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第80方、桂枝加大黄汤

 铁毛l 2024-05-20 发布于四川

图片

1荨麻疹——顾介山医案

苏某某,女,32岁。主诉:患荨麻疹已达五年之久。开始时每年发五六次,后来逐年加剧。今年起愈发愈频,竟至没有间歇。曾大量注射过葡萄糖酸钙,内服苯海拉明及驱风、活血之中药多剂,均归无效。症状:遍身有大小不等的疙瘩块,抓痒无度,此伏彼起,日夜无宁静之时。在发作剧烈时,特别怕冷,身必重裘,大便一直两天一次,且燥结难下,腹微痛。处方: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3枚,大黄9克,全瓜蒌12克,麻仁12克。
服上药后约3小时,身痒渐止,疙瘩亦渐隐没,周身微汗,大便畅通,症状全部消失,迄今已半月余,未再发过。[《伤寒论方医案选编》198117]
按语:畏寒怕冷,身必重裘,太阳证未罢;大便燥结,腹中微痛,阳明证已露。太阳阳明同病之候。夫太阳主一身之表,阳明主肌肉,邪侵太阳阳明之间,外郁肌肤而发痒疹。故以桂枝加大黄汤表里双解,邪去则疹消。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经方研习

论:桂枝加大黄汤,治太阴腹满实痛的,也能治外感里燥。桂枝汤与大黄泻心汤条,解表与攻里,不可双行,此为纲纪。表里病轻者,小剂量用大黄,解表攻里,变得也能(双)行。(还有防风通圣散)
表寒不解,营郁生风,血热内蒸,则生瘾疹,风不透泄,漏风则身痒。太阳不解,胃也热燥,则大便秘结。表不能解,卫不能出,所以特别怕冷。桂枝解表寒,大黄泄里燥。善治者,治其皮毛也。

2麻疹不透

《麻疹一哈》云:渡边荻之进,年二十有五,发热如燃无汗,经四、五月,疹子不出,腹满拘挛,二便不利,时或腰痛甚,因作桂枝加芍药大黄汤饮之,微利二、三行,拘痛渐安。其型,以紫圆下之,水下五、六行,其夜熟眠,发汗如洗,疹子从汗而出,收后,全复旧。
按:本例麻疹不透,乃因表邪外束,里实壅滞,麻毒郁闭,不得透达,故用桂枝加大黄汤外解表邪,内下积滞,如是则表里宣通,麻毒透泄,其病霍然而愈。经方应用
论:像这种内热的瘾疹,最好是以表为主,而里大黄为辅,或不用大黄。以表为主,则应加麻黄,桂枝终是通经解肌之药,不如加上麻黄,更为安全稳妥,麻黄发表寒泄卫热,则不会因有表闭之寒,而有桂枝汤,会有先呕吐,又后吐血之变。所以麻黄汤者,麻黄三两,而桂枝只用二两,就是防止桂枝辛温,反助内壅之热,则胃逆而上呕,前呕吐者,后必吐血。本案虽用桂枝加大黄治愈,但说明一下加麻黄的重要性。
另外就是,解表攻里,不可双行。桂枝大黄汤,就是发表而里亢实。该怎么理解?

3荨麻疹——刘含堂医案

魏某某,男,34岁,农民。1999113日初诊。3周前全身多部位出现风疹,呈椭圆形的隆起浮肿块状,高于皮肤.颜色粉红,周围皮肤亦红,形态大小不一,瘙痒异常,时隐时现。服西药脱敏剂,只能临时控制症状,不能根治。现症:主症如上,汗出,遇风寒加重,便秘,脐周疼痛,拒按。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滑。诊为风疹(荨麻疹),辨证为寒外束肌表,肠道结热。治当解肌散风寒,调和营卫,泻热通便。拟桂枝加大黄汤,处方:桂枝10克,生白芍20克,炙甘草6克,大黄12克,生姜10克,大枣6枚。水煎服。服1剂,大便通畅,腹痛消失,继以前药去大黄,又服5剂,诸症消失。
按:本例风疹(荨麻疹),外有风寒之表证。内有肠道结热之里证,故用桂枝加大黄汤表里双解,内外邪去而病若失。
桂枝加大黄汤,现代多应用于结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结核性)、肠结核、细菌性痢疾、老年性慢性肠套叠等。其辨证要点,病机为太阴脾气不和、气滞络瘀兼挟积滞,症状为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不通。经方治病经验录

