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料成菜,三款川渝风味菜谱式复合调味料生产工艺

 九天月五洋鳖 2024-05-16 发布于山西

川式复合调味料,是指根据川菜烹饪特点,将多种调味品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的调味品。它集中了四川菜的麻辣、鲜香、醇厚等风味,广泛用于川菜的烹饪中,能显著提升菜肴的口味和风味。

图片
图源创客贴

川式复合调味料通常包含以下几种主要元素:

麻辣元素:主要包括花椒和辣椒,这是川菜的灵魂,赋予菜肴麻辣口感。

鲜味元素:如豆瓣酱、酱油等,提供菜肴的鲜味。

香料元素:如八角、桂皮、香叶等,丰富菜肴的层次感。

川式复合调味料可以简化烹饪过程,目前已经有不少以经典菜肴为蓝本研发的菜谱式复合调味料,赢得了终端消费者的青睐。

1
回锅酱[1]

回锅肉是川菜中一道经典菜式,原料通常选用五花肉,首先将其煮熟,之后切成薄片再次回锅炒制,这也是其名字的来源。

回锅肉在炒制过程中,肉片会炒至金黄色,加上酱油、豆瓣酱等调料,使得菜肴色泽红亮。味道以麻辣为主,同时兼具鲜香。

辣椒和豆瓣酱的使用为菜肴提供了独特的辣味和鲜味。回锅肉可以搭配多种蔬菜,如青蒜、青椒、洋葱等,增加了菜肴的多样性和营养价值。

图片
图源创客贴

配料

姜4%、蒜4%、洋葱8%、郫县豆瓣10%、泡辣椒酱16%、大豆酱3.2%、甜面酱6%、蚝油3.2%、香料1.2%、花椒1.6%、白糖0.8%、料酒2%、色拉油40%

图片
原料准备
将生姜、大蒜去皮、洗净,洋葱剥去最外皮、洗净,花椒、香料用料酒浸泡30min。将生姜切成姜末、大蒜切成蒜米、洋葱切成颗粒状备用,按照配方分别称取好原辅料备用。

工艺流程
1、生姜、洋葱、大蒜的炒制顺序控制按照先后顺序分别加入生姜、洋葱、大蒜,生姜的水分含量是最低的,由于锅内的温度较高,加入水分含量高的物料会使油锅中的水蒸气沸腾导致物料的溢出。

2、泡辣椒和郫县豆瓣的比例控制
郫县豆瓣颜色偏深,加入泡辣椒可以使成品的成色更加红亮。要严格控制加人的泡辣椒和郫县豆瓣的比例,比例过大会抑制郫县豆瓣的独特风味,比例过小会使成品颜色不够鲜亮。

3、装罐
装罐前瓶子要洗净后烘干,冷却后罐装,罐装时避免产品与瓶盖发生接触,要留出3mm的顶隙。

4、成品管理
为防止调味酱与空气发生接触造成污染,装罐后立即将罐口密封。

2
万州烤鱼调味料[2]

万州烤鱼是重庆市万州区的特色传统名菜。采用独特的烹饪方法,结合了腌、烤、炖三种技术。首先是将草鱼清洗干净,腌制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烤制。

烤制过程中,鱼会被刷上特制的调料,如牛油、红油、白糖、花椒和辣椒等,这些调料赋予了烤鱼麻辣、酱香、香辣、豆豉等多种口味。烤制完成后,将炒好的底料倒在鱼上,再放入烤箱继续炖烤,使鱼肉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万州烤鱼既有烧烤的焦香,又保持了鱼肉的鲜嫩,兼具麻、辣、鲜、香等特点。

图片
图源创客贴

配料
老油200、精盐15、色拉油200、味精15、郫县豆瓣60、鸡精10、花椒40、白糖10、干辣椒100、香辛料8、生姜30、豆豉2、大蒜30、高汤100、大葱30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老油的制备→复合调味料的制备→熬制加工→冷却→包装→成品。

1、烤鱼复合调味料中老油的制作工艺
老油原料预处理
将牛油切成小块,郫县豆瓣绞成茸,干辣椒放沸水锅中煮约5min,捞出来再放入清水盆中浸泡10min,最后捞出来沥水并绞成糍粑辣椒。

操作步骤
将葱、姜、蒜切成丁,用色拉油低温榨干,捞出料渣;加入鸡油烧热,加入牛油和猪油熬化;另外下入郫县豆瓣、糍粑辣椒和花椒,然后转微火续炒;豆瓣的水分炒干时,下入香辛料,并加入冰糖和醪糟汁,小火继续炒制;熬至醪糟汁中大部分水分蒸发后,将锅端离火口,并加盖待油变凉,滤出料渣,即得老油。

2、烤鱼复合调味料的制作工艺
烤鱼复合调味料预处理
将郫县豆瓣绞成茸干辣椒放沸水锅中煮约5min,捞出来再放入清水盆中浸泡10min,最后捞出来沥水并绞成糍粑辣椒。

