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三0三)第三十二篇.刺热篇

 火帝养生_WSH 2024-05-26 发布于云南

【原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原文解释】肝脏发生热病,左颊部先见赤色;心脏发生热病,额部先见赤色;脾脏发生热病,鼻部先见赤色;肺脏发生热病,右颊部先见赤色,肾脏发生热病,颐部先见赤色。病虽然还没有发作,但面部已有赤色出现,就应予以刺治,这叫做“治未病”。热病只在五脏色部所在出现赤色,并未见到其他症状的,为病尚轻浅,若予以及时治疗,则至其当旺之,病即可愈;若治疗不当,应泻反补,应补反泻,就会延长病程,虚通过三次当旺之日,始能病愈;若一再误治,势必使病情恶化而造成死亡。诸脏热病应当汗出的,都是至其当旺之日,大汗出而病愈。

【倪师解读】下面这个图就是五脏的位置,如果是肝脏有热的时候,我们看他的脸面,左颊先赤,心有热的时候,这个时候水火是相反的,是额头先有赤色。易经在最后就讲了火水未济卦,倒过来就是水火既济卦。遇到水和火的时候,会相反。火往上冲造成上面额头是红色,当然如果看到攒竹上面一点点红那是痔疮,不要看成是心热。

我们有很多望诊,一看就知道。脾脏有热的话,鼻子的地方会看到赤色,肺热的话,右颊会看到红色,肾热病的话,下巴会看到红色,当你看到下巴是红色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是心热,心和肾在脸面上反应出来的红色是相反。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病还没有发,看到脸色就知道他要发热病了,这个时候先刺,这就是治未病,所以,看到颜色的时候,还没有发炎,赶快刺,先刺就不会发病了。

'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五脏的热病在脸上所在的部位出现,到期就会好,如果刺的方法不对,刺的相反了,病人要三个周期才会好。如果严重的逆刺,刺的方法对或者是耽误了病情,可能会加重病情。

'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五脏热病应当汗出的,都是在它的当旺之日,如肝脏热病当旺是甲乙日,心脏热病当旺之日是丙丁日,脾脏热病当旺之日戊己日,肺脏热病当旺之日是庚辛日,肾脏热病当旺之日壬癸日,在这些当旺之日,大汗出而病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