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冷冻烘焙技术,百倍提升效率与营业额!超级干货来了!(下篇)

 老船长369 2024-05-2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前情回顾:

掌握冷冻烘焙技术,百倍提升效率与营业额!超级干货来了!(上篇)

大家做好笔记哦~

下篇 · 目录

图片

1、冷冻冷藏面团的特性

2、冷藏与冷冻面团的分类

3、冷冻冷藏面团的原料

4、冷藏冷冻面团的制作工艺

5、冷冻冷藏面团常见问题

1、冷冻冷藏面团的特性

图片

随着连锁经营概念的日益普及与广泛应用,冷冻面团技术在全世界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面团在冷冻状态下便于保存和运输,生产商能够通过规范的生产冷冻标准统一保证烘焙产品的质量,再由冷藏车分别配送至各连锁门店,这样既可减少重复投资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面包房又能根据销售需要合理安排烘烤时间和数量,有效控制库存,减少损耗,并让客户时刻能够尝到新鲜出炉、热气腾腾的面包。

冷冻面团优势

在高需求量的市场中实现了面包产品的现做、现烤、现卖

确保顾客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都能买到并品尝到刚出炉的新鲜面包

使产品经过快速冻结后具有较长的保鲜周期。

减少人员配置成本

降低员工的工作时间,增加其效率及出品产值。

更能保证口味品控。

2、冷藏与冷冻面团的分类

图片

冷藏法也被称为低温发酵法,这样制作的意义是将面团的温度控制在4℃~12℃,通过降低面团的温度,抑制发酵,与冷冻法决定性的差别在于,面团中的水份并不会被冻住,虽然面团的熟成比较微弱和缓慢,但是依旧在进行,淀粉也在水合和膨润。随着冷藏的时间加长,面团的构造也会发生质变,面包酵母的活性化也会变低,所以冷藏时间一般都在12小时到24个小时之间。

冷冻法则因为面团的水份被冻住了,所以我们无法期待面团熟成,也无法得到超越标准的美味。

冷藏面团的种类

01

冷藏中种法

冷藏中种法制作的面包会很蓬松,口感润泽,老化速度慢,风味比常温中种法足,加上中种面团可以提前一天制作,免去当天打种面的烦恼。但是,当面包制作量较大时,需要比较大的中种冷藏空间,温度也不易控制。

02

面团冷藏法

日常生产过程中,有时我们打的面团会比较多,来不及进行分割面团,可以将面团整体放入冰箱冷藏,抑制它的发酵,这个操作可以依照自身的工作进度,灵活调整面团发酵的时间,但这只是一种短期的延迟,大概在1-2小时左右。

在面团搅拌完成后进行发酵的过程时,我们会根据面包本身的特性,刻意降低面团温度,使其低温长时间发酵,通常情况下,会放入3℃的冷藏发酵一夜(大约12个小时),发酵完成后从冷藏冰箱中取出就可以直接进行分割。

不同的面团要求的温度也不同。

布里欧修面团

高蛋高油的布里欧修,全程操作对温度的控制很苛刻,一旦面团温度高了或者手温高了,面团就会出油,变得非常软黏,影响后续操作和面团组织,而低温冷藏长时间发酵,不仅可降低其粘度,还可以防止高温发酵使黄油融化,从而影响品质。

起酥类面团

起酥类的面包,面团和油脂均匀地层叠是其独有的特性,由于面团本身不需要过度蓬松,所以不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基础醒发。而面团完成后,如果面团温度不够低或室温偏高,则需要放入冷藏冰箱中做松弛和抑制发酵的动作。(将松弛好的起酥面团冷冻后,再放到冷藏低温松弛一夜,面团的延展性会更完美)。

硬欧类面团

法式面团放在冷藏冰箱低温长时间发酵,有利于面团进行充分的熟成,激发面粉本身的香气,使其成品风味更浓郁,口感更佳。

面团冷藏法适用于各类面包,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缩短一天多次现烤面包的出品时间,达到增加工作效率的作用。根据冷藏方式也分为分割冷藏法和成型冷藏法。

