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峨眉拳应手法八式及图解

 金玉满堂书馆 2024-05-23 发布于安徽

《峨眉剑歌》与《峨眉剑法口诀》

  《峨眉剑术》有峨眉短剑十三势、峨眉青龙十三剑、峨眉凤尾十三剑等。这些剑法由清代峨眉李慧心道长传给保定府差官李有,李有传贺振芳,贺振芳传盖殿勋,盖殿勋传李士信。现在流传下来《峨眉剑歌》与《峨眉剑法口诀》,如下:

《峨眉剑歌》

峨眉十三剑,神技世间传。运化剑锋利,机敏应万变。

猛力身内藏,精艺在手腕。轻巧胜千斤,伶俐快捷旋。

心静如潭水,不改常容颜。遇敌后出手,半路再截拦。

惹敌心焦躁,定中己圈套。心烦必自浮,其法必自乱。

伺机速取胜,图穷剑锋显。运剑须自慎,凝神对方眼。

精艺非梦得,撒汗苦心练。学艺勿贪多,滴水乃成日。

学一苦练一,一日数十遍。学二苦练二,早晚苦修炼。

学三练多思,由三而有万。再练再思进,艺无止境言。

久久励不怠,奇迹定出现。剑歌且勿歌,字句是真言。

劝君要悟彻,峨眉有真传。

《峨眉剑法口诀》

峨眉十三剑总法,其法三十又二法。握持抱背提举架,抹穿绞挑崩云挂。

刺带钻扫划点扎,摆截撩削戳斩压。刺托连劈剪腕花,法中有法变万法

    峨嵋拳历史久远,内容丰富,技法别具特色。清初,湛然法师在《峨嵋拳谱》中曾写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嵋月,光辉满江湖”。这里所提到的“峨嵋月”是指峨嵋派武术;“五花”则指峨嵋派武术的五大类,即:黄牛、点易、铁佛、青城、黄陵;“八叶”则指峨嵋派武术的八门主要拳种,分别为:僧、岳、杜、赵、洪、化、字、会。

    在实战格斗中,峨嵋拳法惯用“五峰”和“六调“远手足、近肘膝”,踢、打、摔、拿四术渗透交错,仅拿术一项就可为擒拿、擒打与擒摔三小类。其技击动作阴阳无常,外松内紧,动若蛟龙行,静似蚕作茧,亦刚亦柔,刚柔兼备,拳、掌,指并用。峨嵋拳术在战略思想指导方面讲究阵、探、让、闪、顶、随、逼、骗、藏、错十字攻守法则,另有二说为沉、随、探、让、逼、顶、骗、闪八卦法诀和探、随、逼、骗、顶、闪、让、打八字秘旨。

    余自年幼起,即随峨嵋真一子道长学习峨嵋武技,后得释成超法师传授指点,对峨嵋技法略知皮毛。今不揣才疏学浅,从诸多散招单操中精选了八招应手法整理成文奉献给广大的《武魂》读者和峨嵋拳爱好者。(插图中头发染黑者为甲,未染者为乙)。

应手法八式图解

一、沉拦击面 ( 专诸刺僚 )

   此技法以击打敌面部和胸部为主,先拦后攻,为防反击型技术。其结构严密、招式清晰、动作短促,亦亦柔。整个手法皆为单肢进行,属独臂技击打法,实格斗效果极佳,贵神速突发寸劲。

动作 : 甲以右格斗警戒势面对乙的左技击备战势(图略)。

 ① 乙滑步进身用顺步左直拳或下勾拳向甲头面、 额等部位击打(图 1)。

图片

② 甲迅速右脚上步落至乙的左脚外侧;腰略右转,

 右手滚臂外旋屈肘下沉拦截乙的进攻臂膀(图 2)。

图片

③甲动作不停, 随即身体朝左拧腰转胯, 右手滚臂内旋挺肘前伸直拳冲击

 或抖臂甩腕横摆抽击乙的头面;与此同时,重心前移,右脚弯屈前弓猛然挤撞乙的右膝(图3)。

图片

要领: 甲用右臂拦住乙的进攻,一当接触乙的左臂时,须立即反击前冲或横抽,不给乙有喘息反抗的机会;若稍不及时,动作再不到位,则易失去效应和时机。故此,沉拦与前冲要连贯快速一气呵成,切不可分割。撞膝前冲时,身体应有冲劲直逼敌方,左脚蹬劲要强,腰胯发力,右肩随势顺出。

二、撩阴腿(金钩挂月)

   金钩挂月专取敌之裆部下阴要害,以突然、隐蔽、短促见长。此技法动作难度不大,在实用格斗时也很有效,以诱敌深入、暗藏杀机为意图,常能够一招克敌。

动作:甲站立成左技击警觉势与乙的右散打备战势相对(图4)

