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离情绪内耗,从三次放下开始

 如水138 2024-05-15 发布于河南

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就是持续性的内耗。”

生活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很多痛苦,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那是因为我们内心太过敏感,陷入情绪内耗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远离情绪内耗,从三次放下开始。

远离情绪内耗,从三次放下开始

放下对小事的纠结

一些无关痛痒的事,不要过分在意,要学会以云淡风轻的态度去看待。如果反复纠结,情绪内耗,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在沙漠中行走的骆驼踩到一块碎玻璃,流血不止。骆驼准备包扎的时候,看见秃鹫在天空盘旋,准备把自己当做晚餐。

骆驼非常生气,向秃鹫发出了怒吼,结果引来了远方的狼群。骆驼拼命奔跑,好不容易摆脱了狼群,却因为流血过多倒下了。

嗅到血腥味的食人蚁向它汹涌而来,骆驼被吞噬殆尽。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上头,就会缺乏智慧和理性,把事态扩大,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远离情绪内耗,从三次放下开始

放下他人的评价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意思是,全世界都赞美你,你不会飘飘然。全世界都批评你,你也不会看不起自己。

他人的评价只是一定的参考,不能作为自己人生的金标准。

春秋时期,士成绮千里迢迢拜访老子,希望聆听他的教诲。可来到老子住所的时候,看到地面脏污,环境凌乱,老子不修边幅,士成绮大失所望,气愤地说:想不到我一直崇拜的圣人,居然是这个样子,太让我失望!

第二天,他觉得自己言语过分了,就再次登门请罪。老子说:你说我是牛,我不会变成真的牛,你说我是马,我也不会变成真的马,我还是我呀!

我们曾如此期待别人的认可,后来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和其他人毫无关系。放下他人的评价,才能够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

远离情绪内耗,从三次放下开始

放下过分的执着

南怀瑾大师说:“执着于过往,只会让心灵负重。佛说放下执念,正是禅悟人生的真谛。心无挂碍,方能放过自己,释放内心的束缚。从此,风轻云淡,心无旁骛,专注当下。”

凡是你想控制的,最后都控制了你。凡是你想占有的,同时也占有了你。

人不可能不执着,但不应该过分的执着,懂得放下,才能轻装上阵,活得从容。

范蠡和文种是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一起辅佐勾践成为春秋后期最后一个霸主。

范蠡对文种说:越王这个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你我功高盖主,应该急流勇退。

文种答:我好不容易努力到这个位置,怎能说放弃就放弃,相信越王不会薄待有功之臣。

最后,范蠡离开名利场泛舟江湖,潇洒惬意,文种被越王赐死。

人生痛苦的根源,就是欲望过剩。减少欲望,放下过分的执念,我们才能专注当下,自在幸福。

远离情绪内耗,给自己构建一个稳定的精神内核,我们就能变得越来越好。

远离情绪内耗,从三次放下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