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三月始,天热特别考验闭藏之力,气短乏力增多,为夏热暑困引起。一方面气不足,一方面湿气重。根本上运化和闭藏两端。

 悠哉乐哉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第883期

Image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希望大家能够背诵《素问》关于夏三月的这段描述,多读多看,深明其意。

夏季是孟夏、仲夏、季夏三个阶段。分别是农历的四、五、六三个月份。按照正常规律,这个时期是一年中阳气渐及隆盛的时候。因为农历六月份一过,天地便进入肃杀之气的秋季。可以说,阳气足于夏,但也伤于夏。因为贪凉的多,刚热一点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想尽办法让自己凉下来,凉的通透。殊不知毁阳伤阴。

夏季多心病,亦多肠胃病。心病多为不寐、心悸。而肠胃病多为饮食不节制,贪凉引起。

天地自然一片茂盛此为蕃,茂盛之中秀外慧中此为秀。我们观察身边的植物是不是这样。那么我们人体于夏季也是这样。但人体各有差异,且差异变动频繁。大部分人过夏天,很可能这个人过冬天。夏行冬令者,伏病所致。就是你大热的天看不出一点适应的节奏,即便天阳之气这么的好,照旧利用不起来,不能让你自己的身体达到“蕃秀”的状态。因为什么?

因为你的身体没有“天地气交”,都上热下寒了,寒热隔绝了,怎么气交,自然无法蕃秀。如同我们倒春寒一样,在阳气萌动的时候给天地一次狠狠打击。只有相交之后的身体,才能气血充盈,才能“万物华实”。

唯有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方为“交”。万物氤氲其中,才有生机。

夏季不寐的多,何为?

夏季通心,心浮则不寐。这是正常的。比如春天那会你晚上10点能睡,到了夏季可能晚一个小时,尚属正常,不必纠结。如若烦躁,则需调整。问题是你一直不寐,又到了不寐的高发阶段了,那么可能会加深问题。

不寐,则精气神不能得养。自然容易诱发心悸、气短等问题。君火不明,则相火不安,这肠道,情志,诸多紊乱也就产生了。可谓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常人来看,晚上可以晚睡一会,但病体还得好好休息,不可盲目攀比。

夏季最易动心伤脑,因很多人本虚,原本就是体弱,耐不住这漫漫长夏。我们冬天可能傍晚就黑天了,夏季呢,8点还有太阳。此时此刻此阶段,日长就意味着夜短,很多人难熬的就是这个节奏。他们本该早早的休息,让身心安静,但夏季的阳气难以让他们顺应,耐受。所以本条提到“无厌于日”,就是你还是要提前备课,做好调整,从身心层面不要厌倦于这个日长夜短的时刻。

任何时候“怒”都伤身伤神。怒则气上,经常发怒的人肩周,颈椎,头都不会太好,还有肠胃。因为肝气妄动,就容易触犯这些位置。夏季理应保持好的情绪,愉快的心情。我们可以通过站桩,学古诗词,学正能量的书籍来调整自己。

少介入别人的是非,有空多读书,打坐。

修炼至“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定力这是上等功。(八风:利、衰、毁、誉、称、饥、苦、乐)就是别再让佛印禅师的一个“屁”给原形毕露就好。

如果你非得逆着来,动怒生气,又贪凉,又熬夜,又折损自己,那么夏季最容易伤的是“心”,但心之一体,脏腑为主,最终还是耗肾。

所以夏季最大的问题是藏不住,因为你原本就无力潜藏,身体是“开”的状态。又到了繁茂的夏季,自然是汗出不止。这种出汗跟我们热天出汗不同,那种出汗是排热,而这种虚汗真的是出的浑身乏力。因为气随津出。

人体有开合之力,还有枢转之能,才能完成一套气化之力的转运。欲望之能,比如成瘾的诸多问题,都是让大脑兴奋,身体随之逐渐衰退的过程。比如酒瘾、烟瘾、还有食欲瘾、包括性瘾等等。人原本是统一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中,瘾则过,妄动之害,世人皆知。短暂的脑神兴奋,引起了身心的变动,最终藏不住。包括一个人意志力藏不住。肾是主志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了,或者丧失了斗志,是肾的问题。没有定力,犹如断了线的风筝,没有扎实的基础,再想恢复难上加难。

夏季的阳气是存于天地之间的,只有被你利用起来的才算是可靠的。你不要说天地之阳,你得看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吸收,转运,代谢这大好的天地阳气。一定是因己不因人,别人如何跟你无关,别人吃生冷,贪凉,你最好远离,最好躲得远远的。别人裤头背心,你最好穿的暖和点。先保存吧,别妄动消耗。

为什么冬吃萝卜夏吃姜。

姜是生姜,不是干姜。生姜解表寒,干姜温中解里寒。但生姜也可以和胃。所以生姜全面。这一点之前都讲过。姜的目的就是驱寒。夏季虽然天热,但贪凉的多,反而更容易受寒。空调,雪糕冷饮的。怎么办?就是“夏吃姜”。减少寒气对我们的侵犯。你说你体质弱,湿热体质,就别凑热闹了。吃啥都得分情况,分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