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时候该改变了,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1)

 管理进阶一天天 2024-05-22 发布于山东
导读:
1、为什么我们难以改变
2、不要分析太多,做出小的改变
3、列出清晰目标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不满,也想改变,但是由于畏难情绪,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总是起于念头,止于行动。就像网络上流传的“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老路”。
为什么会这样?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
01
为什么我们难以改变
       借用《象与骑象人》中的说法,大象代表情感的我,骑象人代表理智的我。我们希望“情感的我”服从“理智的我”的指挥,但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却不是这样,因为大象的力量太大了,如果骑象人不了解它的性情,不懂得因势利导,大象就会不听骑象人的指挥,就会任性地按照它自己的感觉来。
       现在手机对人们生活影响很大,尤其短视频的出现,更是让人沉迷于短暂的快乐,刷着刷着,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耽误了我们工作或者学习,我们不断自责,但是却经不起手机的诱惑,有时告诉自己,只看10分钟,但是10分钟肯定打不住,因为你不可能10分钟刚好看完几个短视频,看到一半的视频,你肯定想看完,甚至想看续集。再加上现在软件厂商都研究人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人们喜好,专门给你推送你喜欢的,所以你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就更不愿意放手。这种推送机制不但让你沉迷,可能还会给你带来信息茧房,你只看到你想看的,而忽略了真实世界的样子。
       关于手机的使用,就是理智的我和情感的我的斗争过程,理智的我希望利用手机学习、工作,情感的我希望手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休息。
       之所以我们不容易改变,究其原因就是,情感大脑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力量很大,而理智脑才经历了几万年的进化,力量根本无法和情感大脑相比,如果不懂得情感大脑的运行机制,就很难发挥理智大脑对情感大脑的影响。
       情感大脑即可以被积极、喜悦、正向的情绪激发,产生正向的推动力的作用;也会被恐惧、担心、愤怒消极的情绪所激发,产生负向的阻碍力、破坏力。情感大脑很容易被过去的经验所支配。比如我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情感大脑对外部环境根据经验做出的反应。如果我们以前尝试改变失败过,这种失败的经验就容易束缚我们改变的思维,就不愿意去尝试改变。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大部分时候是失败是失败之母。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往往是外部人总结的,那些失败多次,最后成功的人并不认为那是失败,那只是成功路上的插曲。之所以说失败是失败之母,就是情感负反馈对人的打击还是很大的,它会让人不愿再去尝试改变。
02
不要分析太多,做出小的改变
我们之所以不愿发生改变,就是因为畏难情绪,害怕未知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伤害,甚至人们对未知的害怕胜过死亡。有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有一位军阀每次处决死刑犯时,都会让犯人选择:一枪毙命或是选择从左墙的一个黑洞进去,命运未知。所有犯人都宁可选择一枪毙命,也不愿进入那个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的黑洞。一天,酒酣耳热之后,军阀显得很开心。旁人很大胆地问他: “ 大帅,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从这黑洞走进去究竟会有什么结果?” “没什么啦!其实走进黑洞的人只要经过一、两天的摸索便可以顺利地逃生了,当没有明确的目标时,人们只是不敢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罢了”,军阀回答。
很多人改变的想法只停留在想法阶段,不敢付诸行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往往考虑成本,停留在想法阶段,成本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一旦真正行动,就要付出更多的真实成本。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降低成本,不要分析太多可能性,只要开始一个小的改变就可以,小的改变往往意味着小的成本。
《5%的改变》一书就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从微小的改变开始,小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往往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一对夫妇总是吵架,他们去找心理咨询师去帮助寻找解决办法,心理咨询师问他们为什么吵架,吵架的场景是如何的,他们也说不出来。于是心理咨询师给他们一个录音机,让他们在吵架的时候,把吵架场景录下来,再来找心理咨询师。没想到一两个月过去了,那对夫妇也没来找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打电话咨询情况,结果却让他意外,因为他们这一两个月没有吵架,他们每次想吵架时,就去找录音机来录音,可是当找到录音机,他们已经不需要吵架了。你看这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解决了问题。
我想早起,每天都早起确实很难,那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的改变,每周早起一天,早起后你一定要去看看初升的太阳,在清晨中苏醒的花花草草,听一听早起鸟儿的鸣唱,感受清晨的美好,这样你就会逐渐改变,不再畏惧早起了。
03
列出清晰目标
我们要改变,肯定是有目标的,当我们有清晰目标时,就会想着如何去实现它,而不是畏惧困难,止步不前。
为了能够实现改变,我们对于那些更加短期的目标更有兴趣。我们需要的是那些以月份或者是年度为单位进行衡量的目标,而不是以几十年为单位来进行衡量的目标。
《瞬变  如何让你的世界变好一些》一书中讲了一个“目的地明信片”故事。克里斯托弗琼斯成为了一所小学里当老师。这所学校没有学前班,所以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琼斯就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
在这个学年一开始的时候,琼斯的这些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存在着令人震惊的差异。有两到三个学生能够认出学前班水平的单词。也有一些学生,他们连铅笔都拿不住。那些从来没有到过学校的学生们,他们基本的行为规范都不符合课堂上的要求。当然,我也有一些学生,他们不知道字母表,也不知道自己的编号。这些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人真正知道,他们在一年级的时候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对于提升这些孩子们的能力这一点,琼斯感到有信心。她能够制订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及活动计划。克里斯托弗克里斯托弗?琼斯知道,假如她想让孩子们积极行动起来的话,她就不得不使用学生们自己的语言。
这个学年一开始,她就向自己的学生们宣布了一个确定能够打动他们的目标:在这一年结束的时候,你们将变成三年级学生。琼斯知道,假如她想让孩子们积极行动起来的话,她就不得不使用学生们自己的语言。
这个学年一开始,她就向自己的学生们宣布了一个确定能够打动他们的目标:在这一年结束的时候,你们将变成三年级学生。她一系列尝试中的第一步,是在自己的班级里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她称呼自己的学生们为“学者”,还要求学生们彼此也这么称呼对方。当人们参观她的课堂时,她会把自己的学生们作为一群“学者”介绍给他们,还要求学生们在客人面前对这个词语进行定义。学生们大声说:“学者就是那些以学习为天职,而且擅长学习的人。”这些小学者们被鼓励回家之后和家人们一起分享自己在课堂所学到的东西。
正是清晰的目标,一步步小的改变,让这些学生在一年后达到了三年级学生的水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