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有】|李细珠作序推荐,刘青峰著《晚清督抚权力结构与地方治理:张之洞督粤再研究》出版

 知易行难nev5ph 2024-05-24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晚清督抚权力结构与地方治理:张之洞督粤再研究

刘青峰 著

精装·544页·39.5万字

2024年5月出版

89.00元

中国史学传统向来重视历代治乱兴衰与政治得失的研究,政治史无疑是史学的主干。然而,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由于深受当代西方史学思潮的影响,所谓“眼光向下”的社会史尤其是新文化史研究强劲崛起,政治史便有式微之势。有学者深感政治史“作为方法论支配地位的急剧衰落”,甚至觉得政治史“最终沦落成为边缘学问”,乃至有“消失”的危险,因而强烈呼吁要“重提”政治史研究,并想方设法要使政治史研究“真正得到复兴”。毋庸讳言,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以事件史为中心的晚清政治史研究确实已经到了“学术高原”,业已陷入难以突破的瓶颈。尽管如此,晚清政治史研究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转换视角,从事件史研究转向典章制度、人事关系、权力结构与政局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或许还会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近年来学界不时推出一些中青年学者有较大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成果,体现了几代学人耕耘于斯的汗水与智慧结晶。正因为研究起点较高,难度较大,突破不易,这些真正有推进的研究也就更加显得有深度和厚度。刘青峰著《晚清督抚权力结构与地方治理——张之洞督粤再研究》便是一新例。

人海茫茫,若能遇见,有缘分,也有巧合。人事如此,学问也不例外。当年青峰从广州北上来京求学时,我便问他博士学位论文可否做两广总督时期的张之洞研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提醒他,这个选题可能是费力不讨好,因为张之洞研究是个非常老的题目,已有不少前辈学者孜孜矻矻地辛勤开垦过,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研究论著,甚至有几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要出彩很不容易,但他不以为意。其实我知道,做这个题目,青峰是难得的合适人选。一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20余万页张之洞档案(现已移入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史料富矿,不同的选题与研究视角都可以“激活”大量新的材料。回想我在与青峰现在差不多的年纪写《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时,就发现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期也有丰富的档案资料,将近20年间,曾经不止一次地向年轻学者和博士生“兜售”这个选题,但都没人接招,很是遗憾。青峰是对材料非常敏锐的年轻人,有较强的史料辨析力和历史感悟力,一点拨便能领会奥秘。从这方面看,可以说青峰与这批材料是有缘分的。另一方面,青峰的个人特质适合做这个题目。青峰是土生土长的广东客家人,来京之前在广东生活学习了26年,南粤文化是他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想必他比张之洞更能理解广东的人和事。尤其特别的一点是,青峰在中山大学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关于晚清广东安勇的研究,对于认识晚清广东的政治与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就这方面而言,可以说青峰遇到这个选题是巧合了。当然,我也曾提醒他,广东人做广东研究不要做成地方史,尤其来到北京之后就应该跳脱广东,视野更不能局限于广东一隅。对此,他表示赞同。就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青峰花了6年的青春时光,交出了一份40万字的答卷。这份答卷,是否令学界满意,自然要留待学人品评。作为指导老师和第一位读者,我谨在此提出几点个人感受,供学界朋友参考。

