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去暑气,健脾养肝气!秋日里如何“肝”劲满满

 文炳春秋 2024-08-19 发布于浙江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处暑意味着热天开始离去,不过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处暑到秋分这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随着季节的转变,我们的营养物质也会随之散发,这样很容易导致肝病的出现。同时,加之现代都市人压力大、烦恼多,烟酒应酬不断,作息时间紊乱,对肝的损伤也很大。

养肝是处暑养生的“必修课”。疏肝解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清降,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在处暑时节乃至整个秋季都相当重要。

说起养肝,常见的方法有疏肝解郁,清降肝火,但从效果上来说,还是不够的。按照中医理论讲,肝出现问题不是单一脏器的问题,肝气盛则影响脾胃,而肝气虚肺气又来克它。一脏有问题,会引起五脏都失调。

所以在养肝时应该有整体观。中医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在养肝中,应该注意调补脾,让脾正气充实,肝脾同治,往往能事半功倍。而肝郁气滞,常会引起肝脾不和,脾虚血虚。所以,同时养血也很重要。

调理肝脾,可以选择北京同仁堂加味逍遥丸,它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倦怠食少等症状。

加味逍遥丸,是在逍遥丸基础上,增加了清热,清心,除烦的牡丹皮和栀子两味药材而成的。在逍遥丸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的功效上,增加了清内热,祛肝火的效果。

方中的柴胡,薄荷疏肝解郁;茯苓,甘草,白术,健脾益气;白芍,当归,和血,养血。与牡丹皮,栀子搭配。9药合用,肝脾同治,功能舒肝清热,健脾养血。常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带来系列症状的改善。

在服药的同时,饮食上也可以适当的配合。少食油腻,高热,辛辣的食物。作息上,尽量早睡早起,肝的排毒功能在晚间十一点左右达到高峰,所以在十一点前入睡,“夜卧则血归于肝”,让肝得到血液的濡养,更有助于养肝和肝的健康。

同时,可尝试穴位按摩。中医认为穴位按摩也是养生保健中的一部分。通过对穴位的按压、揉捏,达到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比如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第1、2趾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主治胁痛、失眠、眩晕等疾病;是肝经的重要穴位,也是疏肝理气的要穴。经常按揉太冲穴,可达疏肝理气,泻火养肝之功。

袅袅秋风起 最美人间秋。希望大家能够在处暑时节,重视养肝,肝脾同调,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