图片

①乙左脚垫步进至右脚后侧,随即用左手抓扑和右脚点弹袭击甲。

 甲则将左脚往右前方摆步斜移行走偏门, 左手握拳横摆仰手外拨乙的左臂(图5)。

图片

②乙顺势落步欺身用右拳直接打向甲的头部。甲迅速左脚经右腿前侧向右撤步,

   双臂屈肘交叉相护, 成背水门户(图6)。

图片

③避开乙的进攻后,甲方随即斜身右倾、起左脚向后由下而上反撩腿击打乙的裆部(图 7)。

图片

要领: 脚步移动转换要敏捷,下落稳固。身形摇摆要灵活,活而不乱、定而不僵。

左腿反撩必须快速有力、及时准确,把握好反击时机,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三、防连环拳前蹬(青龙摆尾)

  青龙摆尾是对付敌方用直拳连续两次或三次进攻的招术,讲求一防、二闪、三顶击。一防即以手臂部位进行防挡动作;二闪意在利用身法避开敌的攻击,并蓄势伺机找空,为三反击观察敌的破绽漏洞;三顶击凭藉大腿法的凶猛强悍、刚劲有力,放长击远重挫对方,即使其起手格挡,也要使之防抗无效或收效甚徽。

动作:甲、乙双方各自站成左格斗备战势相互面对窥探(图8)。

图片

①乙左脚滑进半步用左直拳向甲方击打而来。甲立即左转腰胯,

   右臂屈肘随拧身之势往左封挡(图 9)。

图片

②紧接着,乙又以右直拳击向甲方。甲则身体朝右拧转, 右脚后撤半步踏稳站实,

  两腿屈膝半蹲,潜身藏头往右闪让避开(图10)。

图片

③此时,甲趁乙回收右拳、击出左拳的机会,

  及时起身提脚往前用力猛蹬乙的头面或胸腹(图11)。

图片

要领: 防守、闪让动作必须果断、及时、敏捷,幅度都不宜过大,只要能防住、躲开乙方的进攻即可。闪让时,潜身藏头要快捷、灵活。提脚前蹬应猛狠有力,迅速地紧跟而上, 直接重创乙方。

四、缠腕勾踢(拨云现月)

  拨云现月是手脚并用的贴身打法,多为倏然欺身逼至敌身前,迫敌出手阻击,我可随机利用圆活的手法缠住其手臂,然后手足同时朝两个方向发力,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
动作:甲、乙二人分别以右格斗技击势相互对峙(图12)。

图片

①乙提右脚向前抢步进身用右拳击打甲的中、上盘要害。甲立即右臂屈肘上抬外旋

   向右格挡乙的右拳前臂;左脚由后垫步进至右脚后侧,右脚虚提(图13)。

图片

②甲动作不停,上身右拧,右手翻腕缠抓乙右腕,用力向右侧下方强拉猛拽 ;

   与此同时,右脚脚尖勾紧往身前勾踢乙的右脚踝关节处(图 14)。

图片

要领: 右臂格挡和左脚垫步要同时进行,右手翻腕下拉和右脚勾踢也要同时进行。格挡时,上身微朝左倾侧闪,垫步进身要快;右臂格挡要以小臂近腕处拦截乙方进攻,为翻腕下拉创造良好的基础。拉腕勾踢时,左脚独立支撑要站稳,右脚攻击部位应该认准,起脚必须迅捷;拧腰必须及时,积极配合右手动作发力。此技法比较常见,在南方的诸多技击好手中均有所见。如果运用恰当,比较容易达到腿起人翻的技击效果。

五、拿腕锁喉摔(拉马回锋)

   拉马回锋技法专取敌之喉颈要害,为打、拿、摔皆可选择的招术,以短、直、快见长,在敌方突发攻击的情况下,直截了当的顺势欺身进步以奇制奇,迅猛异常;往往仅此一击,即能将敌方瞬息制服,常为公安干警、保安人员所运用。

动作:甲站立成左警觉备战势面对乙的右格斗势(图略)。

①乙主动两脚滑步直行,以右手前直拳进攻甲的头面部位(图15)。甲可将左脚踏进半步落实,身形前移,左手迅速上抬外摆抓拿乙的右腕(图16)。

图片

②紧承不断,甲方右脚由后上步插至乙的右脚后侧,别住其右腿;同时,腰胯左拧,右手成八字掌往左前上方弧形前伸猛卡锁掐乙的咽喉且向下按压,左手紧抓乙的右腕旋拧牵拉,可将乙摔掷倒地(图17)。

