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子敏 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也有吃相。”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一书中说: “面相可能看不准,但逃不过吃相这一'照妖镜’,想了解一个人,跟对方吃一顿饭,便能窥见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吃饭的样子,就是一面真实的镜子。 在一举一动、一吞一咽之间,细节之处便能照出对方隐藏起来真实的样子。
陈丹青说:“所谓教养,所谓礼貌,全看小事情。” 吃饭这件小事情,就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是什么事情导致你决定跟对象分手的?” 有个高赞回答:“因为一顿饭。” 答主说,她和男友是相亲认识的,两人相处了大半年,感觉彼此很合适,便决定在假期时带他回家见见父母,以此推进两人的关系。 为了这次见面,女孩的父母非常用心,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食材,张罗了满满一桌好菜。 然而,男友在饭桌上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饭菜刚上完,还没等女孩的父母坐下用餐,男友就抢先动筷,迫不及待吃了起来。 嘴里的菜还没吃完,就开始夹其他菜,把碗堆得满满的。 在吃鱼的时候,自顾自地用手挑刺;在吃鸭骨头的时候,吮得滋滋作响,最后还毫不在意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女孩的父母见了直摇头。这顿饭吃完,女孩便跟他提出了分手。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只需要跟你吃一顿饭,便能了解你父母的生活背景、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吃饭,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在一粥一饭、一碗一筷之间,犹如一扇被慢慢打开的窗户,从中可以窥见一个人的教养和风度。 之前听好友讲过这样一件事。 他在深圳工作时,单位一个重要岗位招聘新人。 在众多求职者里边,有个新人表现得很突出,985名校毕业,笔试面试成绩都位居前三,很优秀。 到了最后一关,单位领导安排新人们参加面试饭局。 饭桌上,其他新人都很谦卑,唯独只有他,高谈阔论,大出风头,像是饭局的东道主,而领导反倒像是在作陪一样。 这让领导非常生气,饭后直接把他淘汰了。 理由是:“你的能力确实很出众,但你还没学会尊重别人,缺乏教养……” 作家张晓梅在《晓梅说礼仪》一书中,说: “有不少在平日里很注重举止修养的人,一旦坐在餐桌前,便会松懈下来,忽略了饭桌上应有的风度和礼仪。 不经意间,他们暗藏的毛病和缺陷便会显露无遗,让自己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免不了觥筹交错,少不了推杯换盏。 真正的教养,就藏在小小的餐桌上,藏在平常的一日三餐里。
一直以来,中国人的餐桌,表面上吃的是饭,实际上组的是局,看的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在餐桌上的一言一行之间,不仅仅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还能够洞察出一个人平日里深藏不露的真性情。 比如,喜欢品尝各种美食的人可能具有开放、包容的性情;而偏爱清淡食物的人则可能具有内敛、低调的性情。 一个急躁的人在用餐时可能会狼吞虎咽、不顾他人;而一个沉稳的人则会慢慢品味食物、注重用餐的氛围。 在用餐时与亲友分享美食、交流感受的人可能具有热情、友善的性情;而独自默默用餐、不与他人交流的人则可能具有内向、孤独的性情。 作家马未都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儿子带着他的朋友到家里吃饭,吃完后,等朋友离开,父亲跟儿子说:“你的这个朋友,切记不能跟他深交。” 儿子很疑惑,不懂父亲为何这样说。 父亲解释道:“刚才吃饭时,他每次夹菜都是直接把筷子插进菜里翻上来,挑自己喜欢的,丝毫不顾及他人,这种人很自私。” 儿子觉得父亲说得太严重了。每个人的吃饭习惯不同,犯不得这么小题大做。 父亲进一步解释:“一个人生活窘迫,在可口饭菜面前吃相不雅可以理解。 但你这位朋友是做生意的,生活无忧,这般吃相,实际上就是很自私、很狭隘。 面对一盘菜尚且如此,倘若是在利益面前,他便会毫不犹豫将其占有。” 儿子半信半疑,还是跟他进行生意合作。不承想最后如同他父亲所料,这位朋友因利忘义,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性情就体现在这些点滴细节上。 人吃饭的时候,往往是最放松的时候,这时候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真实的样子。 知名作家林清玄在《从食物看人的性格》一文中提到: “人的选择反映其内心的偏好,这些偏好跟人的性格和本质紧密相连。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便可以窥见他的个性特点。” 在饭桌上的言谈表现,举手投足之间,一个人的性情在不经意间便会流露出来,折射出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 从吃相,最能看透一个人的性情。
有句话说得好:“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一碗米饭、一碟小菜,藏着生活的哲理和人间的清欢,都是通人性的东西。” 一个人如何对待一日三餐,便能看出一个人如何对待生活。 有个同事对吃得颇有讲究,每天都是自己带午餐去公司。精致的饭盒加上每天不同的食物搭配,让人看了很有食欲。 每次吃饭的时候,她会先把工位收拾好,然后再开始慢慢吃,细嚼慢咽,举止优雅。 如果不是加班得太晚,她下班回去后还会下厨,给自己做饭吃。 我们调侃她,是不是工作不饱和,回去还有精力做饭。 她笑着说:“正是工作得很累,才需要好好做顿美味犒劳自己。” 有次,她邀请我们几个人去她家做客,在旁边看着她做饭都会觉得非常享受。 清洗的食材,分门别类放在干净的容器中。用过的餐具,她会随手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无论做了多少道菜,她始终保持着干净利落的状态,让人感到很舒服。 小小的餐桌上铺着一块洁净而好看的桌布,桌角上摆放着一捧鲜艳的鲜花,悠然挺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当饭菜上桌时,每一碗、每一筷、每一汤、每一菜都摆放得井井有条,精致而用心。 整个屋子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生活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被她过得兴致盎然。 蔡澜在《碗净福至》里说:“对生命抱持敬畏之心,对食物满怀感恩之情,方能以平和的心态,优雅从容度过人生每个阶段。” 吃是小事,吃相是大事。碗小,学问大。 就连一向不羁的著名导演北野武,也说过:“我吃饭时都慢慢来,不赶时间,就像是身体在和灵魂进行沟通一样。吃是一种仪式,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滋养心灵。” 人活一世,为了三餐四季忙碌。认真对待每一餐饭,好好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一碗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俗话说:“吃相即福相。” 吃相好的人,心里时刻装着别人。在吃饭时落落大方,包容贴心,懂得为他人着想,照顾他人的感受。 在为人处世当中,深受他人信赖,人生路越走越宽。 很喜欢《深夜食堂》里的一句话:“食物不仅是滋养身体的能量,更是治愈心灵的灵丹,每一口都是无尽的珍贵与温情。” 好好吃饭的人,不仅是个可信的人,还会是个幸福的人。 点个【在看】,余生请修炼自己,做个拥有好吃相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让人觉得有品位,有修养,有素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