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景伤寒进阶:《伤寒钤法》解秘(此篇只赠有缘人)

 风声之家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艾御享堂 2024-05-23 11:30  3人听过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作者/无极之镜


《伤寒钤法》主要分为:发病→传变→流行→因果→经法(归证)五大部分。

发病卷
主要介绍了根据不同出生年份,会有对应不同的发病六经,如子午之年出生之人在申、子、辰、寅、午、戌阳日得病,会发病于辰戌太阳寒水之经;在亥、卯、未、巳、酉、丑等阴日得病,会发病于寅申少阳相火之经等等。辰戌太阳寒水之经共有121证,分别为上太阳16证;中太阳共66证;下太阳39证。另卯日见辰,发太阳病,为太阳痉证,即西医的脑炎、高热、帕金森、舞蹈症等各种抽搐病;卯日见戌,亦发太阳病,为太阳湿证;若辰戌之上见庚辛壬三字,为太阳暍证,庚为一证,辛为二证,壬为三证。

卯酉阳明燥金之经共有44证,五行号:水、木、火、土、金,卯酉木字号、辰戌火字号、巳亥土字号、子午金字号、丑未水字号,其中水字号独管4证,其余各自管10证;又有寅申二字在外,寅日发阳明病为霍乱6证,申日发阳明病为劳复6证。寅申少阳相火之经发病,满局俱是小柴胡汤一证。丑未太阴湿土之经发病,只有三证,丑至辰为母一桂枝大黄汤证,巳至申为母二大柴胡汤证、四逆汤,酉至子为母三承气汤证。子午少阴君火之经发病共23证,只有天地人三号;子丑寅卯为天字号10证,辰巳午未为人字号10证,申酉戌亥为地字号3证。巳亥厥阴风木之经发病19证,有乾坤二号。

假如,戊寅生人,甲子日病,子午少阴君火司天,前进三辰数至卯(丑、寅、卯),居阴支(卯为阴支),退一位从寅上起本命。戊寅上顺行至司天子上,见戊子,是少阴证天字号第一证,仲景《伤寒杂病论》第301条经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也。


再如,乙丑生人,壬戌日病,戌日是阳日司天,从戌上数至三位,是甲子,便从子上加人命乙丑,数至壬戌,见乙亥,是厥阴证。再将得病日干壬字,上加人命丑上,顺行至司天戌上,见辛字,是厥阴证坤字号第八证,仲景《伤寒杂病论》第378条经文,吴茱萸汤主之。其余仿此。

那么是不是所有同年生人,只要同日发病,就一定是相同病机呢?答案是肯定的。《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一个说法“异病同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相同的病机可以有万千不同临床表现,只要抓住主要病机,即致病的气机,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一张经方,可以治疗的疾病成千上万种,其实就是病机相同而已。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出生与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即后天风水的不同,所以造成了相同先天个人风水的后天差异,这就导致了人体后天气场与先天气场在结构与能级上的不同。

传变卷
主要是传经化热。“传经”是仲景《伤寒论》中一个特殊的概念,在《伤寒论》中不仅有传经,而且还有“过经”、“到经”、“经尽”“复过一经”等等说法,这些都是仲景《伤寒论》按照日干支传变的证据。传经化热的基本原则是男逆女顺,只传足经,不传手经。

在《黄帝内经》及《伤寒论》中的六经传变都是逆向传经的,而三阴三阳之六气在五运六气中天象顺序却是按照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顺向顺序布局的。其原因就是在人体中太阳主六腑之表主开,阳明主六腑之里主合,少阳主六腑之半表半里主枢,太阴主五藏之表主开,厥阴主五藏之里主合,少阴主五藏之半表半里主枢。而伤寒六淫之邪是由表入里的,所以邪气会逆传,但是因为男女阴阳不同,所以女子会顺传。

