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夏(三星堆)二十五 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

 澴川黄饮冰 2024-05-16 发布于湖北

追踪夏朝 第三篇  蜀夏(三星堆)

第二十五章 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

一、“吞神珠薏苡”之说与考古发现结合,我不怀疑“禹出于西川”

薏苡

薏苡种仁是中国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尤其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美容养颜功效。

考古已经发现,宝墩文化主要农作物是稻作农业,稻米占主导地位,兼种粟黍、薏苡、大豆。薏苡在宝墩文化的存在,与鲧妻脩己“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的记载,很惊人的契合,让我不怀疑“禹出于西川”的结论,我只是反对以此将禹定位为古西羌人。当然这里不再继续解释。

二、禹出自鲧是明确的。“鲧”“禹”均有两系

《系本》说“鲧取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国”;《帝王世纪》说:“父鲧妻脩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长,本西夷人也。”大戴礼云'高阳之孙,鲧之子,曰文命’。《史记.五帝本纪》说:“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1、关于禹的出身,禹出自鲧是明确的,

2、禹母,也有“脩己”与“女志”的不同。故鲧也有两系。

3、从以上记载可以推知,女志生高密,脩己生文命。具有“天生异象”的是“文命”。故也“禹”有两系。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就还是要理解上古氏族统治。在上古,氏族基本是稳定的,但是氏族的统治者可能被宗主氏族置换。

三、鲧、禹是夏后氏父氏族与子氏族的氏族长的称号

重话再说。如何理解夏后呢?夏图腾实际是夏后就是夏司夏司就是司夏司夏就是专司夏之祭祀。学界已经把司母戊鼎更正成后母戊鼎,这实际上是多此一举,因为“后”就是“司”,本是同一个字的不同镜像,后来演变成两个字。至于为什么叫夏后而不是后夏,这与古人喜欢说倒装句有关。

如此夏后氏就是专门负责夏图腾祭祀的氏族了!这句话就说清楚了夏后氏的起源。在鲧和禹的时候,这个职责已经没有了!但是夏后氏的起源是很尊贵的了!

对于鲧和禹,我是以夏后氏南北两支的首领称号对待的。历代鲧是父子相继,而历代禹来自历代鲧之子。黄帝设立东西两少昊监察上古中国东西部的时候,鲧被编在西少昊昌意部,镇守西川。鲧居西川,是西川王;北迁陕北,建立石峁古城,是有崇伯;到帝尧时期,依然是有崇伯。禹部是从鲧部分出来的子氏族。石家河遗址前期是神农氏都城,后期是禹城,禹没有守住石家河古城,一路北撤到颖水上游的登封,自立于阳城。后接受帝尧的封建为夏伯,在阳翟建立夏国。在阳城登帝位,归于冀都建立帝都。

所以“鲧”是夏后氏父氏族长的称号,多代共用称号鲧;“禹”也应该是夏后氏子氏族长的称号,为多代禹共用称号禹。

夏后氏被分成南北两支形成父子氏族,是在夏后氏鲧到夏城石家河勤王的时候,时间大约在前2300年。由于共工氏霸九州,黄帝系的共主地位被炎帝系的共工氏抢夺,东西两少昊均被共工氏驱逐,东少昊退回来祖兴地东北,西少昊溃逃到神农氏之都石家河。作为西少昊昌意部族的夏后氏奉命到石家河勤王。在石家河,夏后氏被分成两部,一部由鲧率领向北进发,重建西少昊对关中和大夏的统治;一部留守江汉,由禹率领。

所以,禹有夏禹、禹王、司空禹、大禹、摄政禹和帝禹的区别。至少在前2300年,鲧和禹都登上了上古中国历史的舞台。出西川的是夏禹,留守江汉、据有南阳、颍川的是禹王,服务于帝尧的是司空禹,以司空禹身份奉命治水和北帝尧封为夏伯建立夏国的是大禹,作为帝舜摄政官的是摄政禹,登帝位就成了帝禹了。这般悠长的历史,非一人可以完成的。《竹书纪年》对帝禹的记载,就是在位八年而陟了。

四、夏禹、禹王、大禹是龙,帝禹是天子

中国的龙崇拜起源很早,大约早追溯到距今10000年前。但是在神权时代,最高统治者都是“神而帝”,就是集神权和君权于一身,所以号称“帝君”。在神权时代,军权掌握在“王”的手中。象宝墩文化中的八座古城,其驻守者应该都是“王”。所以崇鲧具备“王”的身份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但是在神权时代,最高神还是天帝,即《尚书》中所称的“上帝”。人帝是天子,代天帝管辖人间。龙属于二级神灵,所以在神权时代,帝君都是御龙的,也就是以龙为坐骑。象黄帝一类的帝君,是御龙者,帝君并没有自命为“龙子”的。最高统治自命为“龙子”,可能自汉代开始。自汉代起,只有“帝王之胄”才能是龙子,平民称龙子是要砍头的。由于“帝王之胄”多了,所以龙就有了等级的划分。

作为次级统治者,鲧禹实际上都是“蛇龙”。龙崇拜是远古虫崇拜的一种。鲧的名称来自水虫,禹的名称来自山虫。这跟现在有人叫“龙”“虎”“彪”的名字类似。夏禹、禹王、司空禹、摄政禹,都会是龙;但是帝禹就不是龙,而是天子了。

这里也再说一句,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身着龙袍,只能是大禹,不可能是黄帝。

黄饮冰随笔202404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