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 卷

 大春观察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阅 卷


作者│眭剑平
当了老师,阅卷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的确非常厌倦。但有一种阅卷,我看得很重——高考阅卷。
从88年起,我一直参与阅卷,从未间断,迄今已经十年了。
比起紧张艰辛的工作来,报酬简直不堪一提,都不好意思告诉各位,所以这并不是驱动力。吸引我的是两点:一是那个临时集体的智慧,二是高效发挥才智的愉悦。
先说智慧。语文试卷与理科试卷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答案的多样性,你看到卷子之前,根本想不到竟然还有这样的答案,而且有的还颇有道理,只能感叹一句:亏他想得到!如果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或者标准思路去评判,显失公允。但如果没有相对的答案标准,那又如何公允给分呢?这时候,智慧的灵光就闪现了。省语文阅卷点的实施细则,如果从语法语义的角度看,表述得的确无懈可击。如果从答案的权威性看,也令人钦服,不愧是一流专家的手笔。特别是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诸方面的说明,的确让全省教师叹服。这是其一。其二是阅卷小组的智慧。语文最难判分的是阅读和作文。阅读繁琐而又变化莫测,有许多答案匪夷所思,但我们依然要依照国家标准给分,半分之差,也会令学生前途迥异。所以,开始阅卷时慎之又慎,既要领会标准,又要为学生着想,尽可能找到得分的理由。因而商讨和探究,三番五次,五次三番,不厌其烦,终于取得共识,达到公允准确的地步。当然也有始终争论无果的,那就下级服从上级,听复查组的。作文的决定性更强,差一个档次,学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所以批改作文,领会标准重要,正确而灵活运用标准更重要。你若给的分数,跟复查组的判断有出入,哪怕一两分之差,复查组也会盯得你坐立不安。此刻组长就会一份一份给你把关,直到你完全领会并准确运用标准。所以,阅卷不仅仅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更是高智慧的拼搏。其三是组员的智慧。你可以见到全省各地各具风采的老师,有的才高八斗,报纸上的老熟人,比如何永康教授。有的学富五车,如我的老师吴锦教授,南大的柳士镇教授。有的老成持重,有的潇洒倜傥,午间休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或共切教学艺术,或独发惊人宏论,真所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曲觞流水,自有天然风流。
再说愉悦。如前所述,自然是一乐也。其实,紧张艰辛的工作本身更是快乐的源泉——且慢,也许你要暗笑我们迂腐冬烘,但与平常悠然然而平淡的生活相比,这骤然而至的高强度工作的确令人振奋。虽然任务如山,但是信心如海。即使室内高温四十度,只有摇头风扇一部,汗出如浆,卷复如水,不绝如缕,只见低头翻卷如飞,下笔如啄。没有间隙的思考,没有喘息的批阅,没有差错的判分,此刻你已发挥你的智慧的每一寸,每一分。你体会不到紧张疲劳,只有愉悦、兴奋。每当你下班时路过差错统计处,看到自己的差错率几乎可以省略不计时,你会觉得通体舒坦。因为你没有辜负国家的信任,学生的期盼,家长的渴望,所做的这一切,是值得的。也许此刻你骑不动车,可是心里是愉悦的,兴奋的,虽然西下的夕阳,依然那么火热,而你迎着初升的皓月,可以哼着小曲一路到家。
这就是阅卷。

也许,这是劣根性之一:最大的享受,就是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为这个并不美好的社会,增加一点清洁和希望。也正是如此,我们才会年复一年,乐此不疲。

1998、9、28

附记:旧作,偶尔翻到。一直阅卷到2008年,整整二十年,可能是南京阅卷历史最长的人了!)

作者简介

眭剑平,1979年入学南京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南京市燕子矶中学、南京市人民中学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