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认识习惯

 阿升Eric 2024-05-25 发布于浙江
习惯的作用
习惯是有作用的。它可以为大脑减轻负担,节省能量。在习惯的驱使下,我们做事可以不经思考。总的来说,习惯分为三类:下意识的行为、下意识的想法和下意识做出的决定。在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个高尔夫球般大小的区域叫作“基底核”,它负责管理人们的习惯。基底核位于大脑的深处,处于大脑的边缘系统[插图]范围内,是控制人们潜意识以及习惯的核心部位。当基底核发出执行某个习惯的指令,大脑中的某些脑细胞便会被激活,于是人们便开始不自觉地得出某些想发、做出某些行为和决策。

习惯与大脑的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习惯不过是一些特定脑细胞之间频繁互动的结果。互动的频率是其中的关键。当大脑发现某些脑细胞互动非常频繁,便会给这些脑细胞贴上一个“习惯”的标签。属于同一标签下的脑细胞就像迷你电脑一般,与大脑深处的基底核互联互通,形象一点来说,就如同电脑终端连接到互联网一样。我在前文提到过基底核,这个部位仅有高尔夫球大小,却有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控制人们的习惯。我们不妨将基底核理解为控制习惯的中心电脑,它的任务之一便是监控习惯的运作。基底核会瞅准机会做以下两项工作:

1.为某些脑细胞打上“习惯”的标签。
2.向这些被打上标签的脑细胞发出执行习惯的命令。
当基底核发现可以执行习惯的时机,便会朝我们大脑发出信号:“开始执行习惯!”大脑前叶进一步将指令发出,组成这一习惯的脑细胞便会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习惯。

为什么大脑会这样运作?习惯对大脑来说为何如此重要?这是因为习惯可以为我们节省脑力,也就意味减少大脑需要消耗的能量。执行习惯是一个潜意识的行为,我们的大脑基本不需要进行思考。

那么为什么节约大脑的能量消耗如此重要?这是因为我们的思考和有意识的行为要消耗大量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为人体各部分细胞的正常运作提供能量,脑细胞也包括在内。我们吃下的食物要么被转化为葡萄糖,要么储存在脂肪和肌肉内备用。葡萄糖一旦进入细胞内部,便会迅速分解,转化为能量。

这一转化过程需要氧气的帮助。人类的大脑虽然不大,只有1.5公斤左右的重量,但它每天消耗的葡萄糖和氧气却占到全身细胞消耗量的20%。人体其他部位可以利用脂肪和肌肉储存葡萄糖,大脑却没有这个功能,所以大脑内部并没有随时可供使用的能量储备。因此葡萄糖对大脑来说非常宝贵,而习惯正是为大脑节省这一宝贵资源的方法。

从大脑的角度来看,培养习惯就如同进行投资。在所有习惯养成之初,大脑需要拨出一部分宝贵的能量来进行协助,就像盖房子一样,在盖建的时候耗时耗工,但一旦建成便一劳永逸,只需要不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人们一旦养成习惯,大脑的这部分工作也就随之结束,只需要不时对习惯加以巩固即可。

这个过程非常高效,大脑最喜欢的也是高效。习惯具有高效率和低能耗这两个优点,大脑自然是喜欢养成并鼓励执行习惯的。而且,当我们想放弃或改变某种已经养成的习惯时,大脑还会进行抵制。这就解释了习惯改起来为什么如此艰难——因为有违大脑的意愿。

习惯会改变人的DNA
日常习惯可能导致人体开启或关闭某种遗传基因,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基因表达”或“表观遗传”。在生命过程中,有的基因被启动,有的基因被关闭,这便形成了基因表达。人体内大约有一百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内有一个细胞核,而存在于每个细胞核内部的便是基因物质。据专家预计,普通人大概有两万多种基因,部分来自母亲,部分来自父亲。

不管你信不信,我们的日常习惯控制着部分基因的开启或关闭,坏习惯有可能关闭好基因,激活坏基因,这就为诸如癌症、糖尿病、各种成瘾行为、脑损伤、心脏病等疾病敞开了大门。坏习惯会对人们造成各种形式的长期压力,带来许多问题,比如财政问题、失业问题、健康问题等,长期的压力导致人体增加皮质醇的分泌,这是一种在压力状态下为了维持人体正常机能而分泌的激素。而皮质醇会开启一系列的恶性基因,进一步导致心脏病、癌症、免疫系统紊乱等疾病的发生。是不是很像一连串倒下来的多米诺骨牌?