图片

要领 : 侵身进步毫不犹豫、果断直逼。抓腕与卡脖动作要衔接连贯一致。左手抓腕要握紧,边拿边拧边拉,卡喉应迅猛有力,落手准确,卡扼手法结合使用。整个动作必须快速紧凑,上下肢协调配合,且利用腰部朝左拧转的力量,将乙摔掷于地,若稍有迟顿,则不易奏效。

六、劈颈靠(风扫花魁)

风扫花魁是拿腕结合臂攻为主的招法,以小臂格挡后顺势拿腕擒制进身用另一臂狠施连环攻击,其气势宏伟、大开大打、凶猛强悍,能由远攻及时变为近战。

动作:甲、乙二人均各自站立成左技击备战势相互窥探待发(图18)。

图片

①乙左脚踏进半步,用左直拳袭击甲颜面或劈拳抡砸甲头部。甲左脚略后撤半步,重心后移,左臂斜立往前挡架乙左臂且顺势下滑抓拿其左腕(图19)。

图片

②动作不停,甲右脚上步落至乙左脚后侧,脚尖稍内扣管住其右腿;同时,左手紧抓乙左腕往里旋拧强拉,右手上抬前伸顺肩直臂斜行劈砸乙的头后枕骨、左颈或肩肘部位(图20)。

图片

③紧接上动,甲右腿屈滕前弓挤逼撞击乙左膝,同时右手直臂横摆反靠乙的脖颈、胸膛(图21)。

图片

要领 : 抓腕和劈臂要衔接紧凑,进步应及时,劈臂下砸要狠、快。反摆横靠必须迅猛而有力,富有爆发力;右膝撞挤应短促干脆;左腿后蹬发劲助势,整体充分配合协调突发整劲,不拖泥带水。

七、连环臂(海底采珠)

海底采珠技法是以臂功进行攻防的招术,长、短臂攻方法连续施展。极其凶狠霸道,是对付敌方中、高路腿击的主要组合防守反击动作之一。

动作:甲以左散手格斗势面对乙方的右技击势图22)

图片

①乙右脚外摆落步,突施左边腿横扫甲的颜面。甲立即稍右撤身,左脚前移半步,两脚站稳踏实:双臂曲肘上抬向外推挡乙的左腿进攻(图23)。

图片

②甲动作不停,趁乙收腿落脚之际,左手顺势横腰舒臂抖腕甩动弹打乙的头颈左侧(图24)。

图片

③紧接上动,甲身体继续朝左拧腰转胯,右手直臂由上而下猛然劈砸乙的左侧肩、颈(图25)。随即,迅速提起右脚往乙的裆腹要害斜踢(图26)。

图片


图片

要领 : 甲防开乙的左腿后,必须连续发起进攻,先短后长,不给乙有片刻喘息反抗的机会,并以一记低腿法踢伤重创乙方。弹臂时,肘部微弯,旨在求速;劈臂时,肘部伸直放开,右肩顺送,劈砸准狠有力。此时乙在甲的连环猛攻之下,对下盘防守必然有所松懈,正好可以让甲的低腿进攻一击奏效;所以甲的起腿出脚应该及时、紧迫,直攻乙的下盘要害。

八、架打顶摔(夜叉巡海)

    夜叉巡海技法是由防守反击(佯攻)转承摔法的招术。常在敌方以劈拳或直拳向我中、上盘进攻的时候,采取“防、攻同时”的快速反击法紧逼其上盘,令其回撤和后闪,甲趁机突然中途变换技法、降低身形攻乙下盘,该技法贵在声东击西,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无常,随机应变而见缝插针。此招术在现代散打比赛中最为多见,也是较能表现中国散打的特色,极为有效,常可以摔得对手不知所终。

动作:甲、乙双方各站立成左散打警备势相互敌视面对(图略)。

①乙上步斜行用后手拳向甲的头部打来时,甲则迅速滑步前行,左臂往前上方撑架拦截(图27、28)。

图片


图片

随即,甲的右拳紧跟左臂上架之势往前佯攻直击乙的颜面或咽喉;

同时,两脚站稳,身形略低(图29)。

图片

③、承接上动,趁乙撤步后仰之际,甲右脚上步踏入乙的两腿之间,双手向前下伸掏搂其膝弯,以右肩前顶、双手回搂的合力将乙顶摔倒地(图30)。

图片

要领: 撑架和佯攻直击动作之间必须紧凑,佯攻要似真非真,似假非假。顶摔时,伏身前撞要迅速猛烈,双手回搂和右肩前顶应干脆有力,并积极利用左脚蹬地的力量使顶摔动作更快,更有力,整个动作须连贯、刚劲,手脚身协调配合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