一是突破“从清流向洋务转变”的叙事模式,拓展张之洞早期人际关系网络的研究。晚清重臣张之洞以“清流”起家,又获得继曾国藩、李鸿章等湘淮系洋务大佬之后所谓“洋务殿军”的声名。学界一般认为张之洞的人生经历了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节点就是光绪七年底(1882年初)外任山西巡抚。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平时在与青峰的聊天中,他已对所谓“转变”说表示了异议,认为其实张之洞在“清流”时期就又以“洋务”鸣世,无所谓“转变”。在这本新著中,他详细阐述了光绪六年、七年间(1880~1881)在中俄伊犁交涉、中日琉球交涉等“洋务”活动中,张之洞与著名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合作。在一般的认知中,清流派攻击的对象主要是洋务派,以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作为洋务派领袖更是首当其冲。青峰勾稽史料,细致地重建了张之洞与李鸿章在同光之际交往合作的史实。其时,张之洞主要的交往圈是以李鸿藻为首的清流名士,如张佩纶、陈宝琛、宝廷、黄体芳、邓承修、王懿荣、吴大澂等京师“南城士大夫”群体,他们互相援引,声气相求,成为一股影响朝政的清议势力。正是通过与李鸿章比较亲近的张佩纶,张之洞逐渐与李鸿章搭上了关系。作为清流健将的张之洞与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交往合作,表明所谓“清流”与“洋务”并非截然两途,更不是现实中人事关系不可逾越的樊篱。这种认知,不仅说明张之洞无所谓“从清流向洋务转变”,而且可以使其早期人际关系网络的研究视野突破狭隘的“清流”圈子,拓展到包括李鸿章等洋务人士在内的更广阔的范围中。历史的万花筒便可能不是那么单色调,而会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二是从张之洞人事关系的脉络重建战时筹饷购械与情报网络运作,深化了中法战争的研究。中法战争是张之洞任职两广总督时期的重大事件,也是作为文臣的张之洞一生获取“武功”声名的标志性事件。张之洞死后获谥“文襄”,当时颇令人费解。晚清名士王闿运曾调侃说:“刘健之来高谈,大不以张文襄为然,而以我受三拳为'武襄'。”张之洞的门生罗献修特以其在中法战争中的表现为之辩解,称“独数谅山一役,全仗纡筹决策”。青峰这本新著用两章的篇幅,详细论述了张之洞督粤期间联络各方人员,并札派委员进行情报搜集、饷械筹运,最终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争的局势。这便为罗献修所谓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的“纡筹决策”做了一个详尽的注脚。中法战争是晚清“八大事件”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进一步深化研究当然有不同的路径和视角。青峰这本新著利用大量未刊档案史料,细致梳理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联络、指示各方人员筹饷购械并获取情报,以及积极援助福建、台湾和越南抗法的举措,不仅丰富了中法战争叙事中的诸多细节,而且通过剖析作为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在清廷宏观决策中的具体作为,从总体上推进了中法战争研究。

三是提炼“有限的外重”概念,以张之洞督粤为个案展现了晚清督抚权力结构的复杂面向。关于晚清督抚权力问题的研究,以往学界主要是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框架之中讨论。自罗尔纲先生提出咸同军兴以后清政府权力下移到地方督抚而形成“督抚专政”与“内轻外重”权力格局的经典论断后,学界进行了数十年的不断讨论和修正,至今已基本上否定了“督抚专政”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同光时期(庚子事变以前)权力格局的“内轻外重”说——虽然学界对“内轻”与“外重”的程度多有异议。笔者虽从清末新政时期权力格局演变研究中得出“内外皆轻”的新说,但也不否认罗尔纲先生的“内轻外重”说仍有一定的适应度,有谓:“如果仅就庚子事变以前四十年立论,罗先生'内轻外重'说大致可以适应。”青峰在既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两广总督张之洞关于军事、财政、外交、人事等多方面权力在省级层面具体运作的基本状况之后,慎重地提炼出“有限的外重”概念,认为:“相较于中央之'权轻'而言,同光督抚称之'权重'并无不可,但从省一级权力运作角度来看则不能谓'重'。同光年间督抚的权力似乎更应该表达为'有限的外重',而非'督抚专政'。即一方面,同光年间清廷通过规复旧制、创设机构、人事调整等方式,试图限制督抚的权力,但督抚在军事、财政、司法等事项上,仍有较大的博弈、对抗空间;另一方面,经过太平天国起义,省级限制因素进一步加强,并出现了新的限制因素,督抚权力也受到了进一步的制约。”这个“有限的外重”概念,是指督抚的权力虽然在咸同军兴之后表面上看起来增加了,相对于清廷的“权轻”而表现为“权重”,但限度是有限的,因为其在省级权力实际运作中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具体到两广总督张之洞,其权力运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至少四方面的制约:在朝廷,是慈禧太后、枢臣和部院大臣;在省城,是同城的广州将军、广东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兼辖的广西省级官员;在地方,是府、厅、州、县官员与士绅大族;另外广州作为开埠城市,在对外交涉中还要与外国人打交道。正如青峰所说:“太平天国起事后,权力并非简单地从清廷'下移'或'外移'到督抚,督抚权力同样受到进一步限制。各省情形不尽相同,同光年间两广总督主要受中央、地方官绅、省级大员、洋人的限制。”青峰提炼出来的这个“有限的外重”概念,对于理解同光时期(庚子事变以前)权力格局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或可备一说。