会开启恶性基因的坏习惯有:
过度饮酒

滥用药物

吃太多垃圾食品(饮食不健康)

缺乏有氧运动

吃太多糖

大脑缺乏锻炼(不读书,不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负面情绪和负面思维
相反,好习惯则会关闭坏基因,开启好基因。在财务独立、心情愉悦和身体健康的状态下,我们感受到的压力会降低,这便是好习惯带来的影响。这些好习惯及其作用包括:

坚持每天阅读或学习新技能,能开启提高智商的基因

坚持每天做有氧运动,能开启预防心脏病、哮喘和其他免疫类疾病的基因

冥想,能关闭导致各种疾病的坏基因,开启防止这类疾病的好基因

乐观的思想和情绪,能改变大脑内的化学物质,增加或减少基因信息表达习惯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组进而改变DNA,这一点可不仅仅影响到我们自己,因为经过改变的DNA——不论是变好还变糟——可能会遗传给我们的后代。

习惯的形成
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作者查尔斯·杜希格通过出色的研究告诉我们,习惯执行的过程分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三个阶段。“暗示”指的是某种熟悉的环境参照物,它会向基底核发信号:该执行习惯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改变环境对阻断习惯有一定的效果,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详谈。受到环境参照物的触发后,基底核会控制并引导人们执行惯常行为,最后等着我们的是一项奖赏。打个比方:你正开着车,车上的几个孩子中有一个嚷嚷道:“麦当劳,我要吃麦当劳。”其实他是看见了字母M那两道金色的弧形,便联想到弧形后那栋房子里有美味的麦乐鸡。于是你朝着弧形(暗示)开过去,在麦当劳门口停车(惯常行为),最后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起了麦乐鸡(奖赏)。

每个习惯都是在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取代金色弧形的可能是一壶咖啡(暗示你该喝咖啡了)、周五完成工作后的惯常消遣(该来点啤酒或葡萄酒了),或是打开电脑(该检查邮件了)。每个习惯都包含一个暗示、一次惯常行为和一份奖赏。

习惯是行为和想法长年累月重复而形成的结果,是普通脑细胞之间不断互动产生的副产品。脑科学家把脑细胞之间的这种接触称为“突触”。脑细胞之间的互动越频繁,突触就变得越强大。形成交流的脑细胞仿佛生长在了一起,而且这种结合往往会维持一生。

脑细胞之间的交流如果多到一定程度,大脑中管理习惯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基底核,便会为它们贴上习惯的标签。这么做是为了节约脑力,自然也就能够为大脑节约能量。一旦基底核把某些脑细胞定义为习惯,这些脑细胞就永远都成了习惯,再也无法摆脱这个标签了。结果,如果你无法窥得改变习惯的秘密,这个习惯便会陪伴我们一生一世。在本卷中,我们将告诉你一些非常独特的方法,帮助你哄骗大脑,戒掉那些给人生拖后腿的坏习惯,同时养成能够帮助我们进入另一个层次的好习惯,最终成为人群中顶尖的那5%,享受快乐和成功的人生。

习惯从何而来?
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敢打赌,你肯定从没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习惯不会凭空出现的,它们总有源头。这些源头各种各样,有好有坏,但我们的每一种习惯都是在它们的引导下养成的。习惯主要源自我们的人际交往活动、我们受到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和获得的经验。按照对习惯形成影响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我们将这些源头列出如下:

父母

导师

非正规教育——阅读

挫败中得来的经验——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

正规教育

文化背景

环境

兄弟姐妹

配偶或重要的另一半

朋友

同学

工友

祖父母

姻亲(配偶或重要的另一半的家人)