  • 分割冷藏法

将面团进行分割预整形后的面团,通过降低其温度,达到低温长时间的松弛,可以做到随取随用,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因为面团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了长时间的松弛发酵,也更加方便整形及最终产品的外观会更好。因此若想要得到和一般制作法相同口感的成品,那就需要注意选用蛋白质含量少的小麦来进行制作。 

    分割面团冷藏有一个缺陷,最多可以放置3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时间过长,会造成面团松弛发酵过度,最终烘烤时,膨胀力降低,成品相对扁平。

  • 成型冷藏法

成型后再进行长时间发酵,是为了防止常温发酵(25℃)产生的乙醇、高级酒精、酯类等芳香物质,低温发酵(6℃)形成的丙酮、乙醛等生成的风味,以及挥发类其他这些有效成份外逸,使其能完全包裹在面团表皮内烘烤,因此成型冷藏法被认为是能够做出最美味面包的制作方法。

但是成型冷藏法也是冷藏法中最难得一种,有以下注意的事项。

1. 成型时不要损伤面团。

常温发酵面团时,若有些微的面团损伤,是能够通过发酵修复的,但是冷藏温度范围内无法期待面团的自身修复,损伤的部分会直接就固定化,像受伤后留下的结疤痕那样保存下来。

如果可以的话,面团进行成形时,通过整形机或者使用擀面杖让面团中的气泡分布均匀,就能够尽量减少表皮鱼眼现象。

2. 发酵不足时,面团容易出现表皮鱼眼(小泡泡),把冷藏面稍微多发酵一会就会有改善。

3. 若用平时正常的温度来烘烤,也会容易出现表皮鱼眼现象,稍微降低10℃来烘烤为宜。用低温长时间烘烤的话,即可维持一般制作法的烧减率。

冷藏时的温度范围,从-3℃到4℃。温度越低,冷藏保存的时间就越长,但二氧化碳气体会溶于面团的水分中,从而导致面团气泡减少,成品内部组织粗糙。面团的冻结点:硬欧在-3.5℃,而越是高糖高油的面团,冻结点越低。

成型时,损伤的面团表面若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内,会导致面团出现表皮鱼眼现象,因此成型后一般采取先常温放置10分钟,待面团回复后,再放入低温解冻库,或冷冻冷藏发酵箱的方法。这对于表皮鱼眼的消解以及外皮品质的改良非常有效。

还有冷藏中的湿度管理也是很重要。相对湿度小的话,面团会偏干且不上色,外皮厚。相对湿度过大的话,表皮会湿,这也是表皮鱼眼的成因。因此即使在低温范围,也要保持在75%左右的相对湿度,让面团表面维持半干状态是很重要的。

而且根据成型法、内馅种类的不同,面团气泡也会有所不同。成型时要使用擀面杖、整形机器使气泡均匀分布。馅料的水分则少一些比较好。

成型冷藏法优缺点

能够在任意时间搅拌

减少早上工作量

冷冻冷藏发酵箱、解冻箱等设备费用昂贵

在早上就能配备齐货品

能够短时间内提供新鲜出炉的商品

添加了氧化剂、乳化剂(面团冷藏法、分割面团冷藏法若严格管理面团温度,可以做到无添加)

做出的面包

风味好老化慢

冷冻面团的种类

冷冻法,相较于冷藏面团法,冷冻面团法是把面团存放在-20℃~-30℃的温度里,这样面团里的水分就被冻结,发酵就可以完全的停止,从而达到面团的长时间保存。

一直以来对面包技术人员来讲,冷冻法有必须解决的四大难题:

a. 面包酵母所受冷冻伤害的消除;

b. 面团所受冷冻伤害的消除;

c. 口味和香气的改善;

d. 防止老化。

现如今针对上面的问题,各个面包酵母厂商有开发专门为冷冻面团用的酵母,并且可以利用有机酸的添加、酶制剂的利用、液种和老面的采用解决上面的问题。

根据冷冻方式不同也有4大区分:

  • 面团冷冻法

这个制法不太常用, 将搅拌好的面团直接放入冷冻中进行超低温冷冻,而在需要使用时,只需将面团转入冷藏中解冻一夜(12小时左右),再进行分割及后续操作。这种冷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分割前的时间;但是,另一放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打面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 分割面团冷冻法

将基本发酵完全的面团进行分割后,放入冷冻中进行冷冻,在需要使用时,再将面团转入冷藏中解冻至中心温度15-20℃后,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个方法,在国内各大连锁烘焙门店中被广泛使用,更加方便配送,减少门店的操作时间,从而可以更大化的实现生产效率的增加,也可以有效的降低门店对于面包师傅的技术要求,只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即可完成绝大部分的生产。

  • 成型冷冻法

这是最能代表冷冻法的制法。将面团进行最终成型后,放入冻库中进行冷冻,需要使用时,再将面团转入冷藏一夜(12小时)后,放入醒发箱中进行最终发酵、烘烤。这个方法,适用于各类面包,可以增大门店的库存,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出品速度。在国内各大连锁烘焙门店中,运用比较广泛。

成型冷冻法优缺点

能够在工厂中大量生产

在店铺节约操作空间

原材料费用高

低技术人员也能够操作

店铺扩张不再受限于技术人员不足

大量使用面包酵母

能够烘烤出少量、多种类的产品

快速丰富店铺SKU

需要添加氧化剂和乳化剂

能够让人员从清晨和深夜的工作解放

需要冷冻设备、冷藏储藏设备、适合大体量品牌

能够长期保存

减少制造和销售的损耗

面包老化快

  • 最终发酵后冷冻法

面团发酵完成后,由于一定的供需关系,不需要出品,而不愿造成浪费的情况下,可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入冻库中冷冻,隔天将其取出常温回温30分钟左右即可进行烘烤。这个方法,个人不推荐使用,因为对于产品的内部组织略微粗糙和口感有所下降,而且稳定性略低,成品状态统一性不足。

  • 成品冷冻法

从技术层面思考,这个制法是最容易、也是最不费力气地为客户提供美味面包的方法,当然,由于面包体积造成的物流费用增加,以及外皮剥离、冷冻中香味的减少、冷冻能力、解冻方法等,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这种成品冷冻面包非常符合现在一些小门店,夫妻店。就算不会做面包也可以在店里销售面包,缺点就是贵,能从上面获得的利润低。

3、冷藏冷冻的面团原料

图片

01

面粉

冷冻面团不需要选择高蛋白质的小麦粉,高蛋白质小麦粉会导致制作出的面包韧性过强。使用比一般制作法时(当天制作烘烤)蛋白质含量更低的小麦粉能得到和使用一般制作法有相同口感(韧性的强度)的面包。

02

酵母

通常情况下,鲜酵母的使用量会相较于原配方多2~3倍左右,(干酵母与鲜酵母比例为1:3);干酵母的使用量则参考鲜酵母使用量。

因为在低温环境下,酵母并不会死亡,只是活性会降低,如果按照原配方2%的使用量来制作,在最终发酵的情况下,时间会延长,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目前市面上,有售专用于冷冻冷藏面团的酵母,其效果会更稳定。

03

面包改良剂

国内使用的面包改良剂S-500,普通的S—500标准使用量是在1%左右,但是考虑到冷冻冷藏面团需要发酵熟成的时间长,并且在冷冻的时面团内部发生的变化,要把改良剂增加到2%~4%,然而市面上,也有专门针对冷冻冷藏面团的面包改良剂。

