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龙讲经方《伤寒论》二十一

 缥缈海棠 2024-07-31

             2024.7.30新课

1.小柴胡汤➕石膏,作为大型瘟疫的最后一击。

2.茵陈五苓散(暗黄),用7-10天,再结合轻剂量小柴胡汤。

3.小建中汤适用症。

4.肿瘤晚期,阴实之症出现,阳气皆散于表,乌头蜜最后一搏。


P46页

     97.血弱气尽,腠理开(病在表),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协下(半表半里),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故使呕也: 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前半句,邪气侵入,只要有生命体征,自身免疫系统即会自动进入正邪交争,强大的营卫系统护卫于表,营行脉中,卫走脉外。当血弱气尽时,大门被打开,就会出现过敏性鼻炎、咽炎、气管炎、肺炎,包括表皮也易产生过敏现象,再往里,邪气因入,渗透到里面即产生胸膜炎,脏器组织功能衰变,结于协下,病位已进入半表半里,靠近表皮,怕冷,脉浮,恶寒,虽起烧,老想盖被,靠近消化道在里,一派热像,拉锯战时,往来寒热,无食欲,影响到肠胃。藏府相连其痛必下,说明凶猛的病毒快速穿过表皮组织,直接插入脏器组织里,还继续往里走,压迫到消化道,出现恶心,说明发生严重瘟疫、重型感冒。

      伤寒论刚开始出现,即针对重型瘟疫。自建安元年以来,10年内,张仲景家族200多人,历经5次重型瘟疫,死于伤寒者有三分之二。这就促使张仲景发愤图强,研究医术,写出《伤寒杂病论》。

     开始表症时,桂枝麻黄症,鉴别看有汗无汗。进入半表半里了,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无食欲,呕,进入小柴胡汤症。服完小柴胡汤,渴,进入阳明,说明小柴胡汤没有拦截住,入里进入消化系统,白虎汤症、人参白虎汤症出现了。病邪很快攻入消化道,说明属重症病毒性感染,重型瘟疫发生。进入消化道,反倒令人放心了,信阳明无死症,不会再传变,因病邪打入消化道,已经是强弩之末,用对方子,很快完成歼灭战。服柴胡,渴,属阳明,以法治之: 临床用小柴胡汤拦截,没拦住,少阳转阳明时,都不需用白虎汤,可先用小柴胡汤➕石膏,作为大型瘟疫的最后一击即可拦截,高热石膏60,普通高热石膏30,大胖子可加量,儿童酌减。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协下满者,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yue)。

     得病六七日:大部分已用汗法,虚掉了。

     脉迟浮弱: 迟:怕冷;浮:在体表;弱: 不禁按,气血虚,正气邪气都不足了,病邪没攻进来,也没有被赶跑。

     手足温: 胃肠道正邪交争放松了,手脚才会暖。起高热,大都手脚冰凉,气血全部聚焦于躯干部,顾不上手脚温度。手脚温,不会起高热,正邪气都弱,手脚温度,实际是胃气温,供养着心脏,长养着小肠。手脚都出凉汗,应该温胃,用甘草干姜汤或理中汤。现在手脚温,出过汗,六七天,没吃东西,便秘,实火,二三下:用下法,不能食,胃气被破坏掉了。这时用小建中汤或➕点点大黄: 脉迟浮弱,手足温是鉴别要点,而非桂枝汤。

      协下满痛: 半表半里。面目及身黄: 出现肝炎,胆汁胆红素溢于体表皮下。颈项强: 有表症。小便难: 下法后拉脱水,没有小便了。与柴胡汤: 实际是错误的,柴胡黄芩都属寒凉性,用量又大,所以这时再用柴胡汤,拉得更重。本渴而呕,且有黄,应该用茵陈五苓散(暗黄)或茵陈蒿汤(明黄,茵陈栀子大黄),但茵陈蒿汤因有大黄,这时已经拉了二三天了,不可能是茵陈蒿汤了,只能是茵陈五苓散,而不应该用小柴胡,因小柴胡汤或渴或呕,二者不会同时出现,小柴胡止呕用半夏,止渴:去半夏加天花粉。太阴和少阳同时发病,不能用柴胡汤。

     病例: 黄疸病,慢性肝炎,胆囊炎,眼白都黄,吃干扰素,脱发了,先茵陈五苓散,后茵陈五苓散结合小柴胡汤,因为后退黄了,但胸口胀,吃了二个月。共花了几百元钱治好了。

    身体暗黄,大便溏稀,眼睛黄,面部及身都黄,手脚心都黄,茵陈五苓散,用7-10天,基本都会出现胸胁苦满,阴沉五苓散结合小柴胡汤用,但小柴胡汤剂量小点,柴胡12黄芩10半夏15-20生姜15-20党参15炙甘草10-15大枣12枚,只柴胡黄芩剂量小其他正常。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太阳表证),协下满(少阳证),手足温而渴者(阳明证),(三阳并病)小柴胡汤主之。三阳并病,独取少阳,小柴胡汤,重用,柴胡用到40,再➕石膏,磨粉,几乎百发百中。43分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表证。阳脉涩: 浮脉轻取即得,但较弱,阳气不足,营卫不能充斥体表。阴脉弦: 沉取脉弦: 弦脉代表有寒水,水在中焦没有充分被气化,升腾起来成为津液遍布全身血脉当中,所以外面营卫不足,都缩在里面,寒水,这叫阴脉弦。这时应快速加强胃肠道蠕动功能,小建中汤是干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李中元说法: 小建中汤除外感虚热。低烧,怕冷,怕风吹,腹痛。