队友

公众人物——名人、明星和专业运动员

接下来,我们选择对习惯形成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几种来源,一探究竟。

1.父母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最佳习惯和最糟习惯的来源就是父亲和母亲。成人的许多习惯早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形成,因为孩子会把父母亲的行为举止看在眼里,然后不加好坏地进行模仿。在我所调查的对象中,不论是白手起家的富翁还是穷人,都从父母那儿获得不少习惯,有的好有的坏,这些习惯将长大成人后的他们引向了通往富有的康庄大道,或通往穷困的泥泞小路,而他们本人对此浑然不觉。在我调查的富人中,有75%从父母那儿学到了对将来的成功有帮助的好习惯。布朗大学近来对5万个美国家庭进行了调查,结论显示,孩子身上的习惯到9岁左右就定型了。既然孩子成人后的许多习惯在儿童时期便通过模仿父母而习得,那么父母便有机会引导孩子走向成功:只需要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就行了。看看我调查的这些靠自己奋斗发迹的富翁,你就能发现,双亲中的至少有一位将致富的好习惯教给了他们。

2.导师
习惯学习来源榜上排名第二的便是导师。在我的研究中,有24%自力更生的富人听从导师的教导,养成了好习惯。在这24%当中,又有多达93%的富翁认为,自己一生所累积的大部分财富都要归功于从职业规划导师那儿学到的习惯。我采访了233位富翁,他们的流动净资产平均为430万美元。因此可以说,找到一位职业规划导师就像为我们的银行户头存入了一笔巨款。

3.非正规教育——阅读
许多成功人士愿意将自己的成功归于励志类成功学书籍的作家,比如戴尔·卡耐基、厄尔·南丁格尔、奥格·曼迪诺和杰克·坎菲尔德等。微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就从不掩饰自己对书籍的热爱。盖茨喜欢阅读,也喜欢与通过个人网站“盖茨笔记”中的读书栏目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他在这个栏目里记录下自己对书籍的评论,也列出自己读过的书和想与全世界分享的书籍。除此之外,比尔和妻子创立的梅琳达盖茨基金还努力将实用的技术带到美国和全世界许多家图书馆。在私生活方面,盖茨家中配备着一所将近200平方米的私人图书馆以及一个带穹顶的阅览室,足以展现他对阅读的热爱。此外,盖茨家中还收藏有一本达·芬奇用过的笔记本,价值约3100万美元。

4.从挫折中得来的经验教训
在接受访问的富人中有51%是企业主,这其中又有27%的人在生意上至少失败过一次。但是,就像凤凰涅槃一般,他们从自己的失败和错误中重新振作起来,虽然失去了财富,却收获了智慧。通过挫折这所学校培养好习惯,也许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方式。初涉商海的时候,我们难免会犯下许多错误,每犯一次错误都要付出时间和金钱为代价。正是时间和金钱的损失,使得这些教训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接下来,我们要么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做出分析,要么彻底认栽。在经历一次次挫败的过程中,我们便成为自己的导师。许多国际上知名的大公司就是历经重重错误发展到今天的,越是成功的企业家,一路上可能犯下的错误就越多。

什么触发了习惯?
每个习惯都始于一个触发事件,触发事件使得我们的习惯得以启动。前文中我们谈到过基底核,它是习惯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基底核总是在我们周遭的环境里寻找触发事件,以启动某个习惯。如同前面所说,执行习惯行为可以为大脑减负,大脑的工作量越小意味着耗能越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底核算得上是大脑的能量效率管理者,习惯便是它节约能量的工具。某个习惯一旦被触发,我们便开始无意识地执行相应的行为。大部分习惯的触发事件可以分为以下6种:

1.视觉

视觉触发事件仿佛是我们面前竖起的一块色彩斑斓的广告牌,声嘶力竭地怂恿我们执行某项习惯。麦当劳的字母M上大大的弧形就是一个典型的视觉触发的例子,啤酒广告也是其中之一,迷人的美女吃立体脆也是同样的道理。

2.听觉

听见某个声音也能够唤醒一个习惯。闹铃声大作就是一个触发事件,意味着我们应该起床开始新的一天。新邮件提示音是检查邮箱的触发事件,而宝宝的哭闹声会让我们意识到该给他们换尿布或喂食了。

3.时间

我们都有在上午、下午和晚上执行的习惯性行为。早晨起床就是一个触发事件,接下来我们会按部就班地做各种事情:喝咖啡、锻炼、刷牙、洗澡、阅读、冥想、上卫生间等。下午的触发事件则会开启下午的习惯:吃午餐、聊八卦新闻、阅读、上网、打私人电话、网络社交、开会等。夜幕降临,提示我们该执行晚间习惯了:吃晚餐、喝杯葡萄酒、看电视、阅读、打私人电话、健身、钻研自己的爱好、侍弄花草、泡吧等。

