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費開文水墨山水系列|「氣清消霧冷,路險迫雲衢」

 牧虺居主费开文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硏砇

清廬

简介

自古畫壇豪傑多以山水見長,余亦同樣熱愛此道。望藉繪畫山水之方式改革畫風,並學習歷代名家筆墨之精神。

考北宋大家,李成筆勁萬鈞,風骨耿介;范寬逸致無羈,意趣無窮;董源筆力遒健,開畫壇新頁,卓然異彩。南宋巨擘李唐筆墨如神,意在筆先;劉松年筆墨粲采,有法可循。馬遠筆法沈鬱含蓄,夏圭山色清冽精發。

元明兩代,黃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筆墨詩情橫遠;明四家筆墨更臻淳美含蓄。清初六家各異風格,獨樹一幟。

余遂取諸家長處,圖開拓新機,我將筆耕不輟,力求掌握其道理本質。以生動筆墨融貫古今,開創獨特畫風,方能識得山水真趣也。務使畫藝日臻精深,事業不輟。

初唐陳元光詩云:"氣清消霧冷,路險迫雲衢"。此等高冷峭拔之句,令人心生震慑之感。

賓老論畫道:"作畫應使其不齊而齊,齊而不齊。此自然之形態,入畫更應注意及此,如作茅檐,便須三三兩兩,參差寫去,此是法,亦是理。"此番論斷,洞見筆墨之道,足資借鑑。

余雖資質有限,但仍恪遵前賢教誨,以至誠之心勤修墨法,致力於此等景致的描繪。

首先以勁透骨髓的筆勢,於畫面中央點染出一條曲折蜿蜒的山徑。筆鋒峻折,墨痕深重,恰似陳元光詩中所言"路險迫雲衢"。這條小徑宛如一條蟲虫般匍匐爬升,縱橫穿行於崔巍森羅的群峰之間,令人不由得為之心生戰慄。

又於徑路兩旁,以飄忽淡遠的筆意,畫出若隱若現的雲霧。墨色恍惚虛淡,若有若無,裊裊縈繞於山徑之上,時隱時現,隱喻著詩中所謂"氣清消霧冷"之意味。

一道道蒼茫寒峭的峭壁,倒映在這條曲徑之上。筆勢遒勁有力,痕跡錯落有致,宛如陡壁嶙峋,或沉厲迫人,令人不由自主地生發出一股敬畏之感。

觀其全體,層峰重疊,如蟲虫般蜿蜒的小徑,在茫茫的雲霧之中蜿蜒狼狽。峭壁嶙峋,寒冽刺骨,頓生一種恢宏淒涼的氛圍。陣陣峭冽之氣自畫面中散發而出,直抵心扉,令人不禁為之動容。

賓老所謂"作畫應使其不齊而齊,齊而不齊",的確言簡意賅。畫家當在揮灑筆墨之時,捕捉自然之形態,不拘一格,或參差錯落,或筆墨遒勁。如此方能還原大自然的本真面貌,而非千篇一律。

故余雖資質有限,但仍謹依先賢教誨,以至誠之心勤修墨法。

硏砇

清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