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肱节律是一切肩部疼痛不适或损伤的关键,如果搞不懂肩肱节律,你就无法看懂肩痛患者背后的问题本质。 文章主要介绍:
一、肩-肩胛-胸廓联动 肩外展180°=盂肱关节屈曲120° 肩胛骨上回旋60° 而盂肱关节屈曲120°里面最后10-15°是胸椎侧弯来完成的(这一点很关键),看下面动图 肩胛骨的上回旋60°=胸锁关节上提&旋后&后缩 肩锁关节上回旋30° 所以综合以上: 肩外展180度=盂肱关节外展120度(10-15度胸椎侧弯) 肩胛骨上回旋60度(胸锁关节上提&旋后-后缩30度 肩锁关节上旋30度) 肩胛骨后倾30° 如果还要再细分,其实还涉及其他的运动。我一直在强调的:人体是三维运动,所以上面主要讲的是冠状面,那么在水平面上还有组合运动。 肩外展过程中,肩胛骨会后倾30°配合上回旋(不了解肩胛骨的具体运动,翻之前写的文章即可); 同时会产生一个肩外旋机制(肱骨会外旋35°-40°),目的是防止肩峰撞击肱骨大结节,进而挤压肩关节囊产生疼痛。 我找了一个动图,一看便知。看下面动图,肱骨在屈90度内旋时,关节囊是被过度挤压的。 二、肩峰撞击综合征 所谓肩峰撞击综合征,就是在抬手的过程中,某个或多个骨头之间的配合出了问题,进而导致肩峰下滑囊被挤压,进而产生疼痛。 而解决它的根本在于,找到出问题的部分,找出配合不太好的骨头,恢复正确的运动节律。所以充分了解肩肱节律就很关键。 三、肩肱节律三阶段 补充:三角肌中束与冈上肌的协同配合
在人体中,当表层肌过度发达且紧张,深层肌不工作时,局部关节就容易发生撞击产生疼痛,所以很多健身人士,会出现肩关节弹响以及疼痛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浅层肌过度锻炼,而深层稳定肌长期得不到锻炼。 同样在肩外展时,当三角肌中束过度有力,而冈上肌无力,就会导致外展时,冈上肌把肱骨头往上拉的力跟不上三角肌中束 此时就会出现“耸肩”代偿发力,或者撞击肩峰 注意:冈上肌的功能在肩屈0-60度和90-180度时发生了很大变化
所以同一块肌肉,在不同的角度,其功能也会发生变化,这也是动态肌肉功能解剖。 四、肩外展时相关运动肌群 总结:
![]() 记得“点赞”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