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辰年三之气运气及养生

 铁毛l 2024-05-27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图片

甲辰年三之气---2024.5.21-2024.7.22(小满至小暑)


图片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玄黅,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少阳中治,时雨乃涯。……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图片

《圣济总录》:“三之气,自小满日亥初,至大暑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征火,客气少阴火,中见土运,天政之所布也。时令至此,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宜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食丹谷以全真气,食豆以辟虚邪,虽有热邪,不能为害。

图片

图片

三之气的主气、客气分别为少阳相火、太阳寒水,其治则为“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少阳相火主气所致之病,少阳相火之补泻与君火同,虽心非少阳,而君相皆火,故其味同。所以说,“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咸:明抄本'咸’作'酸’。林校云:按《脏气法时论》云,'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此云以咸收之者误也)收之”;太阳寒水客气所致之病,苦补、咸泻、苦坚之义同上。辛气通达,气行则水行,水行则润,故以咸润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素问·脏气法时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素材公社

甲辰年三之气养生建议

图片

01
饮食和五味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用之五宫,伤在五味”,“是以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此皆旨在重视饮食调配,五味和谐,更有助于机体消化吸收,以滋养脏腑、筋骨、气血。甲辰年岁土太过,岁运、司天、在泉的共同影响下,湿邪淫胜至极,也使得脾虚湿盛的体质尤为显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甲戌、甲辰岁,上太阳水,中太宫土运,下太阴土。寒化六,湿化五,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热,中苦温,下苦温,药食宜也。” 此指甲戌、甲辰之年,在上为太阳寒水司天,中为太宫土运太过,在下为太阴湿土在泉。太阳司天,寒湿太过,苦能燥湿,热能祛寒。故以苦热燥之热之。土运太过,脾湿较盛,苦能燥湿,温能化湿。故用苦温药燥湿化湿。太阴在泉,湿邪太过,与运相同,故用苦温。三之气,始于小满,其主气、客气分别为少阳相火、太阳寒水,此时可适当食苦味之品,如苦菊、莲子心等,可燥湿健脾,此时小满时节伊始,在“小满三候”中,正有“一候苦菜秀”之,在气候炎热潮湿的夏季,不仅开胃,同时也可以让人身心舒畅。同时,也可以吃一些清爽清淡的食物,如赤小豆、冬瓜、薏苡仁、绿豆等,可助清利湿热而养阴,不宜贪凉,容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谨记勿贪图一时口食之欲。

02
慎起居、畅情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甲辰年三之气主气、客气分别为少阳相火、太阳寒水,《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志贤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此时风火相煸,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更应该平和自我的心态,来适应气温变化,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素问·移情变气论》言:“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代有祝由疗法,其本质是转移患者的精神,以达到调整气机,精神内守的作用,当自己的情绪苦闷、烦恼,或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可以通过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爬山等活动,也可采用传统的运动健身法,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可以使得形神舒畅,松静自然,心神安合,以达到阴阳协调平衡得状态。



5.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