04

其他材料

比如:鸡蛋、牛奶、奶粉、盐等材料则不需要做任何的更改,一旦修改,会影响面团最终的口感及风味。然而在副材料中最能改良冷冻耐性的,是糖,含糖量最高的面包,更适合冷冻制法。所以冷冻冷藏面团配方里面的糖和油可以增加10%左右。

05

水和液体

吸水方面,在制作冷冻冷藏面团时,为了让后面冰晶状态尽量减少,水量应该减少2%~4%,其他液体也应该参照这个。如果是风味需求或其他需求,应该在液体减少的情况下用其他材料辅助。面团稍微硬一些状态比较安定。     

4、冷藏冷冻面团的制作工艺

图片

冷藏冷冻面团在搅拌上要比一般直接法打过度一点,增加1~2分钟的搅拌时间。

盐和酵母在放黄油前,最后2分钟放入最好,这样面筋能够更强的结合,也提高了水中盐分的浓度,并且在避免了面包酵母单粒化的同时,让面包酵母尽量地少和自由水接触,也能够减少面包酵母的冷冻伤害。

分割、成型时都尽量不要损伤面团,气泡也要分布均匀。

面团出缸的温度一定要低,但是不能太低,在16℃到22℃最佳。把面团打好后发酵20~30分钟后就可以分割搓圆,整个动作的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迅速放入速冻机,如果中间发酵时间越长面包成品的组织越粗糙,并且会有大量气泡形成的空洞。

一般情况下,冷藏冷冻面团要在-40℃急速冷冻20~30分钟,面团冻到7、8成时放入塑封袋中,排气密封后放入-20℃的冻库保存。注意:面团中心温度达到-20℃就可以,中心温度达到-40℃,酵母就会死亡。

如果超过上述冷冻时间,会阻碍酵母的活性,若面团急速冷冻一次性100%完全冻住,酵母会冻死。

在放入冻库保存时要记录好制品的名称、制作日期。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冷冻冷藏面团制作过程

根据之前工厂的实际操作和上述的理论,形成下面的操作步骤,用到分割面团冷藏法和成型冷冻面团法。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根据上述理论进行调试。

制作步骤

搅拌(多2分钟,出缸温度20℃)

分割(最好100g以下,不超过150g)

放入冷藏发酵(一晚,最多3天时间)

放在常温回温(回温至面团中心温度达15℃以上,20℃以下)

包馅整形

放入速冻机(不超过30分钟,速冻状态7~8成,中心温度-20℃)

放入冷冻间(-20℃保存)

解冻步骤

放在冷藏间(0℃~5℃,低温解冻12小时或一晚)

常温回温(25℃,90分钟)

发酵(32℃ 40~60分钟)

烘烤

注: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打好的面团进行分割,可以做一个星期的面团,那样的话可以把第一天面团放冷藏,后面的面团先放入急速冷冻再放入冷冻保存,需要做的时候提前一晚或12小时放入冷藏间解冻。

5、冷藏冷冻面团常见问题

图片

01

冰晶现象

图片

面团中冰晶的形成对面团组织和酵母细胞会造成严重的损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当面团中的自由水变成冰时,体积增加约10%,物理变化破坏了面筋组织和酵母细胞的微结构,并且产生的冰晶会带走面团中的水分来使体积变大,冰晶的大小、数量、形状、位置的不同,对面团组织的损害程度是不同的。

冰晶现象形成的原因包括冷冻温度和速度、面团内部含水量不均匀或冷冻时间问题以及面团的储存条件等,具体原理可以回顾上篇中讲到的结晶现象和冷冻技术。

另外,如果冷冻的速度过快,也会引起面包酵母菌体内冻结,酵母会比较容易死,所以冷冻面团的速度要控制在酵母不死的这个范围之内的最快速度。

标准的速度就是冷冻库内的面团中心温度的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就是每分钟1~2℃。

比如:

