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随笔:漫道花开时 静待岁月新

 老胡聊科研 2024-05-25 发布于河南


漫道花开时 静待岁月新

“村长”

“什么事?”

再一次听到这个亲切的称呼,我下意识回答出声,再一次将时光拉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个夏天……因为学生们喜欢看《火影隐者》,其中有不同的村落,又因我的名字中带有一个“影”字,由此,7班有了一个新名字:“备影村”, 对我的称呼——“村长”也在同学们之间流行起来。“备影村”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潜心砥砺 教学相长

作为一个985的“高材生”,教他们学生物,信心十足。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智慧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像在讲解生物膜上磷脂的排列方式时,我会让学生们联想到肥皂去污的原理;用“连连看”游戏模拟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用扭扭棒制作染色体,演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而做班主任以来,却走了不少弯路。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每天都在和孩子们换着花样地“斗智斗勇”,有争执、有误解,但更多的还是欢乐。为了建设好“备影村”,我们民主选举“村干部队伍”;小组合作学习,完成“KPI”;通力合作拿下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作为“村长”,从刚开始的力不从心再到后面摸着门路,慢慢地变的得心应手,我越来越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作为他们的大家长,我的态度和观念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变。步入高三,我开始走起了“亲民路线”。我尝试着利用自己年轻的优势与学生打成一团,用朋辈心理去分析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师风化教 雨润芝兰

爱生如养花,因材施教需要给到他们真正的养分,更需要他们在爱里欣欣向荣。“有温度”的教育最好的落脚点是教师爱心与恒心下的各项行为,让学生感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个体进行特殊化的管理教育。端正自己的态度,不畏难、不惧难,引领学生走向更美好的道路。

班上有个学生小李是一个“不拘小节”的男孩,平日里书桌上总是乱七八糟,甚至堆积不下的书本就会随意往教室后面一扔,影响了班容。资料多能让人理解,因此我叫来了其他同学帮忙找了收纳箱,一并将书转移在了里面,让整体空间看起来更为清爽整洁。没过多久,收纳箱也开始“四处走动”了,我就让同学把收纳箱连同他的资料一起搬到了教室外面。这样的举动,却引来了小李“暴跳如雷”的质问,一句“谁把我的书扔出来了”让班级瞬间安静下来。我给了他一个眼神信号,暗示了他这是我的授意,他当下虽没再深究,但小李的不服气都被写在了脸上,我当时并没有及时给予回应。

没想到这样的行为只是一个“导火索”,引出了他对我班级管理的不满情绪——从自习课上说话、作业不认真完成到课下惹是生非不按要求穿校服等等,他用自己的言行表达了对我的不满与斗争。就在学生会代表检查的时候,小李被逮到没穿校服,我瞅准当下时机把小李揪到教室外面,并未像刚接班时那样“冲动”,而是以软攻心,我先是对之前的“扔书事件”诚恳道歉,并耐心指出小李的错误,小李释怀并诚恳认错,并表明在剩余的90多天中要全身心备战高考。

也是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了,老师的“服软”并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而是一种迂回的智慧: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并不是被针对、被要求,才能在更加平和的关系中进行管理工作。

云程有路 共赴春山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我也在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不断成长的我逐渐意识到,在管理中自己对于学生更需要包容、理解、互助。只有是平等的、合作的良性关系,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终极目标。

现在的我每当看见班上同学不认真专注于学习、发生内部摩擦或者是心理压力过大的种种问题时,我总会进行三个步骤:分析矛盾—反思自我—寻找对策。对于教师而言,不单单要从学生身上和客观环境中寻找起因,更需要反思自己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是否适用、恰当。正如同原来看见班级卫生维持状况糟糕,我会叫来当日的值日生来讯情追责。但现在我会拿起扫把主动清扫,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会先解决再问责。而班上学生看见我的行为后总是会自觉许多,相关的情况自然而然就会减少。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曾经因为热爱教育而选择这个职业、成为了一名生物老师,现在是因为热爱学生所以想要更好地走近他们,完成身份的蜕变。初为班主任时不断试错、不断磨合,虽然有时会心力交瘁,但因为这份相信学生、相信改变的信念让我乐此不疲。

因材施教,需要耐心守望,不负初心;厚植于爱,需要真诚相引,无问西东。回顾我的初心,作为粘合者、大家长,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学生。因此在踏踏实实解决每个孩子的问题过程中,也就能感受到去见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希冀所在。

漫道花开时,静待岁月新。愿我在自己的这块责任田里,去种桃、种李、种春风……

(岳备影 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