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墨缘 2024-05-14 发布于天津

王增军:“展览体”可忧不可怕

十三届“国展”隶书复评作品水平总体感觉相对均衡。在取法、艺术表现上,会员作品与非会员作品差距不大,让人眼前一亮的更是可遇不可求。同质化、创作扎堆仍然是现象级存在。

经过40多年的努力,当代隶书发展虽艰难,却是向前推进的,对隶书的认知越来越趋于客观、理性、全面。虽然,还没有出现像伊秉绶、邓石如那样的大家,但像李瑞清那样画汉碑的做派已经没有了市场。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李慧连(内蒙古)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第六》

隶书萌生于秦,繁盛于汉代,雄强朴茂,源于天人合一的社会生态环境。从三国至清代,隶书原本的精神气质消失殆尽,概因人本思想使然。清代所谓隶书复兴,却再也不是汉隶。

当代隶书高举秦汉大旗,奈何也只是在几块碑上打转转,走得太近,缺少独立深刻的思考。于是出现了以下现状:小字布若算子,机巧有余而气度不足;大字笔画粗壮结字支离,大但不浑厚朴茂,外强中干。学简牍、清隶的作者更多的停留在表面。展览上露面频次高的作品就成为纷纷效仿的对象,云集景从便成为一种同质化创作模式,即“展览体”。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孙小鸥(辽宁)孔融《重答王修》

所谓“展览体”,就是因展览而广泛传播形成的书体风貌样式。

“展览体”的形成,一方面,说明展览本身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推动新时期书法的全面复兴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览体”是书法复兴过程中不可避免而自然形成的审美共识和认同,记录成长,它伴随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几易其变,形成时代的最强劲流行书风,直至当下。

处在前所未有信息化时代,一切发展得都太快,书法发展不可避免也会因快而粗糙、肤浅,出现“批量级现象”。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吴钢(上海)林纾《春觉斋论文·述旨》节录

“展览体”不可怕,赵孟頫说:“笔法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风尚流行。有的因人而传,如王羲之开晋尚韵先河。有的以碑帖传,《毛公鼎》《大盂鼎》体现了西周金文大篆的浑穆玄远。有的是组团传,西泠八家,形成浙派篆刻印风。

各时期的流行书体风貌,本质是审美普遍认知程度的反映和对这种认知程度的表达能力体现。“展览体”正是当下时代书风的客观反映。

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展览体”是时代变革的见证和写照,因时代而生,必然也会因时代变革而成长,有它不同于任何时代的特征。不完美,才是前行的动力。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刘孝龙(江苏)徐渭《边词廿六首》其一

当今隶书创作植根传统经典不深不广,创作仍然在肤浅区域徘徊的现状可以忧,但不可怕。试想,消失一千多年的汉隶,只用40年就能找回吗?

深信跨越古今文字的隶书,有足够底蕴和自信守正出新。要看到,有人已经从文化生态角度破解汉隶消失之谜了。发问,蚕头雁尾只是笔画形态吗?青铜器、碑石上风剥雨蚀的残破痕迹,不再是识读创作障碍,而是碑帖艺术数据链的一环。篆籀浑厚笔法开始试探触及薄而脆的秦汉简牍,等等。从理论求证到实践探索,当今隶书一直在发展。隶书创作仍然扎堆,“展览体”仍然存在,是子弹在飞,那就让它再飞一会儿吧。目标就在前面,我们在路上。