操作步骤
把色拉油和老油倒入锅中,烧至五成熟,将葱、姜、蒜切成丁,用色拉油低温榨干,捞出料渣;下入郫县豆瓣、豆豉、糍粑辣椒和花椒,然后转微火续炒;把豆瓣的水分炒干时,下精盐、味精、鸡精小火续炒,另外把冰糖加进去,最后加入香辛料;加入高汤烧开,将锅端离火口,并加盖至变凉,即得香辣复合调味料。

3、包装
成品取出冷却至室温,用复合高温蒸煮袋进行包装,用真空包装机封口,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本产品净含量为800g,适用于1.5kg左右的烤鱼。

4、应用:
将烤好的烤鱼准备好,加入芹菜80g、洋葱80g、油炸土豆条100g、黄瓜150g,打开本产品包装进行加热,待调味料沸腾后直接浇于准备好的烤鱼上(也可以根据烤鱼的大小,酌情添加烤鱼调味料)。

3
水煮菜调味料[3]

水煮菜系列是在烹饪过程中,将主料经过水煮或焯水处理后,再以各种调料和热油烹制而成的菜肴。这类菜肴通常具有麻辣鲜香、油而不腻的特点,是川菜中的一大特色。

水煮肉片、水煮鱼、水煮牛肉、水煮毛肚等水煮菜不仅在餐馆中常见,也是家庭烹饪中的热门菜肴。它们的特点是使用了大量的辣椒和花椒,以及独特的调味技巧,使得菜肴具有强烈的麻辣味和鲜香味。水煮菜通常汤汁较少,强调的是调料与主料之间的完美结合,以及热油的瞬间激发出的香气。

图片

图源:创客贴

配料:
菜籽油16.9%、肉类提取物M30069.5%、蔬菜16.6%、肉类精油P20010.7%、辣椒9.0%、复合香辛料3.5%、花椒5.5%、紫草0.6%、味精4.3%、郫县豆瓣11%、I+G0.6%、太和豆豉1.0%、酵母精0.4%、辣椒红油9.0%、HVP0.4%、食盐18.4%

图片

油温的控制:油温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油温太高时,就会将蔬菜和酱类物等爆糊,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温度太低,蔬菜和酱类的香味爆不出来,产品特有风味难以形成;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油温控制在110℃~120℃时效果较好,最高不能超过150℃。
工艺流程
将锅中的菜籽油加热,当温度上升为110℃~120℃时,将葱、姜、蒜加入热油中炒拌,有香气时,迅速升温,油温上升为120℃~130℃时,加入豆瓣酱,炸制出红油至翻沙,有浓郁的酱香味溢出后加入已称量好的辣椒,保持温度在100℃左右,有强烈的辣味溢出后再加入香辛料,保持温度在100℃左右加热3min~5min,等香辛料充分加热后加入定量的水使各组分充分融合,水熬至1%以下后加入肉类提取物和精油搅拌均匀后降温,料温降至90℃左右时加入味精和I+G,加入蔗糖脂肪酸酯和阿拉伯胶,出锅。

食品伙伴网计划于2024年6月组织举办“第五期复合调味料包加工技术培训班——川调专题”。培训现场实操用火锅底料、香辣酱、干锅酱、红油四款川味代表性产品进行演示讲解,理论知识学习+现场实操+实际问题互动答疑,一站式助力餐饮食品行业明晰川调风味发展趋势,提高研发、质量控制能力,将川菜的浓郁地方风味创新融合,应用到实际研发生产中,携手行业共同进步。

图片

01
培训信息

主办单位:食品伙伴网

培训时间:2024年6月3-5日

培训地点:诺高美生物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实操案例:

火锅底料实操制作演示与应用

香辣酱实操制作演示与应用

干锅酱实操制作演示与应用

红油实操制作演示与应用

培训优势:

系统理论+实操技术+创新启示

图片

02
培训内容
时间培训内容

9:00-12:00

川式复合调味料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2024年川式复合调味料流行风味与趋势预测

川式复合调味料包的原料选择思路及应用技术

12:00-13:30午餐

13:30-17:30

香辛料的特性与应用技术

复合调味料包常用添加剂介绍与使用注意事项

川式复合调味料的配方组合运用方法与案例讲解

复合调味料包标准法规讲解

8:30-12:00

复合调味料包的制备工艺与设备选型

复合调味料包的包装技术讲解

川式复合调味料包风味保持质量控制及解决方案

12:00-13:30

午餐

13:30-18:00

现场实操案例及操作要点解析:

火锅底料、香辣酱、烧烤酱、红油

1、原料配制

2、加工工艺

3、加工关键技术节点控制

4、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5、圆桌答疑讨论

6、应用产品前处理



8:00-8:30

颁发证书+合影留念

8:30-11:00

实操:应用演示+感官评价

1、火锅底料应用演示与感官评价

2、香辣酱应用演示与感官评价

3、干锅酱应用演示与感官评价

4、红油应用演示与感官评价

5、圆桌答疑讨论

03
参会对象

餐饮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大厨、研发生产技术人员;

调味料经营管理、研发生产技术人员;

预制菜加工企业产品开发应用工程师、技术人员;

餐饮终端个体经营;

相关设备/包装/原辅料应用企业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