却前遇阻难而徘徊不进,这不是一群寇盗,而是求婚媾的队伍。女子持守婚嫁之礼而不许嫁,十年长成以后才许嫁。这里以暗喻的方式揭示事业的成功需要经历艰辛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二之难,乘刚也”,说的是六二爻有艰难之意,原因在于六二阴爻乘初九阳爻。阴顺承阳则吉,今反凌驾于阳之上,以弱凌强,则反受其辱,必有凶难。

“十年乃字,反常也”,此释爻辞“十年乃字”。“反常”,即返回常理、回归常理。女子经过十来年的成长,长大成人后再出嫁,这是常理。如果不这样,就有违常理。回归常理,是针对不合常理的童婚而言的。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即鹿无虞”,狩猎而无向导。“即鹿”,接近鹿,即逐鹿,意指狩猎。也有人解“鹿”为山麓之“麓”,如此,“即麓”则指接近山麓。亦通。“虞”,谓向导。

“惟入于林中”,独自进入森林之中。“惟”,独之意。《吕氏春秋·义赏》“与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礼者惟赦”,高诱注:“惟,独也。”《孙子·行军》“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孙子十家注》陈皡:“惟,犹独也。”

“君子几,不如舍”,君子有危险,不如放弃。“几”,繁体作“幾”,危险之意,也可释为侥幸。《诗·大雅·瞻卬》“维其幾也”,《诗经正义》毛传:“幾,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利人之幾”,《左传正义》杜预注:“幾,危也。”“舍”,舍弃,放弃。《左传·定公四年》“舍舟于淮汭”,陆德明《经典释文》曰:“舍,弃也。”《论语·雍也》“山川其舍诸”,《论语集解义疏》皇侃曰:“舍,犹弃也。”

“往吝”,前往有憾惜。事业的成功需要有正确的决策,要走正确的道路,六三以狩猎需要向导(虞人)来喻指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六三爻辞之意为:狩猎而无向导,独自进入森林之中,君子有危险,不如放弃。前往会有憾惜。这里以暗喻的方式,揭示了事业的成功需要有正确的决策作为保证。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以从禽也”,指明“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的目的是要追逐猎物。“从禽”,跟从、追随禽兽,即追逐猎物。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此是解释君子为何要放弃追逐。因为继续前往,就会迷路而被困在林中,故有憾惜。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乘马班如”之义,同于六二。事业终将成功,故六四以求婚成功喻指事业成功。

六四爻辞之意为:乘马者众多,是求婚媾的队伍。前往,吉祥,没有什么不利之处。这里以求婚终于成功喻指事业经过艰难而走向成功。

象曰:求而往,明也。

“求而往,明也”,是对整条六四爻辞的简略解释。“求而往”,实是“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的省略写法;“明也”,是说六四的成功显而易见,有了前三爻的铺垫,六四的成功是迟早的事;从象上说,六四与初九阳爻相应,阳为成功,也喻示着成功是必然的。“明”,在此当释为“显明”之意。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屯”,此处指屯聚、屯积。“膏”,膏脂,喻指收获的果实,也可能喻指收获果实的精华部分。“屯其膏小”,将收获的膏脂中的少部分屯积起来。

“贞吉”,守正而得吉。“大”,实是“屯其膏大”的省称,指将收获的膏脂中的大部分屯积起来。“贞凶”,即使守正,仍有凶祸。《周易》古经重德,但只是以修德行德为得福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很符合理性精神。《易传》在此方面反而有所退步,以修德行德为得福的充分必要条件。此爻表面上是讲屯积的问题,实质上是讲人们在取得成功以后,容易贪图享受,如此则难以保住已经取得的成功和基业。事业成功以后,不要将大部分成果都屯聚起来据为己有,而是要拿出大头来与百姓或部属共同分享。

九五爻辞之意为:只将所获膏脂中的少部分屯积起来(供自己享用),同时做到守正而行,则能获得吉祥;若将所获膏脂中的大部分屯积起来(供自己享用),即使能够守正而行,也会有凶祸。这里是以如何分配所获膏脂来揭示事业成功以后的守成问题。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屯其膏,施未光也”,此释“屯其膏大,贞凶”。把收获的膏脂的大部分都屯积起来,就不可能广泛地施予他人,不能让广大的人民跟着一起受益。不能让广大的人民一起受益,就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事业也就不会长久,必然会逐渐衰败。“施”,施予之意;“光”,即广也,此处指施予的范围广泛。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泣血涟如”,哭得泪血涟涟。创业艰辛守成难。要保住基业,是十分不易的。事业败亡了,很多人就会遭殃,会因此哭得泪血涟涟。事业虽然成功了,但总有衰败的一天。这既是历来人事的经验教训,也意在警示人们应当时刻保持警醒,防止松懈,尽量长久地保有事业的成功。

上六爻辞之意为:乘马者众多,众多的乘马者哭得泪血涟涟。这里喻指事业衰败后很多人会遭殃。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泣血涟如,何可长也”,释整条上六爻辞。上六爻辞暗喻事业走到了尽头,已经衰败了,《象》辞进一步将其揭明。从象上说,屯卦上卦坎为血、为泪,故有“泣血”之象意;又,坎为流水,故有泪流不断之“涟”意。

(本文的基本观点,曾以提纲的形式,通过章伟文教授提交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4年6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的《周易》与时间国际学术研讨会,且先后多次在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举办的会议和课堂上演讲或讲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