      小建中汤: 桂枝15白芍30炙甘草10生姜15大枣12枚(桂枝汤加倍白芍)➕麦芽糖浆60毫升(或块状70克),1400煮取600后放麦芽糖,糖化开,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小建中汤适用证: 温煦中焦,建立中焦脾胃之气,驱除外邪感染,

     1.感冒: 面色差,气血不足,心慌心悸,怕风,便秘。

    2.痛经: a.也可芍药甘草汤,没精神,老想睡,芍药甘草汤➕附子(或➕肾四味),b.如果不犯困,但怕风吹,用小建中汤。长期自汗盗汗低烧怕冷都可以用小建中汤。c.如果面色还好,呕吐的厉害,小柴胡汤。

    3.过敏性紫癜、贫血、腹痛、血小板减少、牙龈出血等失血现象时,都可以考虑用小建中汤: 怕风吹,脉沉弦,一派寒水在中焦,用小建中汤温煦长养。

    4.小建中汤调整月经腹痛,肠炎、肠结核性感染性腹痛,用过抗结核药物,开始产生抵抗反应,起烧,腹腔感染控制不住,剧烈腹痛,再往下会发展成腹膜炎,用小建中汤控制住腹痛,能很好睡眠,几天后就可以恢复。

    5.虚寒性胃炎,手脚出凉汗,理中汤➕蒲公英,手脚温不出冷汗,虚损性的,小建中汤,鉴别要点: 手脚温还是凉。

     病例: 北京少女,高瘦,没青春气息,气色差,疲惫颓废,心慌心悸,怕风,便秘,心慌心悸,所以小建中汤为基础,补益作用很直接。炙甘草汤也是补益,没有小建中汤那么快速。

    病例: 先生,过敏性紫癜,皮下出血,脸上腋下都出现大面积紫癜,西医用或激素,但不去根,用了十个月,腰疼,查体紫癜性肾炎,看中医,典型的阳脉涩,阴脉弦,往下按有弦脉,里面有寒水没有代谢掉,夏天别人都短袖,他穿外套,怕风吹,身上一片片紫癜,白芍养护血管增加血管弹性,不崩裂,(当归我管抚平血管内壁毛糙,川芎活血不让血液凝固,生地补血),面色惨白,有气无力,怕风,所以用小建中汤,后期➕黄芪和当归,(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28天后肾脏指标只超一点点了,尿蛋白也低很多,紫癜性出血控制住了,能吃饭了,大便也正常了。

      小建中汤中饴糖不能用蜂蜜代替。蜂蜜补益,甘,是你别……,性格温和。麦芽糖是我要……生发外放的。老人无食欲,桂枝白芍加一点点麦芽糖,再加山楂枳实陈皮等开胃,能促进消化道蠕动,但蜂蜜起不到这样的作用。蜂蜜是你别……,乌头汤时用蜂蜜,乌头很能干,去除寒湿,太霸道猛烈,副作用身麻唇麻,用大量400毫升蜂蜜去牵制,杀掉其毒性。蜂蜜和麦芽糖不可以相互替代。1.04分

      小建中汤对应的大建中汤: 薯胶二升,干姜四两,人参二两,饴糖一升,大建中汤纯温煦中焦,小建中汤既管里中焦有管外防卫系统,小建中汤和大建中汤也不能互相替代。

     ✔肿瘤晚期(1.11分始),整夜无眠,白天也不睡,一直出汗,口吐白阴,流凉凉口水,不能下咽,咽下去胃里会冰凉,不停的流,且不喝水,完全吃不下饭,一直不睡觉,很热,不怕冷,不盖被,不穿外套,里面阴寒成冰,热量完全进不去了,都浮于体表,脉有力量,这时用乌头蜜:川乌大者5枚,三生煮取一升,再加上二升蜂蜜,药汁和蜜三生煮取二升,每天吃点乌头蜜,最后一击,能救过来就救过来了。癌症晚期,出现阴实之症,所有阳气都散出来,只有最后用乌头蜜了。癌症刚开始在阳经时用金银花蒲公英,不能用乌头蜜。

    破格救心汤: 心脏问题,心衰抢救用。

   小建中汤: 虚寒性胃炎,手脚出凉汗,理中汤➕蒲公英,手脚温不出冷汗,虚损性,小建中汤。1.23

    呕家不可用小建中汤,因甜腻。呕用普通桂枝汤,很轻的桂枝汤,需要辩证。怕风吹,喜欢吃甜食,小建中汤,不痛经,经血量足,脸色白里透红。

    用小建中汤,不差者,没好利索,还是怪怪的,不舒适,还有点肚子痛,就是用了小建中,已经强壮起来了,但还是被欺负,用和解之法,用小柴胡汤,直接赶跑病邪。培补正气在先,然后再去巷战。直接小柴胡汤,不可,因正气不足,故先小建中汤补养,再小柴胡汤扶正祛邪。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胸胁苦满,病在半表半里。伤寒中风,没有出现表症(恶寒发热)没有出现里症(一派热像),但见一症,即是指柴胡主证胸胁苦满,属鉴别要点,锁定部位半表半里。只要没有表症里症,就可以用柴胡剂(大小柴胡、开心散、柴胡桂枝汤)进行盲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