假如,己亥生女人,乙丑日病。丑是阴日,前进五辰,从五宫上起本命,亥字上顺数至司天丑上,见丁未(命干顺数至司天见丁字)字,是太阴证。丑日受病得太阴,是母字号第一证下药,桂枝汤主之。二日传至戊申,是少阳相火纪字号,下药小柴胡汤主之。三日传至己酉,是阳明胃土木字号第六证,下药小承气汤主之。四日传至庚戌,是足太阳肾水廉字号第七证,下药桂枝汤主之。五日传至辛亥,足厥阴风木乾字号第八证,下药茯苓甘草汤主之。六日传至壬子,少阴心火天字号第九证,下药猪苓汤主之。又假如,乙亥生男子,甲子日病。阳日,从三宫寅上起本命,亥字上顺行,至司天上见乙酉,是阳明胃经病。本日是子受病,得阳明病,酉属阳明,金字号,再将日干甲子加人命亥上,顺行至司天见乙字,是金字号第二证,乙字号下药,调胃承气汤主之。二日传至甲申,是少阳相火,纪字号下药,小柴胡汤主之。三日传至癸未,是太阴脾土,母字号第二证下药,四逆汤主之。四日传至壬午,是少阴心火,人字号九证下药,大承气汤主之。五日传至辛巳,是厥阴肝木,坤字号第八证下药,吴茱萸汤主之。六日传至庚辰,足太阳膀胱水,上太阳日字号,庚字第七证下药,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以此类推。

流行卷
主要是病机及症状。行流分为上局与下局。上局又分为男局和女局,不同年命的男女在不同的天干日发病脏腑是不同的,如子年男命甲日发病为小肠火,而子年女命甲日发病则为胃土,等等诸如此类。下局也分为两部分,一是子午卯酉四仲日,二是四孟四季日。如子日子命男女甲日发病为肾水,而丑日子命男女甲日发病则为胆木,等等以此类推。上下两局发病五行脏腑相加临,根据五行生克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假如:申生男命,辛酉日得病,上局合肝木主病,下局合肾水流行,为相生局,谓之母去寻儿。肾主虚,水主寒,肝主风,木主疼,必四肢逆冷疼痛,病易愈。又如:申生男命,戊午日得病,上局合大肠,主传送;金主痛。下局心火流行,为鬼贼相攻。大肠主传送,金主气滞;心火主实热,心火克大肠金,必主痢疾致死。


因果卷

主要是伤寒发病之后的结局,即生死愈轻重,在《伤寒钤法》中叫做汗瘥棺墓法。这个汗瘥棺墓法正是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卷首图解运气钤的最后部分图表,也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六经欲解时”的正解。汗瘥法是指汗解,棺墓法指生死法。在汗瘥法中,以不同年命之人加临发病日天干,来计算汗瘥之日,如无汗瘥,既是棺墓法范围了。

《伤寒钤法》中关于汗瘥法说:“少阳寅卯辰为先,阳明申酉戌相连,太阳巳午未汗至,太阴亥子丑门边,少阴子丑寅为伴,厥阴丑卯寅相穿。”此口诀正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六经欲解时”。没有汗解,继续传经。

其实在民间也有一种预测疾病预后的方法,叫做禄马倒斜法。如果有人得病,病情轻重或无效,此法可迅速决断,其法如下:(虚岁)出生年月日加上得病之月日,乘以3,再除以9,查余数,余数为3病轻,余数为6病重,余数为9性命难保。

例如:某人99岁,12月30日出生,12月30日得病,(99+12+30+12+30)×3÷9=60余9(此人终难逃此劫)。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测一测,看看是否准确。

经法卷
也叫归证卷,到这一步骤就简单了,只要按照患病人出生年干支及发病日干支算好六经归属、发病字号,算出第几证就可以了。假如甲子生人,甲子日得病,是太阳证。再看此局太阳证,子命下甲子日,得震甲,是知属下太阳震字甲号下,药用大陷胸丸。其余仿此。唯有子生人,子日病,则属下太阳震字,其余午命人子日病则属中太阳破字钤法。

在《伤寒钤法》书中有:“精华运气自古传,等闲谁识妙中玄;斡旋天上阴阳柄,擅执人间生死权;但向细中分汗瘥,何须脉里辨钩玄;医门学得如斯法,万两黄金也不传”的说法。实际上虽然伤寒可算,但由于后天风水不同,而导致先天相同风水的人在同年同日的时空格局下,也会有不同的发病,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还是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判断。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