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与温胆汤合方的临床应用

 花无缺3myj1j3d 2024-05-14 发布于江苏
作者:董洪涛

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第2793原创内容



一位中年老年,患有轻度脂肪肝,尿酸高。来诊时精神差,易累,易怒,易困倦乏力,眠差,舌质略红,苔小黄,舌下小瘀,脉滑弦。

我诊为少阳病,兼有湿热,处方如下:

竹茹15,枳实15,陈皮15,茯苓15,姜半夏30,生姜三片,柴胡15,黄芩10,炙甘草10,虎杖15,郁金15,桃仁15(打碎),红花10,薏仁30,三付,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下同)

二诊时病人告知,服上方十数付,精神较之前大有好转,眠好转。



上案所用处方即小柴胡汤与温胆汤合方加味。可称之为柴芩温胆汤,即温胆汤加小柴胡汤之两味主药柴胡、黄芩而成。

关于温胆汤,《外台秘要》记载:“《集验》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方。”

温胆汤是一个调节情志的高效方,既可清热化痰,又能和胃,有壮胆、助眠、止呕、定眩悸、宽你等功效。我临床常用温胆汤来治疗一些湿热与胆热相合所导致的多种杂病,疗效满意。

温胆汤证以心胆虚怯、虚烦不得眠、眩悸等为临床特征,多见于多种精神或神经心理疾病。

温胆汤中以半夏为君药。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因证属胆热犯胃,痰热内扰,故配以甘淡微寒之竹茹清胆和胃,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与半夏相配,既化痰和胃,又清胆热,令胆气清肃,胃气顺降,则胆胃得和,烦呕自止,为臣药。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降气导滞,消痰除痞,乃治痰须治气,气顺则痰消之理;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和中培土,使水湿无以留聚,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胆和胃、理气化痰、除烦止呕之效。

图片

从临床来观察,温胆汤是治痰热的经典处方,且其应用非常广泛,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

其一,消化系统,可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胃炎等疾病,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排石、舒肝理气等作用,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疼痛。

其二,神经系统,可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头痛等疾病,可缓解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其三,内分泌系统,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可调理胃肠、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和血脂,具有一定的降糖、减肥作用。

其四,循环系统,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绞痛发作。

其五,呼吸系统,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具有清热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可改善呼吸系统症状。



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用柴胡、黄芩,即成柴芩温胆汤。这是一个治疗多种疾病的高效方。

立夏开始,天地之间阳气由生发转为升浮,此时应如何养生以适应炎炎夏日呢?选择中医特此推出立夏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图片

柴胡味苦性寒,轻清升散,善于疏散少阳半表之邪,又能疏肝解郁,开气分之结,解表而和里,且善升举阳气。

黄芩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善清肝胆气分之热,使半里之邪内撤,又可燥湿泻火解毒。

二药配对,一升清阳,一降浊阴;一疏透和解,一清解而降。从而升不助热,降不郁遏,疏透中有清泄,既可疏上焦之热,又能祛中焦之湿。相辅相成,而能调肝胆之枢机,理肝胆之阴阳,升阳达表,退热和解。

进一步说,“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春生是对胆腑功能的高度概括。足少阳胆经居半表半里,上能奉心阳。下达肾气而上贯,外联通机体表面,内勾连五脏六腑,握上下升降之机,掌内外出入之途。它协助脾胃完成水液运化枢纽作用。春生之气不升,则湿热内生。柴胡与黄芩相合,即可调畅少阳胆经的春生这气,从而调节五脏六腑归于平衡。

综合以上分析,柴芩温胆汤具有疏肝行气、清胆和胃、理气化痰、除烦止呕之效,广泛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心烦不寐,触事易惊,或夜多异梦,眩悸呕恶,或癫痫,或焦虑症,抑郁症,或头痛,眩晕,或胆汁反流性胃炎,腹泻,或糖尿病,或室早,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图片

现代医家多有临床应用柴芩温胆汤治疗杂病的经验,其组方精当,配伍巧妙,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如果精确应用柴芩温胆汤呢?我的思考是,要辨证准确,即抓住本方证的核心病机肝郁气滞,胆胃不和,痰热内阻,对证用方。只要证、法、方、药一以贯之,自然可以收取卓效。

