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纪事:曾经辉煌的吴中词派

 吴越尽说 2024-05-15 发布于浙江

词产生于胡夷里巷,乐工歌妓的市井演唱,后由文人逐渐雅化。词的黄金时代在两宋,衰于元明。文学的发展有峰有谷,元杂曲、明小说兴起,词的乐谱失传,词处于了波谷,但蕴积着下一个波峰的力量。清代词学复兴,流派纷繁,清词是继宋词后的又一座词学高峰 。

在清词的复兴中,苏州曾经有过辉煌。文盛之地苏州的词人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苏州读书人多,喜欢填词的人便多。由南京大学1989年出版的《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共收金元明清三百六十五位词人的词作,其中清词二百二十三家之多。清词中,按现属苏州辖区计算的词人有二十多位,可见清词盛,苏州词人多。苏州望族多,相近的文化背景,特定的家族氛围,亲人亲戚间交游唱和,产生了不少词人家庭,最有名的如潘世恩家族。苏州还产生了不少女性词人,如吴江吴文柔,长洲李佩金、张蘩等。


南京大学1989年出版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自乾隆到道光,苏州词人群有二个“吴中七子”,以“前吴中七子”、“后吴子七子”区别。“前吴中七子”是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赵文哲、曹仁虎、黄文莲和王昶。“后吴中七子”则是在嘉道年间以戈载为首的朱授、沈传桂、沈彦曾、吴嘉淦、王嘉禄、陈彬华七人。

清词能复兴,主要是保持了词体的本来面貌,严密声律填词,以四声来标注、表达、校准。填词有了规范,使文人对词的认识更加深入。词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文学,是曲调和歌辞的结合,要声文并茂。填词不仅要有文字功夫,还要有较高的音乐修养,通晓声情,择腔选调。清中晚期,文人都以能填词为时尚,以不能作词为耻。


古琴


清代苏州的词人称为吴中声律词派,也称吴中词派。吴中词派倡导严审声律的词学观念,创作上亦都体现了声律严谨的特色,讲究合律合韵、平仄,连四声阴阳都不容混淆,极富音乐性。

清词在苏州兴盛,与苏州地域文化的特性有关。吴音声音优美柔和,婉转动听。远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吴歌、吴吟。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赞美吴音的诗句,如王昌龄的“朱㫳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刘长卿的“人听吴歌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等。

吴文化有音乐体性,其来源于吴语的特点。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阴阳,共八个声调。北方经过长时期,各种不同民族的融合,语言发生了变化。元代将入声派入了平、上、去三声,现在的普通话是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而苏州的方言还保留了入声,基本保留了古汉语中的浊音。和古代韵书《切韵》《广韵》等基本匹配,苏州市区方言有七个声调(上阳并入了去阳),县市方言仍保留有八个声调,苏州话好听,便有了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某地方人讲话的俗语。声调的丰富,更方便倚声填词。

明嘉庆年间应用声韵学,讲究字正腔圆的昆曲,脱颖而出。始于明末清初的评弹艺术逐渐成熟。这些音乐艺术,对吴中声律词派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苏州评弹


明清时苏州经济繁荣,生活相对富足,在工艺、曲艺、饮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追求精巧雅致,成了苏州人的生活态度。在词学上也如此。清俞樾说:“至我朝万红友《词律》出,而填词家始知有律。然榛芜初辟,疏漏犹多。道光间吴门有戈顺卿先生,又从万氏之后密益加密,于是阴平阳平及入声去声之辩,细入毫芒,词之道尊。” 辩声校律,细入毫芒,填词创作就像绣花一样。

俞樾说的吴门戈顺卿先生就是“后吴中七子”中的领头人戈载,字顺卿,自号双红词客。在山塘街星桥南建有《校词读书斋》,在《吴门表隐》中有记载。其著有《词林正韵》三卷、《词律订》《词律补》,还创作了大量词作。他的著作对晚清词坛创作提供规范和准则,尤其是《词林正韵》,是一部集大成著作、词韵工具书,对词学观念的衍变也有所影响,以至于有人称其为“词家必备之书”。从晚清至民国直至如今,该书的大量刊行,也足以说明《词林正韵》在词学界的地位。吴中词派作家多,作品多,严于音律的创作风气,对清中晚期词坛影响很大,并延续至民国。吴中词派在词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吴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戈载,戈顺卿 概述图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词发展至今,有人提倡用普通话为主导的北京语音系统的新韵,来创作填词。新韵简明实用,有群众基础,一般群众容易接受,但词也成了长短句的诗了。

 人文荟萃的苏州有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常常赞叹于吴门画派、吴中书家、吴歌昆曲、弹词评话……但为何在词史中有一定地位、曾经辉煌的吴中词派会如此落寞。也许苏州好东西太多了,难免遗珠。


来源:《苏州档案》公众号

2024-05-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