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的六经辩症

 空谷幽兰80 2024-06-16 发布于广东
1,太阳病(表阳证)
①太阳病咳嗽多伴咽痒,遇风冷加重,可伴有太阳表证 表虚证多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②汗出不著,唯遇风则咳:三拗汤,止嗽散
③表有湿邪,症见咳嗽,一身尽痛,日哺所发热,舌苔腻:麻杏苡甘汤

2,阳明病(里阳证)
①阳明病咳嗽:一般咳声高亢,伴有面赤额痛,或口渴喜饮,或大便干燥之阳明见证:白虎汤,承气汤类
②阳明湿热证:葛根黄芩黄连汤
③太阳阳明合病之咳嗽:葛根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
①此类患者咳嗽的特点为:多呈阵发性呛咳,伴有咽干、口苦、脉弦、遇冷热均咳、咳引两胁痛、胸满: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去生姜、大枣、人参,加干姜、五味子
②太阳未解,兼见少阳:柴胡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止嗽散合小柴胡汤
③邪气由少阳内传阳明:柴胡白虎汤大柴胡汤

4,太阴病(里阴证)
①太阴病咳嗽:多伴有咳痰,且痰量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多有太阴见证,表现为:食后腹胀,大便易溏,手足易冷,口中和(指虚寒体质):理中汤、四君子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六君子汤
②兼见太阳证: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半夏厚朴汤
③太阴阳明合病:小青龙加石膏汤,
④伴咽干、口苦等少阳证者:合柴胡剂,如柴朴汤、柴平煎

5,少阴病(表阴证)
咳嗽伴有遇风冷打喷嚏、流清涕,手足厥冷,大便易溏,脉多沉细
①无汗:麻黄细辛附子汤
②有汗:桂枝加附子汤加入厚朴杏仁

6,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
咳嗽兼见上热下寒证,寒热错杂: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医简易诊断公式
阳虚=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舌淡
          +疲劳没精神+脉沉弱无力
阴虚=长期容易发热+睡觉爱出汗
           +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气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面色
           不好+稍微劳作后就加重
血虚=面色发白+口唇颜色淡+头晕
            眼花+舌淡+脉细+女性少经
气滞=有胀痛感+憋闷+喘不上气+
          反气+情绪激动加重+时轻时重
血瘀=痛有定处+发热位置固定+青
           +有包块+刺痛拒按
津亏=身形瘦弱+干瘪+经常口渴+脉
            +皮肤干燥+少津
图片

本文为读书笔记摘抄,内容仅供养生参考,有病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