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黄元昌 2024-05-22 发布于安徽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周,周全、普遍也;比,前后紧随、朋比勾结也。二者皆指与人亲厚之意,但君子、小人所为不同,褒贬也不一。君子善于以周全公正之心普遍厚重待人,但不拉帮结派、徇私偏袒;而小人善于比附一方,只会拉拢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人结党营私,不会普遍公正待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推行政治改革,启用了一大批支持新政变法的人。后被小人攻击,说他结党营私,于是被罢免。欧阳修听说之后,主动上书皇帝,说自己是“同党”,请求辞去现任官职,申请贬官外放;并替范仲淹讲话,说范仲淹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才提拔重用一批人参与改革的,并非为了偏私和拉帮结派。虽然皇帝没有听进欧阳修的话,依然将范仲淹等人贬去了外地,但欧阳修说他不后悔,他反而觉得能成为范仲淹的“同党”,一同被贬,感到非常自豪。

小到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单位,大到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都能保持着君子之风,“周而不比”的话,那将是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世界。

而“比而不周”则恰恰相反,它是拉帮结派,阿党相为,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为标准,只照顾自己的感受,而不会想到顾全大局或者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地攻击、污蔑、陷害,花样戏码层出不穷,这就是“小人比而不周”了。

放眼全球,中国正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走向世界,与他国在政治上讲信修睦、和平共处,在经济上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在文化上开放包容、心心相印。在防御自家疫情的时候,还对他国投桃报李,与之共克时艰、守望相助。

而美国向来以“霸权主义”横行世界、为所欲为,且在国际上广泛培植势力,构建同盟,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化、格局化、团体化。在自己尝够甜头的时候,让别国无法呼吸。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一贯奉行“单边主义”,仅从自己的判断和自身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从不与其他国家进行磋商,公然退出或挑战已制定好的国际规则和条约,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与后果。美国历届政府都恃力逞强,坚持推行霸道强权的政策,特朗普更是走上极端。当与自身利益相悖时,美国对他国轻则讹诈威吓、围堵打压,重则诉诸武力、发动战争,可以说其是世界不和平的重要源头,是地球上最大的负能量。

在“疫情时代”,突遭病毒袭染的中国先是接受到了来自国际社会的捐赠赠与帮助,我们对此铭记在心;后当疫情在欧美蔓延开来时,面对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中国第一时间即出手援助他国,无论是抗疫经验还是医疗物资,都倾囊相授;医疗专家也被派出,亲赴一线。“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公平无私,光明正大,不搞“小九九”;当你有难时,我们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你帮助,用符合大道、大义的行动应对恩怨情仇。而美国在疫情开始传播之际,在本国疫情愈来愈严峻的形势下,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积极应对与有效治理上,却频繁腾出手来对中国极尽构陷、栽赃、甩锅、嫁祸之能事,把政治利益、党派斗争凌驾于美国社会和人民利益之上,不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却想着“以己之昏昏,欲使人昭昭”。两相比较,谁是“周而不比”,谁是“比而不周”,一目了然。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发展好经济,让老百姓吃饱饭、有更好的生活作为最重要的政治;政治中有了协商,人民中有了代表,才能集思广益、凝聚主流共识和提高决策效率。而美国自诩为民主政治的典范,实际上实行的是有限的的“自由民主”,因为它是资产阶级的的自由民主,换句话说就是有产者的“自由民主”,而大多数的平民和中产阶级只有少量或几乎没有“自由民主”。无论是其设计的“三权分立”的分权制度,还是两党制的政体,目的都是让精英而不是人民来控制国家政治。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只是形式的自由民主,美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为民主而设计,民主应该是以多数人的意志来决定,但美国的政治精英和制宪者们,在制度安排上最大的目的恰恰是为了避免“多数人的暴动”。近期美国社会发生的抗议示威活动就是其内部深层次危机的表现。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