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的护士,涌向考研培训班

 护理的原力世界 2024-05-21 发布于上海

这个题目写出来之后,我倒吸一口冷气。

虽然现实确实如此,但这个句子读出来,就觉得逻辑上存在很大问题。

焦虑的护士,为什么要去考研?

01

小阳,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护理学院的学生。

毕业后,她回到家乡,进入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当临床护士。

这份工作其实还不错,虽然是四五线城市,但是工作前半年,工资和部分奖金就已经能拿到7000多。

可是小阳想要考研,她不想一直倒夜班,想考研之后,能在当地找机会进学校当老师,或者有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

大四那年,她就参加了考研,上了很多网课,也参加了考研培训班。

可能是由于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深,成绩出来后,专业课的分数并不理想。

工作之后,小阳心里一直想着二战。

心力,和行动力的不匹配,让她反复陷入焦虑和内耗。

一不做二不休,花了大几千块,她又咬牙报名了今年的考研培训班。

02

前两天我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林林,她今年39岁,待业在家。

之前她一直在社区医院工作,可是后来由于社区医院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加上高龄怀孕生产,就干脆辞了职。

孩子大了些后,林林想要重新找工作。

她投了当地所有的公立医院,社区医院,都因为年龄被卡。

于是一直待业,成了全职宝妈。

她说,我想考研。

考研,好像成了一根救命稻草,抓住了就能找到工作,重启人生。

她可能没有想过自己目前的学习能力、复试能否竞争得过应届生、毕业后找工作是否会更卡年龄。

毅然决然,报名了考研培训班。

03

第三个故事,是一位护士长。

前几个月,她跟我说:“田田,我最近在考虑我要不要去读一个在职研。我是本科学历,可是我的团队里,现在很多都在读研究生。”

“我想报一个考研班,你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下。”

聊了一会,我才知道,原来这位护士长,想要考研的原因。

第一层焦虑,是科研压力。

这几年医院里开始给各个科室都有科研课题指标,需要有人交项目申报书。大领导也给了压力,说让她今年报个课题上来。

但是她自己并没有科研经验,压力很大。

第二层焦虑,是管理焦虑。

科室团队成员,有些已经考上了在职研,也有马上要毕业的。这让护士长产生了危机感。

她觉得自己既然是护士长,就要比大家知道的多,懂得多,成果多,学历上自然也不能落后。

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如普通护士,那好像自己说起话来就没有了底气,丧失权威。

04

这三位护士,都想要改变现状,积极提升。

但是,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

考研,是否能解决他们的根本问题?

他们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第一位护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不明确,随波逐流。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多体验,逐步发现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结合临床工作岗位现状,再去明确目标,建立路径。

第二位护士,待业时间过长、卡年龄、预期高。需要快速拓宽自己的选项,在民营医疗机构,或者公司里,拿到职位,结束待业,可以作为过渡后,再跨管理岗位或者找更理想的工作。

第三位护士,对自己角色认识不清,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管理者,不需要成为团队里最优秀的那个人,但一定是团队里最会管理和用人的人。她可以学习管理技能,知人善用,充分发挥团队成员潜力,完成科室成果。

他们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和考研,毫无关系。

考研,也许能给他们一些希望,但综合时间和机会成本来说,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05

考研,不是安慰剂。

学历,也不是万能药。

焦虑的护士,不应该涌向考研培训班。

应该停下来,看看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考研是否能解决当下的根本问题,找到快速有效的方式,拒绝迂回,直截了当给难题用力一击,才能突破困境。

当然,有的时候,也不用这么复杂。

吃顿火锅,睡一觉,天就晴了。

- END-

【近期优质内容推荐】

1.不会科研?就从读护理文献开始!

2. 护理专业转行真相

3. 护理科研新手想要入场?如何快速系统学习 | 少走弯路经验必读

4. 2024人才趋势:这三类护理人更具竞争力

5. 护理毕业这么多年,谁还没总结出来几条人生经验啊

为大家搭建的免费【护理阅览室】有内容更新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