四是提出“非湘非淮”省区研究的新思路。晚清咸同军兴后,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湘军、淮军等新式勇营取代传统的经制兵八旗、绿营而强势崛起。与此同时,湘系、淮系军功集团随着湘、淮军到各地布防,逐渐占住一些省区督抚职位,形成省级权力分布的所谓“湘淮格局”。青峰在研究广东安勇时,就曾提出广东形成了“非湘非淮”格局。他说:“尽管湘、淮系势力不断向广东渗透,但广东勇营长期以本土勇营为主,地方影响力亦大于湘、淮军。广东本土勇营的长期稳定存在,是广东'非湘非淮'格局形成的基础。”在这本新著中,青峰再次强调广东“非湘非淮”的特性。但有点遗憾的是,他没有进一步阐述张之洞总督两广时期广东一类的“非湘非淮”省区究竟与所谓“湘淮格局”的省区有何不同,尤其是这种“非湘非淮”省区的省级权力运作在强劲的湘淮势力博弈之间或之外又是以何种形态呈现。其实,这个“非湘非淮”格局概念的提出,或许是晚清地方督抚与省区研究的新路径,值得学界关注。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青峰新著的几点粗浅感受,挂一漏万,并不全面。我想,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最后还想说一点,作为学者,青峰生活在一个资讯非常发达、做学问非常便利的新时代,这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阅读近代史所藏张之洞档案,我在1998年开始阅读时,只能到图书馆阅览室一字一句抄写,虽然能亲手触摸档案原件,可能也算是独特的享受,但青峰在20年后的2018年便不但可以看到影印出版的纸本《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2辑《张之洞档》,而且可以看到坊间流传的pdf电子版,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利用。这在我们当年是不可想象的。虽然不能说史料就是史学,但史料是历史学的基础。因为获取资料的艰难,以前我们甚至认为历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个体力活,跑资料就会跑断腿,正如傅斯年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获取资料的途径更加便捷,手指轻轻地按动鼠标和键盘就能轻易地获取散落于海内外各地的海量史料,这个时代正是青峰这样的年轻人大有作为之时。我衷心地期待青峰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以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新时代。


李细珠
2024年4月16日于北京

图片

晚清督抚权力结构与地方治理:张之洞督粤再研究

刘青峰 著

精装·544页·39.5万字

2024年5月出版

89.00元

内容简介

张之洞作为晚清重臣,参与诸多重要政治事件。相较张之洞督鄂时期,学界对其督粤时期的研究仍属粗略。本书充分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历史研究院所藏相关档案,以权力具体施行为切入点,考察张之洞督粤政事,提供了观察辛酉到甲午间两广总督权力结构的事例。在“内轻外重”的格局下,两广总督并非拥有无限权力,而是受到中央、地方官绅、省级大员、列强的限制,这些限制因素在清季逐渐演变为具象化的分割,终成“内外皆轻”之局。

作者简介


刘青峰,广东五华人。中国史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政治史、近代史料与文献整理。在《文献》《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

目录

绪论
  一 知人论世:辛酉至甲午年间的张之洞
  二 研究现状与讨论空间
  三 本书章节安排
  四 材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一章 光绪初年政争与张之洞的崛起
  一 同光政情与张之洞的人际交往
  二 “洋务”鸣世:光绪六、七年间张之洞、李鸿章合作
  三 中法越南交涉与张之洞的因应
  四 张之洞离晋督粤

第二章 张之洞与中法战争(上):战时饷械筹集
  一 中法战争期间广东西式军火购买
  二 中法战时之款项筹措

第三章 张之洞与中法战争(下):情报获取、交流与决策
  一 “清流尽于甲申”:张之洞与马江之战前后诸政事
  二 法国攻粤风闻与广东筹防举措
  三 对台情报获取及秘密转运
  四 张之洞与北圻战事

第四章 广东财政与张之洞自强举措的顿挫
  一 张之洞在粤自强举措
  二 自强举措款项的筹集
  三 广东绅民对张之洞筹措自强经费的态度
  四 中法战后时局与张之洞自强困境

第五章 对外交涉事件与张之洞和总署的关系
  一 张之洞与总署关系概况
  二 中法战时广东对外交涉事件
  三 中法善后交涉
  四 港澳及华侨问题
  五 两广地方交涉各案

第六章 修饬封疆:两广总督的地方治理及困境
  一 同光广东地方情形
  二 张之洞与省级大员关系
  三 张之洞治理地方举措
  四 芦汉铁路筹建与张之洞调鄂

结语
征引文献
后记


点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