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余公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临床仲景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常有人问,中医人为啥张口闭口,必然提到张仲景。

我想说,因为在中医方剂之林中,张仲景所创立、记载并流传下来的经方,古老而有效。它们历经几千年的洗礼,已经成为最能代表中医特色,文化符号。

而这个中医特色,就包括辨证论治,包括简廉便,包括以人为本。

现在,我再给你说一则,中医用经方治病的故事。它特别生动地展现出,经方的独特魅力。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49岁。

图片


怎么回事呢?她这个人,有糖尿病史,5年了。

这些年来,她一直特别注重保养。但是事与愿违,五年后,她还是出现了一身毛病。什么呢?就是口渴,总想喝水,口干咽燥,烦躁,大便干,小便数。

当然,要是光这些,还不算什么。问题是,眼下她经常脚疼,类似抽筋那样的拘挛疼痛,疼得夜里有时睡不着觉。

你说这麻烦不麻烦?

怎么办?几经权衡,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脉象细数无力,舌红少苔。

了解到一般情况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特别简单:

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玄参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2次。

就这么的,这个方子,患者前前后后一共喝了30多剂,中间略有加减调整。到最后,患者诸证息平,所有的不适感全部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2009年的《河南中医》上。

现在,我们具体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你看啊,这个患者的主诉,是脚部的挛急疼痛。

那好,我们就考虑,她为啥疼。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看患者全身的症候表现。把全身症候都分析一遍后,我们发现,患者的问题在于一个阴血亏虚。

图片


你看,她口渴、眼干、烦躁、便干、舌红少苔而脉细数无力。这些都是典型的阴血亏虚,身体燥热之象。糖尿病,是一个燥病。它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所以,在患病五年后,出现上述情况,不足为奇。

那么,当这个患者的筋脉,也缺少足够阴血滋养的时候,她就会感觉到拘挛疼痛。

你看,问题的根源找到了。这就是阴血不足。

既然阴血不足,那自然就要滋补阴血,从而改善疼痛。你看当时医家用到方剂——

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玄参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2次。

这里头,玄参滋阴清热,天花粉滋阴润燥止渴,生地更是滋阴清热的常用药。

好了。接下来,关键的来了,这就是芍药和炙甘草的搭配运用。

读者朋友,这个用法,就是经方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基本配伍是芍药和炙甘草各12克,水煎服。它的作用,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这个方子,首先主治阴血不足导致的筋急证。患者表现,就是筋脉拘急,肌肉疼痛或跳动,筋脉或关节屈伸不利,或关节活动疼痛,两目干涩、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你看,这一套症候,和上述医案里患者的情况,特别类似。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拘挛作痛。

其次,芍药甘草汤治疗胃痛腹痛,尤其是胃阴不足导致的胃脘隐痛或拘挛疼痛。

其中,芍药是养阴血的,可以改变阴血不足的面貌。甘草和中缓急止痛。两者配合,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所以,面对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医家以芍药甘草汤养阴血、止疼痛为底子,加上养阴生津止渴之品。这就让病情得到了很好缓解。

图片


读者朋友,这就是仲景经方芍药甘草汤治病的例子。你别看它只有区区两味药,但是在缓急止痛方面,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来说,患者血虚津伤导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痛经、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用它的几率很大。前提,是患者证属阴血不足,濡养失当。当然,假设不是这个证型,用芍药甘草汤止痛,再和其他药物配伍,是否可行呢?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可行。关于这方面的医案故事,我们以后再慢慢说。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