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轮式做不了,你卡在哪里了?关卡节点这里全包括啦!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练哦

 摇曳纸鸢 2024-05-19 发布于河北

瑜伽          修身          修心

作为后弯类的代表体式,轮式有着非常超然的地位。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轮式已经是身体的极限了,脊柱能那样的反向弯过去,说明身体非常的柔软,简直太厉害了!

对于瑜伽初学者来说,轮式可能是瑜伽练习的目标体式之一,可能无数次幻想着自己能够轻松后弯推起来个轮式,一定很有成就感啦!

但对于许多瑜伽老鸟来说,轮式就跟练习拜日一样的平常,简单的轮式怎么能满足她们无限的追求呢?站立下轮、轮式手抓脚……这些才是有挑战性的体式啊!轮式嘛,小意思啦,基础体式而已!


其实如果只是简单的后弯双手推到轮式,这样程度的后弯还真在瑜伽中算不得多有难度,甚至不能算是深度的后弯,只能说是比伸懒腰难度大一些而已,如果非要分级的话,勉强算是个中等难度的体式。

轮式从外形来看是靠脊柱后弯来完成的,所以好多朋友在练习了一些基础后弯后,总是跃跃欲试去尝试轮式,却发现完全推不起来身体,为什么呢?

轮式虽然看上去只是后弯,细细研究下你会发现它却是个非常综合的体式,如果只是以后弯的能力来评判你是否可以做到轮式,那就有点小瞧这个体式啦!今天我们就跟着初学者的脚步,一步一步来分析下做不到轮式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如果你正好处于其中的某个练习阶段,不妨对照自己的练习,来找找存在的问题吧!

01 桥式中手掌无法全部落地

轮式起始位置,是从桥式开始的,双手反手落在耳朵两侧,掌根朝向前侧,由于初期练习时可能小臂很难垂直于地面,手腕弯屈的角度甚至会大于90°,所以手指可以落地,手掌根却怎么也无法铺平地面。

首先需要调整桥式的幅度,胸腔尽可能的抬高,带动肩膀头转向地面,可以抬高手肘的位置,帮助手掌落地的角度,如果还是无法完全落地,建议只在桥式保持即可。

同时在轮式中要推起来,手腕的灵活性和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在平板式或四足式中加强手腕的练习,提高肩膀的稳定性。

02 手推地时用不上劲

手推地使不上劲,是初期尝试推轮最常见的现象,这时候需要观察:双手是否已经可以完全落地?如果满足,再观察双手的位置,双手之间的距离与肩膀的宽度大致相同,同时手肘尽可能在手腕的正上方,如果手肘是外展向两侧的,手推的力量无法传导到手臂和肩膀,手腕的压力很大,却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自然也推不起来。

如果手的位置和角度都已没问题,还需要桥式中胸腔尽可能上提,你会发现,胸腔上提越多,启动腿部力量也就越多,身体是在双腿和双手同时用力下起来的,而不是单靠手臂的力量让头抬高。

03 头顶点地时头部压力过大

从桥式推到头点地,是轮式进入的重要节点,如果你已经可以,那要恭喜了,很快就能做倒轮式啦!

如果感觉头顶的压力过大,一是身体中段的高度不够,无法给到头部更多的空间,所以身体的重量会需要头顶来分担;二是手推地的力量丢失,让头顶承担了本应由手来承担的重量。


许多人在非常努力的做到头顶点地时,整个身体反而放松了下来,你会发现这时候,腰腹、背部、胸腔、髋部都是松散无力的,只靠头顶来勉力支撑,所以头自然会压力过大。我们需要回到桥式,找到桥式中背部发力向上推、胸腔上提、髋前侧伸展、双脚推地臀向上的觉知,在头顶点地的瞬间不丢失力量而是完全发挥出来。如果头顶的压力导致脖颈不舒服,建议停留在桥式多练习一段时间。


04 从头顶点地怎么也推不起来轮式

能做到头顶点地已经初具轮式的形态了,推起来到轮式只是时间的问题,一般来说多练习就可以慢慢起来,但在练习中需要关注三点:

一是推到轮式并不只是依靠手的推力,更多的是胸腔向上推的力量,带动脊柱的拉长延展,这样才有空间来做到更多的后弯。

二是髋前侧大腿前侧的伸展度不够,只依靠胸腔的脊柱后弯达不到轮式的弧度,所以双手双脚无论怎样用力也推不起来,需要多多练习骆驼式来提升。

三是双手和双腿的力量不够,作为轮式的根基,双手手掌要完全落地,双脚与髋同宽,膝盖与脚保持平行不可以外扩;同时身体的重心调整到中间位置,在向上推的过程中让手和脚可以同时发力推地,给到身体更多向上伸展的力量和空间。

05 推起轮了无却法保持

刚开始练轮式推高后,最常见的现象是,用力的推起来了,感觉手臂发软,双腿也无力支撑,很快就掉下来了。从体式本质上来说,这样的轮式只是一个过程,并不具备轮式的要素,整个身体的弧度只是瞬间用力达到了,但身体条件其实还是不能满足。
  • 肩胸及身体前侧的开度还是不够,达不到轮式的弧度,需要加强开肩开胸或者多练习骆驼式
  • 背肌的力量薄弱,无法做到在体式中上推的辅助作用

  • 忽略了呼吸的力量,身体处于紧张状态,找不到吸气时胸腔的延展带给后弯的深入感

  • 手和脚的根基,不仅是体式的支撑,也是在体式中有力推地给躯干向上的推力,需要在体式中慢慢找到感觉


06 练完轮式腰痛

在完美的轮式中,腰椎主要是伸展,只有轻微的后弯;轮式的后弯主要体现在胸椎段,如果练完以后感觉腰痛,那一定是腰椎段受力过大,是轮式练习中一定要避免的。

要在轮式中不腰痛首先需要观察自己的轮式的形态,如果是肩胸的打开幅度不够导致腰椎的代偿,需要回到基础体式先做开胸开肩的练习;如果肩胸伸展尚可而练习后腰痛,则需要锻炼体式保持中呼吸的代入,要找到吸气时胸腔的扩张,来不断的延展胸椎段达到后弯的幅度,从而减少体式中腰椎的被动发力。

07 退出时容易受伤

为了在轮式中的完美展现,大多数人会用力的仰头,即使是在退出体式的时候,也可能因为保持过程后脖颈僵硬无法收回,或者是习惯性的仰头退出,颈椎会有压迫不舒服;在手臂不稳或力量不够时,很容易让脖颈过度受力或直接摔下。

所以建议在轮式保持过程中收着下巴,让脖颈向后推送。退出的过程中,也收下颌让后脑勺慢慢落地,避免挤压颈椎导致受伤。

愿你在瑜伽陪伴的日子,每天都快乐哦!
喜欢小小的分享,就点个“”或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