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曾国藩家书》: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讲于2023年4月28日)

 惟虫能天 2024-05-23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劝弟弟在学问中尽孝悌之道。他讲到,时下的人都把这个学字看错了,如果认真阅读《论语》中《贤贤易色》这一章,则可明白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条上,一分便是一分学,进十分便是十分学。

《贤贤易色》这一章的内容是,子夏说,一个人能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献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由此章内容可以领略到,儒学所谓的学问,不在词章知识上学的如何,而在日常生活中做的怎样。曾公非常推崇并教诲弟弟认真践行本章内容,他认为当时的读书人皆为功名而学,而于孝悌纲纪之大事反而做得不好应该明白书上所载的历代圣贤所说的,无非都是要你明白孝悌这个道理而已,可谓读尽天下书无非孝悌二字。在孝悌上做好了,即使口里说不出来,笔下写不出来又有何妨如果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纲常伦理之大节,即使文章做的再好,也只能算个教中的罪人,因为说到做不到就是伪君子。

所以,曾公教导弟弟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必要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下而兄弟妻子皆和睦相处有序,这就是大学问。如果诗文上做不好,这是小事不足为虑,即使你诗文做好,如果伦常上有亏欠,那也一文不值。曾公说,不知弟弟们能听进去我的话?如果说科名这件事也重要的话,的重要性在于你得到功名后,能让父母引以自豪、能让父母高兴,还有就科名后可以养亲,可以使父母能过上好的生活,如此而已,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弟弟如果能细思此理,于孝悌上用功,那诗文上,即使不想进步也自会进步。

曾公的以上观点,今人未必能听得进去,但我认为自有其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世间最大的学问是伦理道德上的学问是做人的学问,而人伦的学问在家庭中在孝悌中奠定基础。孝悌做好了,自能修身齐家,在此基础上,由己而人、由内而外、由家国、由孝而忠,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即功业自在其中。这个基础如果打不好,那做人做事,即如空中楼阁,终究会一场空。

学习曾公的教诲,正确态度应该是,就是我们的哥哥,他就是在说我们,以往在家庭伦理孝悌方面如果缺课的话一定要补上,如果做的不错的话则应做的更好。这样做了,自然会在冥冥之中影响学业、事业乃至影响一生命运。

在必然性上下功夫




欲购《日日有感日日谈》(即“常顺有话如是说”内容)可联系“正己而已”公众号管理员(1503116086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