立法选方的前提是准确辨证,而辨证时则应对四诊信息进行全面采集、综合分析,抓住各型的辨证要点,才能辨明病机,识别主证,进而正确地遣方用药,以收临床佳效。温胆汤加小柴胡汤,现代临床常用于疾病的治疗。



随着环境和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神志疾病患者逐年增加。现代医学多运用抗精神病药物,开始有效,服用日久则不仅疗效差,而且副作用明显,还会使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成瘾性。柴芩温胆汤是治疗焦虑、失眠等精神神志类疾病的一个高效方,不管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此方都有极好的疗效,这也是我临床极为常用的治疗此类疾病的药方。

我主要用柴芩温胆汤来治疗焦虑和失眠。为什么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精神类疾病?从中医来分析,这与五脏六腑失调相关,导致阴阳不交而失眠,火气上扰心神而焦虑。

从临床所见,入睡困难及焦虑多与胆、胃功能失调相关。胆主少阳,内寄相火,为中正之官、清净之腑,主决断,性喜宁静而恶烦扰,喜通利而恶壅郁,胆气冲和,则能上养心火,故有“心与胆相通”之说,若思虑太过,或暴受惊骇,少阳枢机不达,胆气郁结化火,灼津成痰,痰火扰心以致失眠,多见睡卧辗转不安,入眠困难,或焦虑不安。

显然,胆气不和,郁而化火,这是导致焦虑和失眠的病因病机,故调治胆腑为治疗焦虑、失眠的一大法门。

胃与脾同居中州,为全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胃经之气不和,最易影响卫气的顺利运行,卫气不能顺利入阴,则入睡困难,《素问·逆调论》谓:“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饮食不节,损伤胃肠,则聚湿成饮,酿热生痰,或过食厚味,宿食不化,壅滞于中,浊气不降,上扰胸膈,致心神不安而失眠和焦虑。

明代大医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说:“脉滑数有力不得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临证见饮食不规律的焦虑或失眠患者多有胃不和的表现。

图片

综上所述,调理胆、胃二腑,使少阳、阳明之气机顺畅,使阴阳相交之道路通畅,实为治疗入睡困难型失眠以及焦虑的关键所在。而柴芩温胆汤由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化裁而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畅三焦;温胆汤能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方中“以二陈汤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如此温凉配伍得当,清胆和胃,恢复少阳胆气,胆气生则五脏元真通畅,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矣。

从文献来看,不少学者也都喜用此方来治疗精神类疾病,包括失眠以及慢性病伴焦虑抑郁,都有相当的疗效。

有学者使用柴芩温胆汤化裁方治疗2犁糖尿病(痰热证)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经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好转,且中医临床症状好转。

有学者发现缺血性卒中后失眠患者用柴芩温胆汤可改善其睡眠质量,且临床效果与镇静助眠药(艾司唑仑片)疗效相当。

有学者使用西药黛力新联合柴芩胆汤治疗乳腺增生伴焦虑症,经治疗后与焦虑相关的皮质酮、ß-内啡肽、神经肽K等指标都得到改善,可见柴芩温胆汤可调节乳腺增生伴焦虑的负性情绪。

有学者用柴芩温胆汤治疗绝经前后伴焦虑、失眠,发现失眠、焦虑等症状明显改善,疗效可观。可见柴芩温胆汤在调节内分泌紊乱影响的焦虑、失眠有一定疗效。

有学者在临床中总结出柴芩温胆汤可以明改善患者睡眠,尤其在治疗入睡困难型失眠方面,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2.5%。

有学者通过对柴芩温胆汤与传统镇静催眠药的疗效比较,结果柴芩温胆汤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0%,患者的失眠、焦虑症状得到了改善,较西药组效果明显。

以上研究证实,柴芩温胆汤能治失眠和焦虑症,包括治疗糖尿病伴焦虑抑郁、缺血性卒中后失眠、乳腺增生伴焦虑、失眠、绝经前后失眠焦虑症等,这为我们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指明了方向。

柴芩温胆汤除用于治疗临床常见的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神志疾病外,亦普遍应用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有学者运用柴芩温胆汤治疗31例频发性紧张型头痛,其有效率达96.8%,表明柴芩温胆汤对于胆郁痰扰所致的频发紧张型头痛疗效显著。

