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山的斗争》为啥能提出那么好的总结——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老玉米棒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一、现在再苦有井冈山上的先辈们苦吗?

上了井冈山后,敌人对我军开始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围剿。到底有多艰难呢?

打仗那么劳累想吃顿肉犒劳一下自己?那是极为困难的,就连油盐的供应也很困难,官兵都是长期以小米南瓜来度日;这是打仗,那可是玩命的游戏,但我方的军队比敌人少,武器比敌人落后,子弹缺乏,医药缺乏,医生缺乏;准备过冬的衣服,虽然有了棉花,但也很难搞到布;即使整天处在疲劳的状态,很多官兵睡觉的床也只是垫些稻草而已。
《井冈山的斗争》讲到: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它原因,官兵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医生药品均缺。
“[组织]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
在这艰难的环境中,伟人曾号召全体军民厉行节约,并向全军宣布了一个关于使用油灯的规定:在晚上办公使用油灯时有的可以点三根灯芯;像带班查哨的只准用一根灯芯。
规定宣布后,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经常亮着一盏只燃着一根灯芯的清油灯,伟人就是在这微弱的灯光下工作到深夜。按规定,伟人晚上写文章和批阅文件使用的油灯可以点三根灯芯,但他为了节省灯油,始终只点着一根灯芯。
在一次寒冷的冬夜,警卫员担心伟人着凉,想方设法搞来了一个火笼,想送给伟人御寒,谁知被拒绝了:小鬼呀,你看我身上都披着线毯了,不会冷的,你把火笼送给感冒的谭秘书吧。
看到警卫员没有去,于是伟人接过火笼自己去送给谭秘书。警卫员看到房间实在太暗,情不自禁地在油灯多点了一根灯芯。伟人回来后发现变亮了,于是拔掉点多的一根,并继续在微弱的灯光奋笔疾书。
我这期讲的《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就是在这艰难的环境,寒冷的冬季,八角楼上的微弱灯光下写出来的。在井冈山,除了具有地势的客观优势条件外,剩下的全凭主观能动性来战胜这个艰难的环境。

二、如何让大家坚持下来的?


不仅面临着吃穿问题,伤病问题,就连士兵的军事技术问题也落后于敌人。一般来说,普通的士兵需要训练半年到一年才能打仗。但由于敌强我弱,敌多我少,情况紧急,所以我方的士兵,昨天加入今天就要上战场,根本没有经过什么训练,军事技术很差,作战只是靠勇敢。
既要生产又要作战,伟人反馈给组织说:长时间的休息训练是不可能的,看看能不能设法避开一些战斗争取时间训练。当时办了教导队,但缺乏军官,所以希望组织派一些军官过来。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环境,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士兵们又为何能死心塌地跟着呢?
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
军官没有官架子,没有那种等级森严的上下级关系,在上级面前没有了那种压迫感,士兵们完全可以在会上自由发言,精神上得到了解放。从军长到伙夫都是吃一样的苦,吃的伙食和得到的零钱基本都一样,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伟人在《井冈山的斗争》是这样写的: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敌人]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②“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被围困于井冈山,由于缺乏兵源,所以很多新兵是来源于敌人的俘虏,还有民兵等等,士兵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是鱼龙混杂,这就埋下了很多隐患。如中间阶级的反水,投机分子的反水,这导致新增了很多矛盾。而支部建在连上使得官兵的政治训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士兵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觉悟,都知道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所以他们在艰苦的斗争中没有怨言。
打土豪分田地:
思想的觉悟可不是单单画饼讲理想,官兵们分得了土地,让士兵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利益,这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站在我方军队这边。伟人还把人均分土地改为按劳分土地,把在井冈山上的有限土地利用得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的紧缺。
从这里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现在很多公司的老板也应该学学,对员工可不能只谈理想,以为画个大饼就能让员工死心塌地跟你干,必须让员工实实在在感受到好处。官兵就相当于员工,人民就是消费者,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要为员工的需求着想。
伟人他们得民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开始的基因和一直的行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图片

三、我们从这篇文章学到什么?

伟人写这篇《井冈山的斗争》文章时才35岁,但对全局的把控,对军队制度上的细节了解都是非凡。文章提出武装割据的重要性,分析了曾经失败的原因,从兵源、制度、教育、物资、生产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让我军在井冈山短短两年多就取得很大的成就!
就拿教育这块来说,虽然文中没有啥讲述,但那时候的教育设置得非常灵活。学生一般不用交学费,开设有平民小学、红色小学、补习学校、识字班、半日学校、夜校,还通过识字牌、墙报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群众基础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
为啥伟人能有这么多的见地?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希望大家留意一下,我曾经也提过,但大家在生活工作中给忽略了,那就是伟人说过的一句话: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井冈山的斗争》开篇就进行了一个总结,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买办豪绅之间的分裂和战争
2. 有很好的群众
3. 有很好的党
4. 有相当力量的我方军队
5. 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
6. 有足够给养的经历力
第一小节在最后又进行了总结,也就是八月失败的原因:
1. 一部分官兵动摇思家,失掉战斗力;一部分官兵不愿往湘南,缺乏积极性。
2. 盛暑远征,兵力疲惫
3. 冒进数百里,与边界失去联系,变成孤军。
4. 群众还没有起来,成了单纯的军事冒险
5. 敌情不明
6. 准备不好,官兵不了解作战意义
还有文章中的六大问题,这些都是进行细致地总结,最后发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当然总结的前提就是深入到群众去调查,自己要去实践一番,然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问题。我们用全局观去看《毛选》,你会发现有非常多的文章都是对成功与失败进行总结,如第一卷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这些都很系统地进行总结,提出了很多方法。我们也可以去总结《毛选》中的一些总结经验文章,以便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
现在在商业上很多人喜欢用“SWTO”模型进行分析,这个模型是美国学者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一些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市场部门等都非常喜欢用这个这个方法。但很多专家为了分析而分析,对着这个模型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大模块填文字而已,分析的准确度和深度远比不上伟人,而且伟人比美国这些学者还提早三四十年会用。

图片

当然文章中很多没有显性全部写出这四大板块,但伟人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有这些元素的,加上唯物辩证法,所以能洞察到很多关键的问题,给出很多有见地的办法。
现在流行复盘,如果我们嫌麻烦,那可以学学我开始的总结方法,就是总结哪些是成功了的,哪些是失败了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当你习惯这样去分析总结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很多问题,想到很多方法,逐渐还会形成一套自己思考的框架。
毛主席作为伟人说出了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而且去研究《毛选》的很多文章,他就是这样做的,所以这个我们得重视呀,不能看了轻飘飘地忽略掉。最好给自己列个必做清单,要求自己经常做总结,每隔一段时间做个系统的总结,我相信你会打开一个新的天地。
这就是我读《井冈山的斗争》的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