冯印强:十三届“国展”评审之思考

作为隶书评委,通过评审,我认为当代隶书创作存在以下问题或现象:一是跟风现象依然存在。这当然和一些隶书作者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有关;二是取法范围还应当进一步拓展。比如取法汉碑的主要还是《石门》《张迁》等汉代名碑。取法经典汉碑的作品大概占隶书投稿作品的一半以上,另一部分则几乎被秦汉简帛书和清隶所占据,偶尔看到一两件取法明代的隶书,也由于票数不够而被淘汰;三是基于传统的创新探索尝试有待进一步拓展。比如取法《礼器》,我看绝大多数创作的都是小字隶书,我认为《礼器》写大字依然有着探索尝试的空间;四是风格趋于雷同的偏多;五是各书体之间无需清晰的界限,书体之间需要给予充分的包容。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是书法约定俗成的界定,但篆隶之间、隶楷之间、行楷之间、行草之间的界定则触及到书体的边界问题。如果严格遵循约定俗成的书体界定,那么一定会制约篆隶、隶楷、行楷、行草书创作的发挥。实际上,篆隶、隶楷、行楷、行草书恰恰因其打破书体的桎梏,才有着更加自如发挥的可能性;六是古文字学基础普遍欠缺。对古文字体系向今文字体系演变的过程缺乏了解,由此导致进入终评的隶书作品中文字存在“硬伤”的比例多达一半以上。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非常复杂。由于甲骨文、金文,尤其是战国及秦汉简牍墨迹的大量出土,使我们由此获得了比两汉以来任何时期都丰富的汉字演变史料,从而使我们对古文字体系的产生和演变、古文字体系向今文字体系的演变过程等,都能够梳理出一个较为详实可信的脉络。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罗振昭(安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节录

现在看来,这个本来详实可信的演变脉络,则是当代很多隶书作者亟需补充的课程。隶不通篆,终难高格。

唐、宋、元、明时期的隶书是和汉代八分隶书一脉相承的,我们本来应该对其有所关注。遗憾的是,从十三届“国展”的隶书投稿作品来看,唐、宋、元、明时期的隶书处在一个几乎被忽略的尴尬境地。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苏洋彬(福建)苏颂《苏魏公文集·本草后序》节录

八分书是隶书的规范化书写形态,我们在此不妨称其为八分隶书。实际上,规范、端庄、整肃的八分隶书以外,还有那些相对来说不规范、不端庄、不整肃,甚至粗头乱服的日常性、随意性书写隶书,我们不妨称其为随意性书写隶书。而日常性、随意性书写隶书,才应该是汉代隶书的主要存在形态。八分隶书和随意性书写隶书作为汉代隶书的两脉,构成了蔚为壮观、浩阔博大的汉代隶书格局。当代隶书创作的取法,已经由经典的汉碑拓展至汉代隶书的所有形态,包括砖文、瓦当、题记、简帛、金文、残纸等。但就是对汉代以后随意性书写这一脉没有给予关注和挖掘,颇感遗憾。

林峤:世上功成事非易,唯多炼狱始方成

我担任本届展览的隶书组评委,倍感荣幸。经过紧张而有序的评审,共评出隶书入展备选作品132件。作品形式、风格多样,功底扎实,完全超出我的预期。整体水平虽然较上届展览作品的基础上有可观的提升,但让人眼前一亮、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却较少。落选作品大致有以下五点原因:一是杜撰、抄错、落字等随意之作;二是取法简单、缺少内涵之作;三是抄袭模仿、风格雷同之作;四是劣质印刷纸的滥用之作;五是未按征稿启事纸张规定要求之作。

一个书法作者能否成功,全在自己,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这里,我想给同道老师、朋友们分享我的评审心得,仅供参考: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张英俊(江西)王建《听琴》

一是倡导雅正书风的前提是提升个人学养,并把追求外在技艺同内在中华文化结合,艺文兼备、技道并进便是。书法不是单纯的艺术,更不是简单的技法磨炼。书法作品呈现出来的时代特征、文化精神,是同书法个人生活磨炼、品行修养、文化素质等因素有关。当下不择手段地用电脑、投影等合成样稿,描摹等“书法创作”,是急功近利、背离初衷、脱离养性的行为,极大的降低了书法审美品位。这届“国展”对隶书投稿作品而言,凡过度设计、拼接、染色、同质化等脱离自然及艺术本体的所谓“创新”之作,皆给予严厉遏制。

