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今天(2024年8月22日)的22点54分48秒,正式进入处暑节气。 处暑的“处”为止息之意,处暑的含义是暑热终止。而明天也正式出伏了。 ![]() 难熬的湿热天气到了尾声,此时虽还会有高温天气出现,但就如回光返照一般,气温的整体趋势是下降的。早晚能略微感受到秋意了,凉风偶起,天空高远。全国各地的雨水也开始减少,但“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在一场场秋雨中节节下滑,日夜温差也逐渐增大,寒凉渐起。阳气虚、寒湿重的人首先会有所知觉,鼻炎、咳嗽、哮喘等虚寒性的疾病开始复发。体质弱的人在这冷热变化较大的节气里,一不小心也会容易出现呼吸道和肠胃的疾病。 处暑以后,秋的主气燥邪也开始逐渐显露头角,燥与夏天遗留下的热夹杂在一起,形成温燥,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温燥病的病症。 而处暑后秋的金气越发明显,肺金之气开始旺盛,阳气的敛降,使万物得根,脏腑得养,功能变强,尤其当脾胃的运化能力变强时,就会生化出更多气血,就能让身体收获更多的能量。而肺也能得到更多的气血供应,变得更强。所以此时如能重点抓住对脾胃和肺的调理,不光会为秋冬少闹病打下良好基础,还有利于脏腑气血水平的提升。 处暑以后的阴生阳降的趋势更加明显,我们生化中的方方面面都要尽快转到敛阳养阴的轨道上来,才能减少耗损,得到更多天地的滋养。 调起居 睡眠是由阳入阴,醒来则是由阴入阳,可见起居是影响人体阴阳变换节律的重要事项,因此在顺应天地的诸般事项中,起居时间的调整是头等大事。 ![]()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处暑后的大环境是阴气增、阳气减,人体阳气也随之更加内敛,阳主动,阴主静,因此人容易感到困倦,尤其到了下午以后。但这是自然之道,我们要顺应这一情况,早一些休息,能让身体更好地收敛阳气,潜藏阴精。孩子在晚九点前就要进入睡眠状态了,而成人最好也能在晚十点前入睡。 但养阴也不能太过,所以早晨要早起一些,睡到六七点钟就可以起床了。 避寒凉 之前在立秋养生一文中讲过,秋后不吃瓜,泛指一切生冷寒凉的食物。而到了处暑则更要回避这些食物了。因为中医看的不是气温高低,而是天地的阴阳二气,即便某些地方、某一天气温较高,但毕竟人体内外的阴寒之气已成势,吃这些寒凉之品很容易让脾胃受寒,导致腹痛、泄泻等问题。 空调也是能不开就不开了,尤其到晚上。晴天时白天可多开窗,让肃秋之气荡涤暑湿。如果太热,只在中午这段时间用空调、风扇降温即可。而晚间建议关闭空调。 很多家庭在秋天喜欢开窗入睡,觉得比较凉快,但人在睡觉的时候阳气几乎都由表入里了,抵抗力很脆弱。所以非常容易受外邪侵犯,尤其是肺气不足的人。因此即便是初秋,也不建议开窗睡觉。可以在睡前开窗降温,睡觉时关窗。 孩子的床上不光要撤去凉席,还应放上薄棉被,以备不时之需。阳气不足的孩子最好睡觉时穿上袜子。 炼肺气 秋天是养肺的黄金期,我们可以选一些能够锻炼肺功能的运动来提升肺气,如慢跑、游泳、登山、扩胸运动、快走、伸展运动等。而想要达到好的锻炼效果,则需要尽量延长呼吸的深度和时间。可参考《按摩五脏六腑,培补元气,只要学会这样呼吸》 这篇文章中所讲。 运动有利于升阳,早晨阳气初升,而初秋的早晨清爽宜人,所以我们可以把运动尽量安排在清晨、上午进行。 ![]() 护阴津 燥为秋之主气,虽是初秋,但燥邪渐起,并且容易和残留的暑热结合侵犯人体,伤及人的津液。外界环境我们无法控制,但可以调整自己的饮食和起居。 首先要尽量少吃容易引起内热的食物,包括韭菜,牛肉,羊肉,狗肉,鸡肉、桂圆、荔枝等,还有辛辣的食物,包括葱姜蒜、花椒、桂皮、小茴香、辣椒、胡椒、咖喱、芥末等等。 可以多吃一些甘甜滋润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葡萄、桃子、白萝卜、雪梨、莲藕、山药、芝麻等等。还可以吃一些养阴的食物,如桑葚、枸杞、苹果、葡萄等等。 慎吃鸭 另外处暑吃鸭是很多地方的习俗。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胃、脾、肺、肾经,可以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以及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燥邪容易伤阴,导致阴虚火旺,可见此时吃鸭有利于滋阴清热。 ![]() 但食疗不光要因时制宜,也要因人制宜,阳虚、气虚、痰湿重、寒湿重的人就不太适宜这种吃法,很容易伤阳,酿痰生湿。而阴虚、血虚的人则可适当吃一些,但也不宜多吃。因为现在人很少说阳气特别足的,所以润燥更适合用山药、银耳、芝麻等平和的食物。 调情志 在中医里,情志对脏腑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调情志也是重要的养生功课。 《黄帝内经》特意强调了,人到秋天后,情绪状态也要转变:“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意思是,不要再像春夏那样什么都想干想要、张扬浮躁了,而是要顺应阴生阳降的大势,变得收敛、安宁、沉静。 但不是消沉。如果感到悲哀、消沉,就说明这种转变过头了。往往肺气虚的人就容易这样。而且“悲则气消”,越是感到悲哀、消沉,越耗伤肺气。 这样的人应该注重对肺的调养,推拿、艾灸、深呼吸、运动……都可以,同时可以听一些比较欢快舒畅的音乐,以抵消这一情绪。 从五运六气上看,今年处暑厥阴风木过胜,容易出现肝风内动之症,也容易让人情绪异常,尤其是肝脾不和的人。所以需要在工作、学习中减少焦虑和压力,多到大自然里游玩,还可以经常进行深呼吸和冥想,放松身心,平复情绪。 同时,早睡觉、尽量不吃容易寒凉的、生痰的、热性的食物也会减缓这一问题。 秋天肺经当令,是补肺的好时机。肺是抵御外邪的第一大屏障,也是鼻炎、哮喘、腺样体肥大、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调理的重要脏器。不过也需要在具体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调理,我们现在推出了“一对一健康服务”,扫码加顾问老师,就能得到健康方面的指导: 近期导读: 处暑前后这样推拿 夯实抵挡病菌的屏障,也为蓄养气血开个好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