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5-14 发布于黑龙江

甲状腺疾病为何更爱女人?——兼谈如何治疗甲状腺结节

从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多数甲状腺疾病患者都是女性。比如有学者对延安市2970名体检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甲状腺检查,其中甲状腺异常女性阳性率为33.70%,男性阳性率为28.24%。也有学者对581例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女性患者461例,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由此,不少人会疑惑,甲状腺疾病为何更爱女人呢?

主流医学认为,除去不良饮食习惯、环境压力等无性别差异的甲状腺疾病高危因素,还有一些对女性来说特有的诱因。

对于女性来说,一生当中要经历青春期、更年期,还有可能要经历孕期。在这些时期当中,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孕激素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甲状腺有很大影响。另外,女性容易面临更大的精神压力,这也是一个致病因素。

我的思考是,不管是甲状腺炎,还是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结节,都与肝郁气滞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以甲状腺结节为例,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瘿病范畴。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此乃因喜怒忧思有所郁而成也。”分析今时瘿病高发的原因,与生活、工作压力大相关。从临床来观察,大多数患者因长期心情不佳,或忿郁恼怒,或忧思顾虑,导致肝气郁结,肝气失于条达。肝木犯脾,脾虚生痰,痰气交结,日久成瘀,气、痰、瘀结于颈前而成瘿。

由此可见,气滞是甲状腺肿大形成的基础及始动因素。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言:“瘿者,由忧患气郁所生……搏颈下而成之。”《济生方》亦言:“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

从中医来分析,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女性的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密切相关,遇到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滞血瘀、气滞痰结等病理变化,故女性较男性更易患甲状腺疾病。

我临床常接诊一些甲状腺肿大患者,我的体会是,此病在初期常以气滞为主,多由情志内伤引起。初期临床表现主要为:颈前正中弥漫性肿大,皮色多无变化,肿块质软而不痛,且肿块可随情志的变化而消长;颈部自觉憋胀感,时而自感咽喉部痰阻不畅,同时可兼见胸胁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胸闷,性情多急躁易怒,喜太息,脉象弦等。

进一步说,瘿瘤发生存在着三个关键因素,包括气郁、痰阻、血瘀,三者之中,最有关键、最为核心的是气郁。气郁当然要调理气机、疏肝理气,同时化痰也要调理气机,气行则痰化,活血更要调理气机,气行则血行。

我治疗甲状腺疾病时,在早期往往重视疏肝理气、健脾化痰,兼顾活血化瘀。我的思考是,肝主疏泄,脾胃乃人体气机的升降枢纽,故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气机最关键。

在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辨证多属气郁痰阻,我多喜用逍遥丸加四海舒郁丸加减。

大体处方如下:柴胡10,赤芍10,木香10,陈皮10,青皮10,当归10,昆布15,海螵蛸20,海蛤壳15,姜半夏10,茯苓10,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下同)

我的用药思路如下:柴胡、木香、陈皮、青皮之属都疏肝理气;赤芍、当归可活血;昆布、海螵蛸、海蛤壳诸药味皆咸,皆能化痰软坚,消瘿散结;且陈皮、半夏与茯苓合为二陈汤,重在化痰。

对于胸闷胁痛明显者,需加强理气解表,可加郁金、香附诸药;若咽部或咽喉伴有明显不适者,可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等药,以加强利咽消肿。

我的观点是,凡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的早期,只要出现了肝郁气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各种症状,即可应用此方,多有明显效果。

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时,需要重视“痰”的因素。痰为病理因素,百病多由痰作祟,甲状腺结节亦不例外。《冯氏锦囊秘录》告诉我们:“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在脏腑,或在经络,所以病之多也。”甲状腺结节的病理因素除气滞外,更多见的就是痰凝。且痰会随肝气而上逆,从而凝结于颈部,形成甲状腺结节。

今时生活中所见,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除与检查手段的进步有密切关系外,压力过大、心情不爽,导致肝气郁滞,这也是诱发多种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关键原因。

我的思考是,要想有效预防甲状腺疾病,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一定要多开心,多愉悦,远离怨恨恼怒烦以及紧张、焦虑、抑郁等等负面情绪,这非常非常重要。

而针对所有的甲状腺疾病而言,调畅气机应该贯穿于此类疾病治疗的全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