4.压力

在压力的迫使下,我们也会开始执行习惯动作。压力让我们的大脑因为消耗太多能量而变得筋疲力尽。为了进行弥补,基底核便会行动起来,督促我们赶快执行某个习惯,好为大脑保存一些能量。

5.人际交往得对象

人际交往的对象也会成为习惯的触发因素。习惯与这个朋友一起去泡吧,与另一个朋友一起锻炼,那个朋友是赌博的伙伴,还有专门一起去打高尔夫、钓鱼、打网球的朋友,等等。见到某个人际交往的对象便可能触发某个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避免与有坏习惯的人在一起,以免被他们触发而染上坏习惯。

6.信念和情绪

我们的信念和情绪也能够触发习惯行为。消极的信念和情绪触发坏习惯,积极的信念和情绪触发好习惯。如果想戒掉一个坏习惯,首先需要将消极的信念清除掉。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做到在引发消极信念的消极情绪出现时有所觉察,然后重新设置自己的一整套信念,把它从消极转换为积极,这样才能阻止接踵而来的坏习惯。

戒除坏习惯的关键之一是意识到开启它们的触发事件。只要能够确定这样的外部触发事件,我们就可能把坏习惯连根拔除。

比如:

坏习惯
触发事件
吃太多快餐
麦当劳的M字母,看电视,吃点心的习惯
抽烟
随手能拿到烟,喝酒,朋友,时间
赌博
广告,开车经过便利店,手机上装有相关APP,朋友
看电视时间太长
时间

要明白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习惯行为,首先要觉察自己已有的习惯,以及对应的触发事件。觉察其中的关键,如果没能做到对习惯有所觉察,要改变它们是不可能的。

信念和情绪如何影响习惯?
习惯造就贫富。你相信自己很聪明,你就会很聪明;你相信自己百无一用,你就会百无一用;你相信生命在于享受,你就会享受生命;你相信生命是场战斗,你就会战斗。我们活成什么样子,取决于我们怀有什么样的信念。

潜意识占据了人类大脑80%的处理能力,剩下的20%是大脑的显意识部分。这80%控制着自主神经系统,指挥人的行为,储存习惯,同时也是我们的情绪和信念栖息之地。

每一天,我们的感官都会接收到海量的信息,但大部分并不会被脑前额叶(负责显意识的部分)所拾取。海马体和网状激活系统(通过潜意识发挥作用)会捕捉到这些感官信息,但是不分享给显意识,以免显意识被过量的负荷而压垮,从而导致“关机”(也就是睡眠)。相反,潜意识通过网状激活系统将一部分信息过滤出来,传递给显意识。能被网状激活系统所通过的,只是某些确定和特定的信息。被允许进入显意识的信息分为三种:

1.与生死存亡有关的信息

2.与梦想和目标有关的信息

3.与我们的信念有关的信息

一旦出现涉及生死存亡的问题,显意识会通过感官获得一个威胁信号,并瞬间把信号传递给海马体和杏仁核。如果威胁真实存在,显意识便会在打斗或逃跑过程中遭到“关闭”,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潜意识的一部分)立刻通知控制行为的小脑展开行动。有时候,人们在面对致命伤害时会呈现出“发愣”的状态,这并不是因为过于震惊,而是因为这个人的脑前额叶处于“死机”状态,潜意识正在努力试图掌管大权。

当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时,网状激活系统会将自己收集的某些信息传递给显意识,前提是它认为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实现梦想或达成目标。一旦牵涉到梦想和目标,潜意识便会通过直觉或预感的形式与显意识联通起来,我们称其为“脑海里的声音”。

说到信念,网状激活系统会将它认为与我们的信念一致的信息进行分享。信念是那些被潜意识所接受的、情绪化的思想观念。每个信念都是经历一系列情绪化事件后产生的。我们的信念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有所不满,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信念。信念和情绪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信念形成的方式分为两种:

通过内部灌输或外部灌输。将自我暗示(内部灌输)视为真理,或是将别人的话视为真理(外部灌输),便形成了信念。

通过引发强烈情绪的事件形成信念。

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比如父母、朋友、老师和教练,是我们大部分信念的来源。其中一些信念是由正反馈形成的,一些是负反馈形成的。当别人的反馈引发了我们强烈的积极或消极情绪时,这种反馈会让我们难以忘

