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初三二模|上海16区文言文比较阅读汇编二(附答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5-16 发布于甘肃

2024二模|文言文比较阅读二

(24二模·奉贤区)
【甲】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丙】柳公权劝谏(节选)
柳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侍书,迁谏议大夫。俄改中书舍人,舍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
[注释]①僻:不正,偏离正轨。②袂:衣袖。③浣濯:洗。
5.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又何焉(    
(2)复召侍书(    
6.下面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B.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C.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详明赏罚。
D.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8.根据选文内容填空(12分)
篇目
背景
进谏者的身份
进谏目的
进谏方式
进谏者的共同形象
曹刿论战》(节选)
    (1)   
    (2)   
 (3)  
帮助鲁庄公做好战前准备。
婉谏
 
 
 
 
 (11)       
《出师表》
(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刘禅不能做到尽职尽责
 
 
 
大臣
希望刘禅采纳三条建议:
(5)  
(6)  
(7)  
直谏
《柳公权劝谏》(节选)
“穆宗政僻”
 
 (4)  
希望穆宗  (8)  
希望文宗  (9)  
(10)
5.(1)参与(2分) (2)担任(2分)
6.A(3分)
7.(先帝)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不曾不对桓帝、灵帝感到哀叹惋惜、痛心遗憾的。(3分)
8.(1)齐师伐我(1分) (2)肉食者鄙(1分)  (3)平民(1分)  (4)大臣(1分)  (5)广开言路(1分)  (6)严明赏罚(1分)  (7)亲贤远佞(1分)  (8)心正治国,律己清政(1分)  (9)分清主次,明确职责(1分)  (10)婉谏(1分)  (11)有家国情怀,有担当(2分)
(24二模·虹口区)
【甲】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谒王公廷相
王公廷相,道艺纯备,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蹑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注释]①王公廷相:王廷相,明代哲学家、文学家。②道艺纯备: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③一舆人蹑新履:一位职位低微的官吏穿着新鞋。④沾濡:浸湿。
5.甲诗作者是        ,乙文作者朝代是       。(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香远清(   
(2)下列选项中,对【丙】文“皆择地而蹈”中“蹈”解释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踩,踏 B.顿足  C.遵循,实行  D.舞蹈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濯清涟而不妖
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中的“古人”和“来者”指的是古往今来文采斐然、才华卓越之人。
B.【乙】文中,暗示了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原因是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
C.【乙】文“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者越来越少的感慨之情。
D.【丙】文中,王廷相告诉作者:一个人走路千万要当心,否则摔倒会造成终身遗憾。
9.【甲】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和【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都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3分)
10.【乙】文【丙】文都告诉我们:做人要         。但两文的说理方式有所不同,【乙】文说理方式是:         ;【丙】文说理方式则是:          (6分)
5.陈子昂,宋(北宋)(1+1=2分)
6.(1)更加 (2)A(2+2=4分)
7.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得分点:濯,清涟、而、妖)(4分)
8.C(3分)
9.知音难觅的孤独寂寞(3分)
10.洁身自好 托物言志  喻事于理(2+2+2=6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