中心温度20℃的面团放入制冷器中冷却到16℃需要三分钟,那以这样的冷却速度,加上风速1.5米每秒这样的制冷器比较适合,但这种速度冰晶依然会生长。

02

气泡数减少

面包在烘烤阶段,因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乙醇进行气化,形成面包的体积。想要获得理想的面包体积和组织,面团中的气泡数要多且均匀分布,否则气泡数减少会带来面包膨胀力不够、组织粗糙、气孔大等现象。

图片

面团气泡数减少因素:

1.发酵使得气体相互饱和

面团在搅拌完成时会存在氧气、氮气,酵母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掉氧气,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多,面团开始进行无氧呼吸,并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随着面团内气体的不断增多,面团体积会不断增大。在这个过程中,倘若面团存在部分解冻或者长时间冷藏阶段,冷藏温度面团发酵的程度不一致,面团中的气泡大小不一地分散着,越是小型的气泡,内压就越高,并向大气泡扩散,面团中的气体相互饱和,最后形成较大的气泡,导致减少气泡的数量。

2.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

面团的温度冷却在4度时,二氧化碳与水的溶解度是之前的2倍以上,气泡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溶解,这个结果就导致面团中的气泡一部分消失了。

如何避免面团气泡数减少?

1.搅拌状态

为了做出气泡含量丰富的面团,搅拌时间要比平时略长,面团应最大限度地进行混合。如果要做出需要长时间保存的冷冻面团时,搅拌温度应该控制在20℃左右,最小地抑制其发酵。

2.面团中气泡的均匀程度

可用成型机或擀面杖将面团中的气泡擀压均匀,面团整体气泡均匀距离均等,在成形过程中进行面团的薄层化是很有必要的。

3.冷藏解冻

冷冻面团解冻时,最好的状态是中心与表皮温度能够达到一致,这个过程最好是缓慢进行,所以需要冷藏解冻。需要说明的是解冻时也要让面团快速通过-1℃至-5℃这个冰晶温度带,冷藏温度太高,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泡数减少;冷藏温度太低,冰晶温度带缓慢通过,虽然能抑制气泡数减少,但对面筋和酵母又造成二次伤害,所以要根据面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解冻方式。

03

梨肌现象

冷藏/冷冻面团表面产生小气泡的状况,被称为梨肌现象。梨肌现象又被称为冻藏伤害,通常会伴随着表面气泡多,皮厚无光泽、组织粗糙等情况。

图片

产生梨肌现象的因素:

1.冷冻前面团的发酵

冷冻前面团中的酵母进行繁殖活动——出芽,液泡变大,细胞壁变薄,受冷冻影响,液泡膨胀,细胞壁破裂,酵母死亡,谷胱甘肽-还原物质溢出,蛋白质组织遭到破坏,就会出现梨肌现象。有实验数据表明,梨肌现象与面团冷冻前的发酵膨胀率有很大的关系:刚出缸面团的容积,与进入冷冻设备前面团的容积进行对比,发现面团膨胀率小于1.9倍时,没有发现梨肌现象,而面团膨胀率在大于2.1倍时,梨肌现象必定会出现。

2.冷冻面团没有解冻透、醒发透

冷冻面团若不经过整体均质解冻就直接放进醒发箱醒发,表面会结霜,然后化水,也会造成梨肌;面团醒发不足,也会造成梨肌现象。

减少梨肌现象的方式:

1.冷藏/冷冻前抑制面团的发酵

控制面团的出缸温度,尽量缩短面团的发酵时间,降低发酵温度,降低酵母的活跃度。

2.增加酵母用量/选用耐冻酵母

冷冻面团如果长时间保存尽量使用专门耐冷冻的酵母,如果冷冻时间短,可以使用一般酵母,使用量是通常产品使用量的2-3倍,且尽量使用生产日在10~15天的鲜酵母,效果更好。




作者介绍 :Wilson

世界面包冠军周斌的首徒

曾师从于法国MOF Michael、日本名师小仓孝树

互联网烘焙品牌大厂幕后研发负责人

编辑:Annic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