听讲、参与讨论有什么意义呢?我这么笨,反正也得不了“A”。这条狭隘的信念导致我痛恨学校,因为学校只会让我联想到“我很蠢”。接受这条狭隘的信念的结果,便是让我养成了不好好学习的习惯,多年来一直如此。

不过,有关信念还有个好消息,那就是不论多么坚定的信念都可以改变。我们不会一辈子都与某条信念绑定在一起。

我们的日常习惯是由信念决定的。如果你相信自己聪明,就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如果认为自己很笨,自然就会形成糟糕的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大脑一旦接受某个信念,便会围绕它建立习惯,以此来提高行为和活动的效率。如果你的日常习惯很糟糕,原因是因为你具有负面而狭隘的信念,如果你养成了良好的日常习惯,则是因为受到强大而积极的信念所驱动。
不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公司经理,所有手中握有权力的人都有帮助他们的孩子、学生或员工改变负面信念和坏习惯的能力。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鼓励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因为简单地改变一个人的信念,就能帮助他永远戒除不良的日常习惯,进而改变他的一生。

以下是一些可能对行为产生限制作用的信念,它们会催生坏习惯,让我们陷入生活的泥沼无法自拔:

穷人命里注定是穷人。

我永远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没有出头之日了。

富人走好运,穷人倒大霉。

我不聪明。

我很丑。

我挣的钱永远也不够用。

我什么也做不好,干啥啥不行。

人人都不喜欢我。

我做事毫无条理,也没有自制力。

我在(请你填入内容,比如学习,工作,做饭,阅读,人际关系,数学,科学,记事情等)方面不太擅长。

因为我减不了肥,所以很胖。

上面每一条限制我们行为的信念都如同一个迷你电脑程序,会让我们活得越来越消极。这些狭隘的信念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如果你有所不满,想要改变生活境况,就要把这些消极信念换成积极向上的信念。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只要掌握有效的策略,就能为我们的潜意识重新进行“编程”,过上焕然一新的生活。如果能按照这些方法做上30天,新的信念就会屹立不倒,消极的思维方式也会随之转变为积极的思维方式。

练习:来自未来的信

给自己写一封来自未来的信是件特别好玩的事,它要求我们尽情发挥想象力,而且在完成之后,我们会更懂得欣赏自己。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个练习,因为他们恰好处在最喜欢发挥想象力的年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想象着现在是距今5年、10年、20年或若干年之后,在这里用5年为例。想象着现在是5年后,你要给现在的自己写封信,说说5年后的自己过得怎么样。在理想的状态下,你希望自己5年后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请你为自己5年后的生活描绘一幅图景,一副完美而理想的生活图景——就是那种,假如我们会魔法,马上就想变出来的生活图景。在信里写一写自己生活在哪个城市,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开什么样的车,做什么工作,挣多少钱;写一写你在这5年里做了些什么,特别是达到了哪些目标,实现了什么梦想。这封来自未来的信便是你为自己所定义的“完美生活蓝图”。

练习:给自己写讣告

这项练习逼迫我们审视自己当下的生活,同时也会给我们一次机会,重新设计自己的未来。我们会希望自己的讣告中说些什么?希望这个世界怎样记住自己?把自己希望能够完成的伟大梦想一一列出来,不要省略任何内容。看到这份讣告时,连我们自己也会对这样的一生感到敬畏。不要担心过于夸大,只要描绘自己的伟大之处,描绘出自己光辉的一生就好。这份讣告与来自未来的信一样,也会成为一幅崭新而辉煌的生活蓝图。

练习:列出梦想和心愿清单

将来自未来的信和讣告中提到的心愿和梦想一一列出来,然后进行精简:未来5年内最想实现的心愿和梦想是什么?在后文中将详细解释这项练习的具体做法。

练习:设定目标

只有通过一个个目标,梦想才能变为现实。不过,我们必须在找到自己的心愿和梦想之后,才能开始设定目标。在我的调研中,55%的富翁都围绕自己的心愿和梦想设立了目标。同样,在后文中将详细解释这项练习的具体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