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 | 达原饮治疗汗证案

 金坛区 2024-05-1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中医之崛起而努力

医案

心得

活动

其他

陈某某 男 65岁

图片
图片

首诊(2023-12-24)

图片

主诉:汗出甚多数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长期汗出如雨,每因受凉加重,经数医诊治后症状仍反复。半月前因受凉上述症状加重,遂至我处就诊。

现在症:全身汗出偏多,恶风,怕冷。受凉则嗳气频作,肩背酸痛,甚则耳闭,时发喘咳。口干口苦,口中泛酸。

舌脉:舌质紫暗,苔黄白腻,脉细滑。

处理:

达原饮加柴胡、青蒿、羌胡、葛根×7付(单位:g)

图片
图片

二诊(2023-12-29)

图片

病史同前。

现在症:服上方,汗出显减,口干口苦已除,口中泛酸,肩背酸痛明显减轻,嗳气已减,耳鸣。

舌脉:舌质淡暗红(舌下红),苔转薄黄白腻,脉细滑。

处理:

达原饮加柴胡、青蒿、羌活、葛根×7付(单位:g)

图片
图片

三诊(2024-01-27)

图片

病史同前。

现在症:服上方,汗出减轻,基本恢复正常,口干口苦不显,口酸。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

处理:

柴芩温胆汤×7付(单位:g)

图片

  按  语

一.概述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临床最常见的内伤汗证,可分为自汗与盗汗,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另外还有外感病导致的异常汗出,如仲景所提及的漐漐汗出、自汗出、大汗出、手足濈然汗出、额汗、头汗出、汗出而喘、盗汗、黄汗等等,表现颇多,其辨证亦有在表、在里、为寒、为热、属虚、属实等不同。

二.病机分析

此患者发病以来,长期汗出如雨,恶风,且平素易感,每因受凉而症状加重,颇似肺卫不固之证,看似可用玉屏风散、黄芪龙牡散等系列处方。但患者口干口苦,舌下暗红,舌面黄白腻苔,非气虚之象,而是内有湿热。湿热缠绵,病程日久难愈,邪伏于里,每因外感而扰动伏邪,伏热外发出于阳明,迫津汗出,故全身汗出如雨;湿性重浊,阻于经络关节肌肉之中,故肩背酸痛;湿热阻滞三焦气机,肺胃之气不利故发喘咳、嗳气,在上阻滞头面清窍,甚则耳闭。至于汗出恶风,怕冷,更多是因为汗出后腠理开泄,卫外短暂不固而恶风白虎加人参汤证“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的病机相同,同时兼有三焦气郁,不能温煦肌表,断不可误诊为肺虚不固,犯虚虚实实之戒。

三.方解

辨证处方上,考虑湿热伏于三焦,阻滞气津所致,外感扰动伏邪,是诱发其加重的因素。方用达原饮清三焦湿热,溃膜原之伏邪,方中草果配黄芩,清少阳湿热;槟榔配厚朴,疏利三焦气津,通达膜原,正如吴又可所言:“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伏邪热从阳明,用知母滋阴清热;热扰营阴,用芍药和营养阴,最后辅以甘草和中,调和诸药。此次运用,加入柴胡、羌活、葛根等,取三消饮之意,去“三阳表证”而透邪外出,表里三焦同治。待症状缓解,舌苔已退,汗出基本正常,续用柴芩温胆汤清三焦湿热,巩固治疗。

接诊医生|尹周安

医案整理|图文排版|陈玉婷

医案审核|孙志强

医案编辑|图文编辑|

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