二是在最后文字审读环节,发现有部分表现不俗的作品,因存在不同程度问题而未能入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字版本、繁简混杂、字法结构、正字俗字、强制分段、年代错位等,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李依平(山东)孟浩然诗三首

三是中国书法经典魅力历久弥新,是同书法人不断传承创新分不开的。雅正书风的源头,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书法作品。书法作品的提升,还有丰富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开掘,只有对主体深入的感悟和提炼,才有可能真正得到重要的笔墨意蕴,展现人文精神。这届“国展”隶书入展作品,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经典意识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清雅高洁、气格高古、形神俱佳的书法艺术风范。

四是书法诱惑太多,功利性太强,真正追求书法艺术的艺术家较少,只有放下才是最好的路径。放下就是对过去书法的得失不再怀念,只关心对当下书法自然的追求,真诚的享受书法带来的无尽乐趣。放下也是对当下做不到的书法追求不再自责,对当下得不到的书法追求不再留恋。放下是负责,是尊重,更是看破。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陈海峰(广西)张懋修《论书》

五是好的书法追求是既能讲究,也能舍弃。没有对中国古代优秀书法文化艺术的深入学习研究,就没有根,是无本之源;讲究的必然结果是更有内涵,更有深度,更能包容,更具张力。没有舍弃同自己内心深处相抵触的东西,就不会有超凡脱俗的东西闪现,包容太多,可能会杂乱无章,没有重点,只有突出个性追求,兼收并蓄,才能走得更远。舍弃是智慧,讲究是必然。

六是功夫不负苦心与执着,机会总是预留给有备而来者,所以,艺者欲求成功,无须赘言,必须付出超常人数十倍的努力才行。“世上功成事非易,唯多炼狱始方成”,皆须炼狱般的磨砺,呕心沥血的付出,才有成功的光临。

季平:书风雅正 气象正大

本届“国展”隶书作品的评审遵循“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方针,把取法与取径、功力与才情、守正与创新,作为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元素,把彰显隶书的正大气象,引领隶书的正确方向,拓展隶书的正能量效应,贯穿于评审的始终。入展的132件隶书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总基调下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的。

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有正大气象。让书法彰显正大气象,体现时代精神,已成为当今书坛的共识。所谓正大,反映在书法创作上就是法度森严,气韵生动,气象宏阔,书风雅正。此次入展的隶书作者大多是活跃在书坛的中青年书家,阵容强大,新人辈出,作品整体水平较高;作品取法多元,形式丰富,风格多样;作品个性化的追崇和求变欲望强烈;作者对隶书发展规律的认知及审美特征的把握逐渐加深。评审结果符合当代隶书的审美风范和价值取向,展现了隶书固有的正大气象和雅正书风。当然,书风的雅正,气象的正大,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法度、气韵和技巧上,同时需要文本权威经典,内容健康新颖,文辞清雅有味,题款涵泳炼达,形式制作精良等。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陈书(四川)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从本届“国展”隶书的评审看隶书的创作,也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除了急功近利,作品同质化、形制化等以外,主要是文翰不契,艺文分离现象比较突出,大多数作品经不起审读。进入终评审读环节的隶书作品,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作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有近四成作品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文字、文本和款识中。有的作者文本选择不考究、版本不权威,错漏明显;有的抄录前人冷僻的诗词章句,不明文意,繁简不辨,导致常识性硬伤而一票否决;有的题款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措辞文白混杂,辞不达意,识读乏味,甚至题款内容与正文无明显关联。诸如此类问题大面积出现在高规格的“国展”终评中是不应该的,也是不能容忍的。

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从初评、复评到终评,经过评委一轮又一轮的集体投票崭露头角,却在审读环节败下阵来,惨遭淘汰,不免令人惋惜。这也为“国展”的评审留下一些思考。如何让问题作品尽早被发现,避免带病“提拔”,同时防止优秀作品沦为遗珠之憾,可否在终评的第一轮投票前预设文字初审环节,对问题明显的作品进行标记并经评委集体研判,值得探讨。