有学者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为三焦郁阻,倡导运用柴芩温胆汤对其进行治疗。

有学者运用柴芩温胆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4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其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者,且不良反应少。

有学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芩温胆汤治疗45例脑小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延缓患者向血管性痴呆的恶化。

有学者运用柴芩温胆汤加味分别治疗1例瘾病性瘫痪患者和1例内耳眩晕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

……

从中医来分析,柴芩温胆汤能调达少阳,通畅三焦,疏肝理气,清化痰热,故可用于治疗精神神志类疾病辨证属肝郁化火、痰火扰心型者。



我在南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我常用柴芩温胆汤治疗湿热型痤疮,其理由如下:

其一,南宁地处岭南,气候温暖潮湿,雨水很多,当地湿热很重,且一年四时都偏于湿热。岭南对应于心,湿热易致心火旺盛;

其二,今时受现代营养学影响,不少人担心会营养不良,因此而嗜食肥甘厚腻以及大鱼大肉,却不知我们摄入了过多的营养,这些营养积滞于体内,消耗脾阳,转化为痰浊水饮湿热等病理代谢产物。从临床来观察,南宁不少当地人的舌苔偏于黄腻或黄厚,显然与湿热偏盛相关。

图片

其三,今时生活工作节奏快,导致不少人处于较大的压力之中,压力大则肝气易郁,肝郁则克伐脾胃,导致脾胃更虚,脾胃虚则易生湿热。由此就容易出现肝胆湿热,心火旺盛。

其四,痤疮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喜食辛辣、煎炸、烧烤等食物,容易扰动相火,导致火气偏旺,与湿热相合,即煎熬成痰,上郁于皮下,即成痤疮。

所以,我选择用柴芩温胆汤来治疗湿热型痤疮时,方中柴胡、黄芩二味能清泻少阳郁热,兼舒畅肝气;二陈汤合枳实能化痰湿;竹茹入心经,可清泻心火。此方能清肝胆湿热,又能清泻心火,兼化痰邪,故可收取满意疗效。

对于火毒偏盛者,我常合用黄连解毒汤,更增其效;若兼有瘀血火毒,则合用温清饮,即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效果更好。



虽然说柴芩温胆汤是两个药方的合方。但从临床来看,有时病症复杂多变、病机虚实交错,此时单独应用柴芩温胆汤会力有未逮,即可考虑加味,或与其他经方或时方合方应用,这样疗效会更高。

比如,治疗失眠,在此方基础上可加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能加强养肝安神,交通心肾之功。

有学者柴芩温胆汤加合欢皮、琥珀治疗老年失眠,疗效满意,且无西药的毒副作用。

就合方而言,比如,柴芩温胆汤与栀子豉汤合方,治疗肝郁气滞,痰湿郁火之胃食管反流、糜烂性胃炎;

与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合用加活血通络、清热解毒之品,治疗肝郁痰热,气虚血瘀,毒热内生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

与左金丸合方,治疗肝胃不和,痰热内阻之呕吐、吞酸;

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方,治疗肝郁痰热,脾虚不运,气机阻滞之胃胀、腹胀;

与百合地黄汤、四逆散合方治疗肝郁化火,痰热内盛,瘀热互阻之抑郁、焦虑、失眠;

与柴胡解毒汤合方,治疗肝胆湿热,痰瘀互阻之代谢综合征、痛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

与甘麦大枣汤、丹栀逍遥散合方,治疗肝郁痰热,心神不安之抑郁焦虑、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我临床常用此方合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此文篇首的医案即是如此,我临床体会到,这样可以提高安眠的疗效;

有学者用柴芩温胆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

有学者合左金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有学者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有学者合生脉饮治疗失眠;

……

从临床实践来看,柴芩温胆汤若能适当合方,并对证加减化裁,确有卓效疗效。

为什么要合方?我的思考是,合方有两大作用,一是可以把两方功效叠加,解决了单方作用的不足,方与方之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从而兼顾更多的病机,对复杂证候更有疗效;二是合方可以产生新的疗效,如此可以扬长避短,应对复杂多变的病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