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拥有恐怖的执行力?

 aiaiweiwei 2024-05-16 发布于新疆
今天文章字不多,但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有个两分钟看完的方法,你直接跳转到“高能预警”或者读加粗文字,也ok~

图片

方法来源:《驯服你的脑中野兽》,作者:【日】铃木祐,这本书的方法简单粗暴好用,我觉得很稀奇,大家一起看看~

大家好,我是小游。

一周前看闲书过程中看到了很好用的提高执行力、专注下来,可以确保能完成自己任务的方法。我思考了一段时间就去实践了,发现确实很微妙,很好用。分享给大家。

很轻快,就2张表,一张计划,一张执行,都讲明白了不过还是会简单解释一下这种方法的原理,进行必要的理论铺垫。赶时间的话,直接看图片表格~

最后还贴心地给重度拖延症患者、明天就要完成任务这种紧急情况准备了“速效救心丸”,也就是确保你快速完成的1张表。

图片


先看看你有没有这种状态:

对眼前的任务不感兴趣,就连站在工作的起跑线上都做不到,这种状态大家都很熟悉。

图片


然后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

工作的准备阶段需要的是“自我效能感”和“动机管理能力”这两项能力。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能自然地认为“即使是困难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的心态。如果没有自我效能感,即使是简单的工作我们也会觉得很难,无法迈出第一步。

动机管理能力就不需要多加说明了吧,即为了着手做不感兴趣的任务,我们能想办法鼓起干劲,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拥有以上这些能力还不够,你还需要“持续性注意力”。这是一种能专心致志地做事的能力,专业术语叫注意力控制(attention control)。

接收信息消耗了人们的专注力。因此,信息越多,人们的专注力就越弱。而且人们还需要进一步分配本来就很弱的专注力,这使人们的专注力变得更弱了。
在信息量激增的社会中,专注力是最重要的资产。接收的信息越多,大脑就越容易失控,我们的专注力就越弱。

影响注意力集中的2个因素:
①单调乏味的任务。
②难度设定错误。

你要自己掌握主动权,专注力就回来了。

虽然要做到这一点有无数需要注意的细节,但其基本战略很简单,只需要:
①增加有效的获得回报的预感。
②减少无效的获得回报的预感。

根据这个思路,凝聚出了好用的方法:如果你按照这个表去做,就能让自己一直有即将获得回报的预感,可以说是科学认可的提高专注力办法的精华。


1.

这个表适合写一周的计划:

图片


小技巧:
1.具象想象:
例:完成企划书 把企划书交给上司以后松了一口气,并去看了电影每天跑步
每天跑步增强体魄,总是头脑清醒地完成工作

不要用数字。不要说“一年瘦10公斤”,而要用“能穿上20多岁时买的牛仔裤”这样的表达,后者的效果更好

这个步骤是为了解决“大脑难以理解抽象事物”的问题。如果目标一直是抽象的,就无法理解目标,人们也就没有干劲。


2.

实际操作的表:
这个表适合写每天计划怎么执行:

图片


小技巧:
1.“心理对比”(mental contrasting):
不但要想象目标实现后的美好感觉,还要思考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人们对这一技巧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数据表明,心理对比能够提高人们完成目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专注力。分析目标可能被什么搞失败,在哪一步失败,效果惊人:目标达成度可提高200%~320%。

2.把任务变成“提问”形式:
是基于一种叫作问题-行为效应(question-behavior effect)的心理现象,它表示疑问句比陈述句更有影响力。在过去的40年里,这个技巧的有效性被多次证明。一项基于51篇相关文献的元分析指出,“比起陈述句,疑问句更有改变行动的力量,其作用在6个月后仍会持续”。疑问句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3.

最后,针对短期任务,deadline临头,明天就交,计划和执行同步的时候,短期快速开启的表:

图片


小技巧:
1.五的法则:这个方法能帮忙立刻开始。有些人将任务转换为“提问”和设置“提示”的方法还无法开始工作。遇到这种情况,请像下面这样使用“5的法则”。
这样去做:
情况:必须做文件了,却无法开始工作
对策:在脑海里倒数“5、4、3、2、1”,数到1的时候开始打字
情况:想运动却没有干劲
对策:在脑海里倒数“5、4、3、2、1”,数到1的时候开始下蹲

以及,写一张提示纸条,在纸条上写下“想停下工作休息的时候,再坚持5分钟”“无法开始工作的时候,在脑海中进行5秒钟倒计时”等,并把提示纸条放在能经常看到的地方。

以后再发现奇妙好用的点子,还分享给大家~我觉得工具和方法这回事,真的会带来行动上的改变。
我就很爱实验这些,要不你也试试图片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存有进一存的欢喜
共勉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如果这篇文章为你带来了灵感或启发,就帮忙点个『赞』or『在看』吧,这对我非常重要,感谢!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