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恋爱脑”犯了?不!你这是“主体性缺失”!

 遛猫的鱼 2024-05-20 发布于福建

    近日,一则青年因失恋跳江自杀的社会新闻连续“霸榜”,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5月19日晚,警方通报胖猫事件调查情况,宣告了这场互联网闹剧的落幕。


       年轻生命的逝去总令人扼腕叹息,在此我们无意讨论互联网的舆论变换,也无意对其引起的社会现象作某种批判。我们试图讨论的是:什么是“恋爱脑”?为什么有人在恋爱关系中向极端化发展?为什么感情的破裂会使人走向绝路?我们决不是要拿起受害者有罪论的腔调,只是实在不希望看到年轻的生命以同样的原因消逝。

       弗洛姆将“爱”视作人类克服分离焦虑的良药,是“对生存问题成熟的回答”,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比理论要复杂得多。

        “恋爱脑”是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语言,指的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即一旦恋爱就将全部精力与心思投入爱情与伴侣,更有甚者在明知自身受伤害的情况下仍然不愿意脱离不健康的恋爱关系。人们倾向于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恋爱脑”的形成,如原生家庭、成长经历对个体思维习惯、处事方式上产生的诸多影响,引用了“讨好型人格”“焦虑型依恋”等特性标签。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我们似乎可以将其视作是“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什么是“主体”?

什么是“主体性”?

       近代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确立起来的主体理性将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人真正取代神开始自主书写自己的历史,在哲学上成为世界的主体。而马克思的贡献在于,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的肯定实现了“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的转向。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是从事现实物质生产并在这一过程中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发生关系的人,主体的主体性正是在这一改造客体对象的过程中确立,精神生产也建立在物质生产之上。

        主体与对象是密不可分的一对范畴,人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对象性,这表现在:其一,人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对象的存在和对其的改造来凸显;其二,人同时也作为他者的对象存在和被其设定;其三,人在改造对象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马克思认为,主体同对象之间的互动是通过实践达成的,这种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占有,它首先反映在物质生产领域。历史地观察人的社会关系的生成,出于自然环境中生存的需要,人与人首先发生了基础性、前提性的联合,最早的人类社会正是产生于这种主体和对象、人和他者的互动作用之中。

       总而言之,主体、对象、主体改造对象并改造自身,缺一不可。哲学的语言或许晦涩难懂,让我们进入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来看看。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建立起社会联系,马克思从交换的角度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应然状态:“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是双向的、平等的,主体与对象的作用应该是相互的、渗透的,在与他者的互动中,人确证自身并完成对自身的改造。

       通俗化地讲,我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发觉自己的个性所在,在观点的交流中得知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遵循什么、反对什么,并借助表达与反馈的循环而不断完善对自我的认识,进一步构建自己独特的人格与价值观念。

✦✦如何理解恋爱关系?

      ✦那么,我们如何援引此来理解恋爱关系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使对方产生相应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这就说明得非常清楚了,主体的爱的行动如果没有唤起对象的爱,那么主体的主体性便不能在这一活动中得到建立,对象性也无法得到确证,主体所持的爱由于没有被对象接受和回应而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故而“无力”和“不幸。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谈到:“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兼论人的主体性与对象性,一方面,应当考虑:爱的表达能被伴侣感知和接受,不能在停留于“我觉得”的幻想中自娱自乐。没有落到现实中的爱,没有被伴侣感知到的爱,是抽象的、虚幻的、想象中的,它既不是作为主体的我的爱的真正表达,也不是作为对象的伴侣的真实需要,因而也无法得到对象的正向回应与回馈。

        悲观地说,这种主客体间双向的“供给错位”与“对接失调”或许会发展成一种沉溺于自我想象中的自作多情和一厢情愿,是对爱的消耗。

       另一方面,应当明确:自我的感受与需求同样重要,不能在一味满足对象的目的导向中丧失自我。通达对象难道就意味着要放弃自我吗?显然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尽管我们说爱只有被对象感知才是“有效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放弃自我来祈盼获得同对象的“重合”才能达成,这也正是我们尝试解释的“恋爱脑”,一味地讨好式、沉浸式投入反而消磨着人的主体性,个性与独立性在这场对抗性的拉锯战、持续性的马拉松里是否还能得到保持和发展呢?

✦✦如何进入和享受一段恋爱关系?✦具体来看,主体性如何指导着我们进入和享受一段恋爱关系?

       首先是明确自己作为独立主体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能动地在与对象的交往中建立。在开始一段恋爱关系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完整的个体,通过与对象的亲密互动,我们将更加明确自己与他者的区别,意识到自己的个性所在。早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就借用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初步阐发了观点:正如原子只有在与其他原子的轨迹交叉中才能发觉自身的存在性与特殊性一样,个体自我意识的取得同样是在与他者的交往中实现的。与伴侣的交流更具深刻性和本质性,是人认识本我、实现自我、发展超我的重要通道,个体的独特性是人格魅力与闪光点的基础,而对自我独特性的自觉则丰满了这种魅力所在。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自我的个体特性应当得到保持而避免对对象的过度依赖和同质化发展。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种距离感不光是物理上的远近,同时也是双方个性的保持,正如马克思所说“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若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此。”在与对象的交往中人将更加明确自身同对象的差别,我们不该害怕这种差别,不该将差别视作“不匹配”而惶惶,恰恰相反,人与人因差别而相互吸引,正是不同才使人着迷。

       同质化的单调世界是无趣而缺乏吸引力的,正如音符的排列组合奏响和谐悦耳的变奏曲,寻求差异间的平衡,在保持双方个性的同时达到“统一”,未尝不是一场富有挑战又精彩绝伦的旅程。“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这种主体性建立之后,它实际指导着主体的自我改造和同对象的交往方式。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一方面,主体的自身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明晰,同对象的交往使个体明确自己的精神诉求,知道自己在恋爱中究竟想要什么,渴望何种需要如何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主体的综合素养在相应实践中提升,要爱人首先要自爱,要获得爱首先要使自己充满爱,主体的需求往往需要同主体的能力或条件相匹配,问题导向促进着主体的实践发展。最终,通过这种主体性的建立和巩固,我们得以通过爱而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马克思在写给燕妮的情书中直白而大胆地表达:“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爱情赋予人以强烈的热情,马克思以这种由爱情带来的独特情感波动与情感需求、以这种感性直观的情感表达为成为“真正的人”的重要一环,其间固然有浪漫主义的表达成分在,但不可否认它确实为健康良性的恋爱关系勾勒出一种理想的面貌。

弗洛姆认为,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爱同时意味着关心、尊重、责任和了解,对于拥有成熟的爱的能力的人来说,“别人的帮助不再是他满足自己需要的主要手段,别人的需要与他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爱情需要双方同时作为给予者和接受者,在生活实践中发生联系,共同创造出自己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生活哲学,伟大导师告诉我们:“现代的教养和教育带给我们的复杂性以及使我们对一切主客观印象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只能使我们变得渺小、孱弱、罗嗦和优柔寡断。然而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即对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愿大家都能通晓爱的艺术,在爱的实践中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