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腱鞘炎是怎么产生的?该怎么治疗?

 浩源中医书馆 2024-05-26 发布于新疆
图片

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3.55亿人。我国关节炎患者超1亿,发病率约13%。关节炎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请您关爱关节健康,防止疾病致残!

在了解是什么引起的腱鞘炎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腱鞘!

图片

01

图片

什么是腱鞘?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 两层之间一空腔即滑液腔,内有腱鞘滑液。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结合,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作用,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

图片

02

图片

什么是腱鞘炎?易发生于何处?

腱鞘位于手和足部的关节附近,肌肉长腱的周围。由于这些部位活动频繁,损伤机会多,倘若不注意,长期的摩擦,慢性劳损或寒冷等刺激,可使肌腱-与腱鞘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局部出现渗出、水肿。久之腱鞘机化,鞘壁肥厚,管腔狭窄 ,肌腱在腱鞘内活动受限而引起临床症状(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即为腱鞘炎。

腱鞘炎常发生的部位是桡骨茎突处、屈指肌腱处、桡侧伸腕肌腱处(腕关节背侧及腕骨上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等。

图片

03

图片

腱鞘炎有哪些类型呢?

腱鞘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实质上它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腱鞘炎有以下5种类型,中后两种比较少见。

狭窄性腱鞘炎

多发生在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鞘,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生在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称为「扳机指」。虽然腱鞘滑膜分泌滑液润滑腱鞘,但某些特殊的动作反复地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如木工、举重工、餐厅服员、手工操作者等。因为上述腱鞘起着滑车的作用,摩擦最大,最易受损 ,表现为腱鞘增厚,影响肌腱的正常活动。狭窄性腱鞘炎也可能是某些静止型或亚临床型胶原疾病的结果。

急性纤维性腱鞘炎

也称为摩擦音滑膜炎。病变的部位是在滑膜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水肿、充血、白细胞与浆细胞浸润。本病的特点为有-种柔软的摩擦音,这是由于结缔组织的原纤维在水肿的肌腱周围摩擦引起的。最常见的部位是腕上部,特点是桡侧腕伸长短肌腱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的肌腹处最易产生, 也称捻发音腱鞘炎。

急性浆液性腱鞘炎

也叫风湿性腱鞘炎,是全身性风湿的一部分,为稳性风湿热的一-种反应。患者有高热,关节痛、肿、积液,其中最主要的病变为风湿性心肌炎。退热后则腱鞘的浆液渗出吸收,腱鞘炎自愈。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常发生在外伤以后,特别是穿刺伤,多发生在腕和手指的屈肌腱。感染的早期是腱鞘的滑膜炎,接着肌腱失去光泽,变成灰色或绿色,同时被脓液浸润坏死。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

结核性腱鞘炎

为结核杆菌感染所致。首先侵犯腱鞘的滑膜,由掌部沿尺侧和桡侧滑囊经腕管向.上蔓延至前臂。腱鞘因结核肉芽组织浸润而肥厚,鞘内含有黄色渗出液及黄色米粒体。逐渐地肌腱也被肉芽组织浸润形成结节肥大,失去原有的光滑能动机能。当肉芽组织侵及其他腱鞘与神经时可引|起屈指及感觉障碍。

图片

04

图片

为什么桡骨茎突处容易发生腱鞘炎呢?

桡骨茎突处易发生腱鞘炎的原因,主要与局部的解剖特点及拇指和腕部的活动过多有关。解剖上由于桡骨茎处只有一个腱鞘 ,而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正好一起通过这一腱鞘。两肌腱出鞘管后又折成-定的角度(女性的折角大,发病率较男性高),然后入拇指背侧,前者止于第一掌骨底 ,后者于拇指近节指骨底。再加桡骨茎突处的肌腱沟浅而狭窄,底面凹凸不平,沟又覆盖有腕背韧带。所以在这种解剖状况下,若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经常持久地伸拇指和伸腕运动,使这两个肌腱在这狭窄的腱鞘内不断地运动摩擦,极易引起肌腱滑膜或腱鞘损伤性炎性水肿,鞘壁增厚,鞘内张力增加,导致鞘管变窄,阻碍肌腱滑动,产生疼痛及功能障碍,因病变部位在桡骨茎突处,故临床上便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手法和封闭常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

05

图片

哪些人容易患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呢?

我们每天频繁使用电脑键盘、鼠标和手机,都会让特定的几个手指长时间重复用力地屈伸。肌腱长期过度摩擦,即可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最终导致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我们常听到的“键盘手”“妈妈手都是如此”,以下几种人要格外小心:

  • 勤快的家庭主妇

  • 新任奶奶、姥姥、妈妈

  • 反复活动手和手腕的劳动者

  • 长期操作鼠标的人

  • 手机游戏沉迷人员

图片

06

图片

得了腱鞘炎该怎么治?

腱鞘炎的治疗可以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但是任何阶段的治疗中,保持患病处的休息,避免诱发疼痛是治疗的基础。否则,你一边治疗, 一边干活,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

  • 早期或症状轻的,采取局部制动减轻手指的活动,使局部得到休息;其次还可以做做热敷或理疗。

  • 症状明显、疼痛较重者可行鞘内注射皮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即“打封闭”治疗,大多病情能得到缓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