13大便不行——曹颖甫医案

庆孙,七月二十七日。起病由于暴感风寒,大便不行,头项痛,此为太阳阳明同病。自服救命丹,大便行,而头痛稍愈。今表证未尽,里证也未尽,脉浮缓,身常有汗,宜桂枝加大黄汤。川桂枝三钱,生白芍三钱,生草一钱,生川军三钱,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经方实验录》)经方直解

14慢性便秘——大塚敬节医案

四十四岁妇人,常年苦于慢性便秘。服泻剂后虽然大便可通,但出现腹痛,心情很差。若不服泻剂,大便一周也不通下。腹胀,时有轻微腹痛,并有腰痛,月经正常。
腹诊,全腹膨满,以下腹部为甚,下腹部腹直肌略有些紧张,无胸胁苦满
投予桂枝加芍药大黄汤。大黄一日量为0.7克。服药的第二天,排出正常样大便,排便时感觉舒畅。隔一日,又排出正常大便,且心情舒畅,随后,隔日一次排出大便,腰痛消失,腹胀也减轻。可是停药后还是出现便秘,所以连续约三个月每天服用该药。后来即使不服药,也有了自然排泄大便的感觉。汉方诊疗三十年

图片

15便秘——大塚敬医案

患胃下垂主诉便秘
四十五岁妇人,三年前开始出现便秘,医师说可能是胃下垂所致。服泻剂后大便通下,但身体感觉不舒服。若不服泻剂,七天左右持续便秘,腹胀,心情不佳。无发热,但时有头痛、恶寒。腹诊时脐上部位有振水音,心窝部堵塞感。月经正常,喜食甘味和油炸食品。
我投予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治疗(大黄一日量0.7克)
服药后,大便变得通畅,情绪好转,头痛、恶寒等也消失。如此两周后,伴随着振水音的消失,出现了腹直肌的挛急。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是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加大黄而成。用于与桂枝加芍药汤证相似,但便秘倾向较重者。该方中大黄的量,多数情况下可用0.5~1.0克左右。即使大黄的量小,但若对证的话,大便也会变得通畅。
若服用桂枝加芍药大黄汤后出现剧烈腹痛和腹泻,则不是该方的适应证。汉方诊疗三十年

23慢性阑尾炎——朱木通医案

三十四岁之农村少年黄某某,身材虽非魁梧粗大,但筋肉紧张结实。受雇于老友周某某氏为周氏管理其柑橘山。据周氏云此人对于造林颇有经验,且能耐劳。1962925日因柑橘已近成熟,劳动过甚,遂发生盲肠部疼痛,程度虽非严重,但无可能从事工作,乃就近托某开业医注射,诊断为阑尾炎。于是由周氏长公子某某君陪同来嘉托我为之治疗。
初诊同年926日。盲肠部疼痛多以饥饱之际为甚。大便一日二三行,软而少,多尿。食欲旺盛,颇嗜热饮,脉无特殊,手足不冷。以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二剂与之,大便泻下后疼痛仍不减,第二次原方去大黄,亦不差。第三次再来乃重行检讨。从外表看,本患者应非虚寒证,但以其多尿及嗜热饮二证估量之当属内寒,应为当归四逆加生姜、吴茱萸然手足不冷,亦当在考虑之列。经考虑后乃冒险投之,竟然一剂即中,前后四剂而全治。于此,我感觉运用《伤寒论》条文实不可拘泥于断章取义也。
论:同样是腹痛,先用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不愈。从多尿与嗜热饮二证辨为内寒腹痛。用当归四逆加生姜吴萸汤。多尿者,厥阴之为病也,腹痛者,此为寒也。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证,内有陈寒痼冷也。