耿自礼:“国展”评后感言

有幸全程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审、面试工作,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从这次评审过程来看,中国书协对此次“国展”评审十分重视,采取了诸多新举措,现与大家分享。

一、“国展”新举措

一是中国书协首次现场向评委颁发评审证书。这一细节彰显出中国书协对此次评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新的要求,同时,也让各位评委深感肩上的重任与担当。

二是首次采用大屏幕分书体集中复评预审、即时表决。复评预审、即时表决期间,将所有参评作品的题签、落款、姓名、地名等有信息的地方全部进行模糊处理,体现了公平,力避人情世故等因素干扰。在屏幕上等比例展示每位作者的作品(包括小字作品局部放大),让各位评委对作品整体水平有一个认知,为下步评审工作提高效率。即时表决时进行了大胆革新,不再采取往届3人或5人为一组的形式,而是每位评委一人一投票器独立表决,充分体现每位评委的意愿。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马红军(甘肃)潘之淙《书法离钩·卷一》节录

三是首次采取二维码投票机制。进入第二轮复评时引入二维码机制,将作品通过“合并同类项”,分类悬挂,以二维码代替原作品编号,作品的品质良莠一目了然,这样对每位作者更加公平、公正、合理,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同时,也更有利于评委对作品进行评判分析。

四是审读后同台对作品进行陈述。此次审读要求以学术眼光、专业尺度把审读中出现的问题分为三类,即严重问题、一般问题、没有问题。第一关由评委对作品进行审读,出现上述三类问题均需在作品上标注说明错误原因、类型等,签字后交审读组进行第二次审读。两者完成后,评委、审读委员双方再对有问题的作品进行集中陈述,直至最终投票结束。此环节凸显了严密谨慎的学风,认真细致的作风,求真务实的行风。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何国洪(澳门)“八州·六甲”联

二、落选作品呈现的新问题

一是集字现象严重。书法集字软件的出现,给部分作者提供了便捷,创作前已不在认真查阅专业书法工具书,而是依靠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复制、粘贴、简繁转换、集字成图等一系列动作来完成创作过程的前期工作。出现了只会融合,不会化一现象。一幅作品里有多位书家风格的出现,名家名帖应有尽有,让人捧腹,导致作品落选。

二是主题创作尚佳,但落款文字无从下笔,依靠网络语言,东拼西凑,前后不搭,文不通顺,且过于冗长等现象甚严重,此类作品在审读环节占有相当的比例,导致作品出局,很遗憾。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王凯旋(河北)唐志契《绘事微言》节录

三、作品落选的老问题

老问题主要指的是:文本简繁转换后,不再认真审核,以导致“后、後”“云、雲”“發、髮”“范、範”等低级浅显错误的发生。还有甚者把地名、河名、山名、人名、名碑帖、名著等写错,此问题占进入审读作品的三分之一,可见老问题害人不浅,应该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否则下次还会有同类问题缠身。

建议作者参加大展时,尽量使用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文本,同时增加自身文字功底,注重平时自我修炼,养成学研认真的好习惯,方可避免上述错误的出现。

钱松君:恪守艺术规律,写出自家风格

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审工作感触颇深。首先就隶书而言,让人欣喜的是,取法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古典主义的经典与非经典都有人在学习借鉴,这是一个好现象,有利于当代书法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研习非经典,对于一个传统功力较深的人来说,于个人书风形成会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其次是大、中、小字作品数量基本均衡。书坛一直倡导雅正书风,雅正不是温文尔雅书卷气小字的专属,气势磅礴的大字展现出强烈的金石气,只要合乎书法的法理,也同样是雅正的。其三是作者整体创作水平较之“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有明显提升,这让我们看到了书法的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史留俊(山西)“衔泥·跪乳”联

