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女科·月经篇》经水未来腹先痛(痛经)—宣郁通经汤

 幽默的数据线 2024-05-21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图片

 经水未来腹先痛(痛经)——宣郁通经汤
1.“经水未来腹先痛”——痛经症状?
“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
痛经,月经前几天小肚子疼痛,以胀、刺痛为主,不喜欢热敷以及按揉,伴有乳房胀痛,口干口苦甚至月经前固定口腔溃疡或面部爆痘痤疮;
喜冷贪凉,得热则剧烈,情绪较为急躁,极爱发脾气,面色红润,月经后疼痛减轻,伴有血块,血块紫暗褐色,舌红胎薄黄或舌红少胎,脉弦数滑
2.“经水未来腹先痛”病机?
总的病机:肝郁、火不泄。

“热极而火不化”。肝主疏泄,在月经中起调节作用。“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

傅青主认为是肝郁火不泄导致的痛经。“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而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

为什么会有紫色血块?
“其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其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傅青主认为是水火煎熬之产物。
注意傅青主在原文写到:“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这句话潜台词就是痛经常见病机寒凝经脉,寒性痛经治疗上我偏向用大、小温经汤或者少腹逐瘀汤化裁治疗,临床上注意鉴别。以后会有专题论述,敬请关注。
3.治法:
补肝阴、泄郁火、解气郁
注意治疗上既要去火之标,又要治疗气郁之本,临床上加入苏木、桃仁、红花、鸡血藤之活血药物调经止痛效果事半功倍。   
4.用方:
宣郁通经汤          
白芍(五钱,酒炒)   当归(五钱,酒洗)        
丹皮(五钱)      山栀子(三钱,炒)
白芥子(二钱,炒研)  柴胡(一钱)
香附(一钱,酒炒)   川郁金(一钱,醋炒)
黄芩(一钱,酒炒)   生甘草(一钱)
水煎。连服四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
5.如何理解宣郁通经汤?
第一梯队:丹皮、栀子、黄芩、生甘草
第二梯队:柴胡、香附、郁金
第三梯队:白芍、当归
第四梯队:白芥子
第一梯队:丹皮、栀子、黄芩、生甘草
丹皮:苦、辛,微寒。栀子:苦,寒。丹皮,辛则散,苦则泄,主入血分,能凉血活血,联合栀子之苦寒;两者搭配辛开、苦降、寒泻郁火之常用组合;临床上见郁火,只要舌头红苔少或黄皆可使用。
黄芩:苦,寒。清热、泻火、解毒、燥湿。
甘草:甘,平。生用主攻清热解毒。   
黄芩、甘草联合第二梯队之柴胡主入肝胆之经,清肝胆之热。柴胡性味是辛、苦,微寒。黄芩之苦、寒联合柴胡之辛、苦;辛开散、苦泻泄、寒泻火,临床上常用清肝胆之火常用组合。
症见口苦,情志不遂皆可使用。舌红苔黄是主要使用指征,但是舌苔黄白也可以使用,加入干姜即可,《伤寒论》中柴胡干姜汤主要就是柴胡、干姜、黄芩、甘草。
第二梯队:柴胡、香附、郁金
柴胡:辛、苦,微寒;上文已解释,不再赘述。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主调肝气滞郁;作用趋势是横向的。
郁金:辛、苦,寒。联合柴胡清肝胆之郁火。在临床上柴胡联合郁金侧重于肝胆郁火中之郁,柴胡联合黄芩侧重于郁火中之火。
第三梯队:白芍、当归
白芍和当归在之前有解释,二者都是补血,尤其是补肝血常用组合;白芍苦酸而敛,当归辛温而散,一阴一阳,符合肝脏“体阴用阳”之性。
第四梯队:白芥子
白芥子性味辛、温;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在这里使用非常符合傅青主用药特色,极爱使用种子类药物。这里面起到火龙点睛之效,我最是欣赏。
宣郁通经汤治疗肝郁化火之痛经,用药应该是寒凉属性,为什么加了辛温之药?
这里取得《内经》:“火郁发之”。白芥子辛、温,作用在气、在痰,主要针对皮里膜外之痰瘀。这里取白芥子之辛温发散之作用且作用部位在皮里膜外。
白芥子使肝郁、火滞进一步发散,为神来之笔,事半功倍之效。宣郁通经汤不用白芥子,清肝、泻郁火作用大打折扣。临床上可以借鉴,大量的清热药可以少做一点辛散温通之药。
邓宇凯
2024年4月28日
青葛斋读书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