24食寒成积——张琪医案

王某,农民,夏日远行又贪吃生冷,突然呕吐,腹痛难忍,大便不通,无矢气,以急诊来哈求治,经某医院外科检查疑诊为肠套叠,但未定。邀余会诊,诊其脉现沉滑,腹拒按,尿赤,大便不通,舌苔燥。为肠胃素热,夏月远行过劳,又贪吃生冷,寒热积滞,给予本方1剂,呕吐止,腹痛减,继用1剂,大便通下燥屎若干,腹痛随之而愈。
注家皆谓本方治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表证未罢,腹满实痛,乃随文衍义之语。其实本方并不限于表证不解,桂枝亦并非单用其解表,同生姜合用以温中化寒,大黄泻下,乃寒温并用之意。(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0-41
医案解要:桂枝加大黄汤,《伤寒论》主治大实痛,其主症为腹部疼痛持续、拒按。历代注家对本方证的争议有二:一为是否兼有表证,二为是否为阳明腑实。从《伤寒论》分析,仲景明言“属太阴”;从本案看,并无表证,因此,桂枝加大黄汤证当无表证,用桂枝汤是取其调脾胃、和气血之功。本证也非阳明腑实,从其用桂枝、芍药可见,本证有脾胃不足、血络瘀阻之证,虽用大黄,而量少,是在和脾胃的基础上,逐瘀导滞。因此,本方的使用要点:一是见有脾胃不足,如本案贪食生冷致病、呕吐等;二是见积滞内停、络脉瘀阻,如不大便、腹痛拒按等,但不必如阳明瘤满燥实坚俱见。桂枝加大黄汤,攻补兼施、寒温并用,是治疗本类证候的主方,方证相应故能2剂取效。《名医经方验案》

图片

25直肠癌——大塚敬节医案

被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
一九三四年十月下旬的一天,四十五岁的某男性由妻女陪同来诊。该患者在某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就诊时被怀疑直肠癌,决定手术治疗。因听从邻居的推荐,术前想再找汉方诊治而来院。
主诉为里急后重,黏液血便,入夜腹部胀满,痛苦不适,难以入睡。特别是黎明时空气变冷,痛苦的感觉加重。排出物中无大便,只是黏液中混有血液,每次排出一点。使用泻药后,腹胀加重,疼痛加剧,不能顺利排出大便。
因为有上述症状,自然地被怀疑为直肠癌(随后了解到其姊、其兄均死于癌症)。
我建议手术推迟一周,试服汉方药治疗,于是投予桂枝加芍药加黄汤(大黄1.0克)。没想到服药后感觉好转,大便通畅,夜间腹胀也消失,能够安然入睡了。
患者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没必要再做手术。约一个月后,粘血便几乎消失,能排出普通便。但是,还令人在意的是左下肢浮肿,并且在左下腹好像隐藏着一个妨碍血行的肿物。下肢浮肿持续不退,后使用防已黄芪汤,约二周后症状消失。
到第二年的春天,患者停药后也未见异常。但进入十月份,天气渐渐变凉时,又出现了与去年相同的症状,于是又投予桂枝加芍药大黄汤。到了十二月,又出现左下肢浮肿。这次持续服用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此后气候转暖,便又停药。这样持续了二三年,不知不觉病已痊愈。汉方诊疗三十年
论:本案应属于宿食停积,宿物内阻,则见复发。可下九: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此应就是宿物不去,而复下之。

29产后腹痛——赵正良医案

唐某,女,27岁,1984312日诊。产后15天,大便不行5天,小腹疼痛急剧,恶露6天前已尽。刻下腹痛剧烈,急迫难忍,有针刺感,夜间尤甚,扪诊拒按,压之更甚,无便意感,舌红少苔,脉象沉弦,诊为产后瘀热不行,阳明结滞。治以通瘀行滞,方用桂枝加大黄汤加味:大黄、益母草、桂枝各15克,赤芍、白芍各18克,丹参30克,甘草6克,生姜少许,大枣10克。急火煎煮。顿服疼痛立止。[四川中医1990,(6):31]
按语:产后多瘀多虚,恶露闭阻过早,瘀血内结,络脉阻滞,故小腹刺痛。又大便五日未行,则有阳明燥热内结之象。此胞宫与阳明俱病,两邪相加,故疼痛不已。用桂枝加大黄汤以行血消瘀,通阳明之实。加丹参、益母草在于增强活血行瘀之功,瘀去阳明得通则疼痛自己。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