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诊学——津液辨证的要点(如何快速抓痰、湿、饮、水肿之间的辨证要点)(下篇)

 小胡TCM学习吧 2024-05-16 发布于天津

4.燥邪

1.燥邪属于外感邪气里面六淫的其中一种,其致病特点如下:



六淫——燥邪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往期回顾:

中基学——病因(外感与内伤)



2.燥邪致病的辨证要点

燥邪属于外感表证中六淫邪气的一种,表现为津液缺乏和肺部干燥两种,

比如干咳少痰,咽干痰黏,甚至带点血丝等,

燥邪致病分为凉燥和温燥两种,

凉燥,即燥邪致病偏凉性,舌脉为苔薄白,脉浮小数,代表方杏苏散;

温燥,即燥邪致病偏温性,舌脉为苔薄黄,脉浮数,代表方桑杏汤

相关回顾:肺系病感冒+咳嗽+祛痰剂思维导图回顾

3.燥邪和阴虚内热

燥邪主要表现津液匮乏,主要在肺上表现,

阴虚内热会煎灼津液,也会表现津液匮乏,但不局限于肺,

两个证型特别容易混淆,

以肠燥津亏证和阴虚内热证为例子,作鉴别,

(1)肠燥津亏证=大肠津亏证

原理:是指津液亏损,肠失濡润,传导失职,导致大便燥结难下及津亏的症状;

本质是津液亏损导致的一系列的“缺水”的表现;

表现:

大便干燥,数日一行,腹胀作痛,或口干口臭,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大便干结+津液亏损)

(2)阴虚内热证

原理:指人体阴液亏少,或阴不制阳,阳气偏亢,以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

本质也是津液亏少,但是还有虚热,即“缺水+虚热”表现

表现:

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阴虚的典型表现,一个是舌脉,一个是虚热的表现,津液亏少的燥性表现的不是太突出,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基本看见这个舌脉就可以判断是阴虚证了,

虚热表现:五心烦热,盗汗;

这是阴虚证的典型虚热表现,看到这几个表现也可以单独判断证型里面有阴虚;

4.总结

其实燥邪和津液亏少基本等同,都是津伤所致的疾病,而津液属于阴,本质隶属于阴虚证的范畴,

燥邪、津液亏少、阴虚证都会有“缺水”的表现,

比如口干、尿少、皮肤干燥;

但是燥邪、津液亏少以“缺水”为主要表现,但是没有虚证,所有舌脉上不会有“少苔”的表现,胃气还是充足的,正气也不亏虚;

阴虚证以“缺水+虚热”表现为主,主要以虚热为主要表现,比如五心烦热等,因为虚热煎灼脏腑精气,所以会有“少苔”这样胃气亏虚的表现,

考研范围内,大肠津伤证和阴虚内热证历来难以鉴别,因为很多学员没有看清阴虚和燥邪的本质,

证型辨证要抓关键点,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关键词,心中有这些模板关键词自然辨证不会出问题,学辨证不能囫囵吞枣。

【往期背诵合集回顾】

方剂学——解表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方剂学——泻下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方剂学——和解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方剂学——清热剂方歌及考点汇总复习

方剂学——祛暑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方剂学——温里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方剂学——表里双解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方剂学——补益剂方歌及考点汇总(补气剂、补血剂、气血双补剂)

方剂学——补益剂方歌及考点汇总(补阴剂、补阳剂、阴阳双补剂、气血阴阳并补剂)

方剂学——固涩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如果觉得推文对您有帮助,还请帮忙点点“关注、在看”,给小编一些鼓励与支持,感谢!


END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下方蓝色文字即可进入对应内容合集)

中基学

中医藏象——心包络

中诊学

中医“寒”的汇总小结

中药学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剂思维导图回顾

方剂学

方剂学——理中汤、小建中汤

中内学

中内肝胆病——积聚、鼓胀

针灸学

针灸学——特定穴(上)

考研复试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中西医结合导师介绍·上篇(专硕)

其他

笔记——眼科小知识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我是小胡,未来的我们,无论走向何方,终会感谢现在这段称之为努力的时光。
文章内容来自文献古籍与中医学教材,涉及图文部分源自中医学10版教材及网图,如有侵权,请及时留言联系删除。
关注我,了解更多考研基础备考知识。文章思维导图及相关考研内容为个人创作,未经授权,请勿商用!
商务洽谈工作号:mtyhushuo(添加请备注合作来意)!
欢迎加入中医考研交流群,韶华易逝,莫负流年。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