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午时养生很重要,调食少息养心气

 yygltj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午时指11-13时之间的时段,正如《说文解字》所言,午有“阴气逆阳,冒地而出”之意,古代也有“午时一阴生”的说法。

在自然界,午时阳气由盛至极、阴气初生渐侵,正是天地阴阳之气交汇的时候,也是养生的重要时刻。

图片

在人体内,午时正值心经当令,也是心脏功能活动最活跃的时候。中医认为,心脏有两大功能:

①藏神明,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脏统管全身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气充沛,则精神焕然、意志坚定、思维灵活、判断准确,而睡眠节律正常有度。

②通血脉,如《素问·痿论》提到:“心主身之血脉”,心脏能够配合其它脏腑的功能活动,推动血液,输送全身。心气充沛,则全身脉管通畅、生化有源,宿毒可去、瘀血可化。因此,在心经当令的午时,护养心气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


午时养生应该如何进行呢?
图片
首先,午餐宜种类丰富且不宜过饱

午时自然界气温接近一天中最热的时刻,人体腠理络脉舒张,气血外行而脾胃功能减弱,因此进食午餐时宜固护脾胃,否则容易出现气血停留脾脏和胃腑,从而减弱心脏功能,也可能因为胃脘部胀满、中焦失调而影响体内阴阳气机交汇。

具体可参考民间“三口菜一口肉”的做法,即3份蔬菜、1份肉类、1份主食、少量水果或清汤。蔬菜宜选择不同颜色的高纤维蔬菜,如青菜、茄子、胡萝卜、菠菜、芹菜、青椒等;肉类以含丰富优质蛋白的鱼、鸡胸肉为首选,其次是虾、瘦肉、牛肉等;主食最好以米、面食为主,要保证下午体力充沛;水果或汤水则以滋润口咽为目的,少量进食就可以了。

午餐慢嚼细咽、避免过饱,也是非常重要的养生原则。

图片
其次,午时宜放松少耗神

《灵枢·本神》提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说明考量辨物、思虑劳神,也会损耗心气,影响心脏发挥其功能。在心经当令的午时,宜稍作放松,不宜过度用脑耗伤心气。

因此,建议在午时放下书本、暂停伏案劳神、清空纠结思虑的情绪,放松脑袋去享受一段悠闲惬意的午间时光。

有些朋友可能认为玩游戏、刷新闻、看视频不需要用脑,殊不知,这种在短时间内被“灌输”进大量信息、图片、视频且不断刺激精神兴奋的状态才更“烧脑”,也更加容易耗损心气。

对于午间仍处于大脑兴奋状态者,可以一边缓慢散步,一边自行按摩神门穴,以起到补益心气、安定心神、舒缓情绪的作用。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简易取穴为: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与手腕横纹处交叉便是。操作方法为:以拇指按压此穴,左右每穴每次各2分钟。

图片

图片
最后,午休片刻养心气

午时为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刻,中医称为“合阳”,对人体来说,此时应“少息所以养阳”。

少息包括站立、静坐、或者午睡片刻,一方面可以避免动摇阳气,起到敛养心气的效果。另一方面心体安宁,有助阴气涵养,以与阳气更好交汇。其中最推荐静坐与午睡。

对于上班族,缺乏午睡工具,可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背靠椅子静坐片刻。注意身体尽量端直,头到肩、腰放松,双手可略作“握固”(四指环包拇指,呈微握拳状态)放于大腿,双脚平放在地,闭目敛神,呼吸平缓,保持5-15分钟。

对于有午睡床铺枕具的人,则建议享受“午觉”。午睡环境应避免冷气太过,注意肚腹保暖以防寒邪;睡姿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为宜,可减轻心脏负担。午睡时间一般以30-45分钟为宜,最多也不超过1小时。■

图片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医学指导:池晓玲 肝病科主任中医师 广东省名中医 博士生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