欣喜之余,也同样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重形质而少内质。主要表现在用笔草率和肆意改变字形结构。用笔潦草主要是不谙笔法之真正内涵,起笔、行笔、收笔,或动作粗暴,或动作简单,完全悖离了古法。一个点画不仅要把起行收交代清楚,还要写出立体美感、力量美感和节奏美感,也要使点画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这是用笔技法的重要内涵。

其二,“横向”取法现象较严重。横向取法就是直接学当代人。评审的全过程,最让人头疼的是学习当代几位代表书家,形成了表现手法和作品风格的雷同性。急于求成的心理让作者身陷时风的泥潭,众人一面难分你我,这是让人担忧的事情。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潘志辉(宁夏)李曾伯《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帅韵》

其三,庙堂气风格缺失。“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来稿作品基本上代表了当代书法创作的高度和主流风尚。取法多元化是个好现象,但庙堂气作品的缺失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的。究其原因,除了作者个人猎奇心理所致,更多的可能是当代书法创作“尚趣”的影响,为了追求趣味,而夸张或改变字形结构,就会失掉古意,就会落入俗格。求趣味本无错,但把它作为自己艺术的审美理想,做过了头,就是本末倒置。

其四,文字功有待提升。文字功是一个书家一辈子的功课,不是三年两载的事,要把它提升到议事日程上来,要努力,要坚持。“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和“2022年中国书法·年展”的文字审读,作品出错率都在50%以上,就是100件作品中出现错字的就有50件以上,可见补文字功这一课是迫在眉睫。

崔胜辉:“艺文兼备”始终是对作品的重要品评标准

非常荣幸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的评审。本届“国展”评审有几点不同。

首先从投稿方式上发生了改变,从以往自由投稿改为由各团体会员单位对非会员作品进行初评选送。这种方式调动了各地书协组织的积极性,经过有组织的看稿和对作品的调整,保证了投稿作品的质量。本次非会员入展的人数和作品质量皆有所提升。从来稿作品当中,老中青作者都在积极参与投稿,而且均保持着良好的创作状态,足见本届“国展”在书法作者心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徐乐敏(浙江)录孟浩然《夜渡湘水》句

本次复评运用了数字化评审的方式,平板电脑与大屏幕同步对作品进行观察,评委对作品的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一览无余,便于评委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件作品,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作品全部进行糊名处理,避免在评审中打人情票,保证了以作品质量说话,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件作品。终评阶段对作品的大小、风格进行分类悬挂,不做编号,一律采用二维码。这也是中国书协在评审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和完善评审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方法。确保作品的质量和评审中的公平、公正、严谨、阳光。

我参与的是隶书书体的评审。从投稿来看,作品的质量比较高。风格呈现出了多元化。质量的高,不仅是作者的取法面要广,更要体现在对取法对象的深入程度。作品分尺幅大小、字径大小、风格相近、取法相同进行归类悬挂,是本次评审的不同之处。这样在评审中评委对作品更有利于优中选优,避免了作品不分类所带来的整体作品风格、形式的失衡。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评委笔谈(一)

宋立斌(湖南)虞世南《书旨述》

在来稿作品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简帛书的创作上,一部分作品仍然处于模拟阶段,笔画直白,字形僵板,形式上选用了流行的微喷工艺纸张,在印制好的简帛样式上书写,这反映出作者的重形式轻本体的倾向。再如对清隶的简单模仿,重形轻质。清隶在隶书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者学习清隶应学习其方法,或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或上溯秦汉追根溯源。又如对今人取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雷同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雷同与突破是否在交替进行,是否在持续发展。对传统的继承我们已经达到一定的共识,出新是对传统中的文化艺术元素的汲取、提炼和升华。

“艺文兼备”始终是对作品的重要品评标准,在注重艺术效果的同时选文用字更要严谨规范。遗憾的是在一些进入终评的作品中,由于抄录前人诗文出现错句、错字,自作诗联、题跋中硬伤频出而落选。这些问题可谓老生常谈,可想而知,大家还是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

监制丨杨 超

编辑丨于嘉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