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患者术前肩关节正位X线片,箭头所指部位为肩峰前角增生骨刺及肱骨大结节表面的硬化带 ![]() 图2 患者术前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箭头所指为肩峰前缘的牵拉骨刺,该肩峰形态依照Bigliani分型应属Ⅲ型 ![]() 图3 术前斜冠位MRI显示冈上肌腱全层断裂,残余肌腱退缩至大约肱骨头关节面上方 ![]() 图4 术前斜矢位X线片可见冈上肌存在Ⅱ度脂肪浸润 患者为中年女性,肩袖损伤诊断明确,需手术治疗。术式选择方面,考虑到患者年龄、产生症状的时间、术前MRI上显示主要累及冈上肌腱、肌腱的退缩情况以及术前肩袖肌肉的脂肪浸润情况,决定选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从病史及术前检查方面,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症。 ![]() ![]() 图5 肩袖肌群解剖示意 冈上肌止于肱骨头大结节的上压迹、冈下肌止于中压迹、小圆肌止于下压迹,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头小结节,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图6),对于盂肱关节有支持和稳定作用。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肩袖肌肉的收缩使肱骨头固定于肩盂上,避免三角肌强有力的收缩造成肱骨头与肩峰或喙肩弓的直接撞击。 ![]() 图6 肩袖肌腱组织在肱骨解剖颈处形成袖状解剖结构 冈上肌对肱骨头起着上方稳定的作用,冈下肌和小圆肌起着向后稳定和使肱骨外旋的作用,而肩胛下肌则有使肱骨内旋的作用。肩袖肌的作用以冈上肌最为重要,也最容易损伤。肩袖的作用是支持和稳定肩肱关节、维持肩关节腔的密闭,从而保持滑液对关节软骨的营养,如果肩袖破损将继发骨性关节炎。 ![]() 图7 肩袖破裂 肩锁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图8)、肩峰骨赘生成、低位肩峰、肱骨大结节硬化和肩峰前下方钩状畸形(图9)、肩袖肌腱的肥大以及异常的喙肩弓是发生撞击征的主要病理因素。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肩袖受到肩峰和喙肩弓反复的、微小的撞击和拉伸,肩峰前下方骨赘形成,使肩袖撞击发生充血水肿、变性乃至冈上肌腱断裂。Ozaki等通过尸体解剖研究则认为肩袖是在退变的基础上因外伤而发生撕裂,撕裂后导致肩关节骨性改变,而不是由于肩关节退变引起肩袖的破裂。亦有研究发现肩袖撕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而肩关节骨性改变则与年龄无关,从而认为撞击综合征并不是引起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而是肩袖退变和外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 图8 肩锁关节增生退变骨赘形成 ![]() 图9 肩峰骨赘增生 肌腱损伤的深度<50%的为部分撕裂,以疼痛为主,力弱表现并不明显。Ellman将其分为:
全层撕裂指肩袖肌腱纤维完全中断。Ellman分级中的Ⅲ度损伤,即肌腱纤维破损深度大于肌腱厚度1/2(深度>6mm)的患者往往发展为全层撕裂(图10)。肌腱回缩甚至脂肪变性,修复比较困难,所以要尽早手术治疗。 ![]() 图10 肩袖完全撕裂
![]() 图11 肩袖小的破裂 ![]() 图12 肩袖大撕裂 ![]() 图13 肩袖巨大损伤,撕裂5cm以上 ![]() 图14 巨大肩袖撕裂,累及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大于5cm 肩关节疼痛是肩袖损伤的早期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肩关节夜间疼痛和“过顶位”活动受限(图15)。如有慢性肩峰下滑囊炎存在,疼痛呈持续性和顽固性。疼痛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参数,有时向颈部和上肢放射性疼痛,不能患侧卧位,疼痛加重夜不能眠,外展活动多受限,有时需与颈椎病相鉴别。 ![]() 图15 肩关节外展受限 压痛点多位于肩峰前下方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处(图16),由于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病史较长,肩周肌肉以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表现为外展、上举或后伸无力,肩关节不能主动上举外展活动,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通常无明显受限。患者的盂肱关节,被动或主动运动常出现摩擦感,上举或旋转上臂时可有弹响或触及砾轧音。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肩关节撞击症Ⅲ期,由肩袖断端瘢痕引起。 ![]() 图16 肩袖损伤压痛点 体格检查 疼痛弧征 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在外展开始的0°~60°之内无疼痛,当外展60°~120°时有明显的疼痛发生,或被卡住的感觉,甚至不能继续上举。而当外展超过120°后疼痛反而不明显,此征称“疼痛弧征”(图17)。如果外展达到150°~180°过程中持续疼痛,说明肩锁关节有病变。 ![]() 图17 疼痛弧征 Jobe冈上肌试验 Jobe冈上肌试验,即肩关节水平位内收30°,肩内旋、前臂旋前使拇指指尖向下,双侧同时抗阻力上抬。检查者于腕部施加向下的压力。患者感觉疼痛、无力者为阳性(图18)。Jobe于1983年提出“冈上肌试验”,主要用于检查冈上肌的病损。 ![]() 图18 Jobe试验 落臂试验 检查者将患者肩关节外展至90°以上,嘱患者自行保持肩外展90°~100°的位置,患肩疼痛、无力坠落者为阳性(图19)。落臂试验是排除肩峰下撞击症最好的试验。对于冈上肌损伤敏感度不高,但特异度很高。 图19 落臂试验 Apley摸背试验 嘱患者用手分别从同侧肩上方向后用示指摸对侧肩胛骨内上缘(图20)。Apley试验还可以让患者将患肩内旋,自背后触碰对侧肩胛骨的内下角(图21),用于检查肩关节内旋功能。Apley试验内旋、外旋联合检查,可以总体评价肩关节的活动状况,是检查肩关节整体功能的检查方法,但是对于肩袖特定解剖部位的损伤缺乏特异性。 图20 Apley摸背试验 ![]() 图21 Apley摸背试验 吹号手征(hornblower sign) 嘱患者用患侧的手触摸自己的嘴,患者肘部高于手部视为阳性(图22)。正常做吹号姿势时需要一定程度的肩关节外旋,如果主动外旋肌力丧失则需要外展肩关节来代偿,为阳性表现。吹号手症用于检查冈下肌和小圆肌损伤。 图22 吹号手症 抬离试验 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手心向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图23),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肩胛下肌损伤者不能完成该动作。抬离试验是检查肩胛下肌损伤的特异性体征。 ![]() 图23 抬离试验 压腹试验 患者站位,肘关节屈曲,前臂贴于及腹部,手、腕保持伸直,臂部对腹部施加压力。压腹实验时腕部屈曲,肘部偏向后外侧为阳性(图24)。 图24 压腹试验 Hawkins撞击试验 患者站立,肩外展90°,检查者内旋患者肩关节,运动时感疼痛为试验阳性(图25)。 图25 Hawkins撞击试验 Neer征 患者坐位,肘伸直,手指朝下,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骨,一手使患肢前屈90°,使大结节与喙肩韧带及肩峰前缘撞击,出现疼痛为阳性。 常规拍摄肩关节中立位、内旋位、外旋位的前后位及轴位X线片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显示肩峰、肱骨头、肩盂及肩锁关节,主要对肩峰下撞击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MRI MRI是目前临床诊断肩袖损伤常用的方法,可观察肩袖肌腱及其损伤情况。肩袖损伤表现为肌腱的连续性中断、肌腱肌腹连接处回缩、肌腱的外形发生改变(图26)。长期肌肉失用性萎缩脂肪增多,其信号强度增加。肩峰下和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高强度线状信号中断或消失。如果滑囊内有积液,T2加权像可见肩峰下高强度信号影,而脂肪信号强度减低。 ![]() 图26 MRI显示肩袖损伤 根据肩袖损伤的MRI病理表现分为: ①肌腱炎,其肌腱信号强度均匀性增加,但无形态学改变,肩峰下和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完整。 ②不全断裂,肌腱信号强度局限性增加形态发生改变,表现为肩峰下和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连续性中断。 ③完全断裂,肌腱信号强度明显增加,形态明显异常,如肌腱连续性中断,肌腱肌腹连接处回缩或明显的肌肉萎缩,肌肉的信号强度增高,肩峰下及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连续性中断或消失。 超声 优点是无创、可动态观察、可重复性、操作方便、省时、费用低,尤其对肩袖撕裂流行病学调查和术后随访具有独特的价值,准确率达90%,能发现冈上肌以外的其他肩袖肌腱的撕裂;能同时对肱二头肌长头腱疾病作出诊断。其缺点是诊断标准不易掌握,诊断准确率与个人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有很大的相关性。 术中患者被置于沙滩椅位。由盂肱关节后方主通道进入关节。探查,见冈上肌腱全层断裂,断端退缩至肩盂上方(图27)。肩胛下肌上缘部分肌腱损伤(图28)。 ![]() 图27 术中探查,目前关节镜在肩峰下后方通道,可见冈上肌腱全层断裂,肌腱退缩至肩盂上方,可从肩峰下间隙内清楚地看见盂肱关节内结构 ![]() 图28 术中探查,目前关节镜在盂肱关节后方主通道内,箭头所指处为肩胛下肌腱上缘,可见其外侧止点断裂,肌腱上缘张力差 肱二头肌长头质量尚可。故建立盂肱关节前上方通道、肩峰下前外侧通道及肩峰下外侧通道。在已明显退缩的冈上肌腱的前面、深面做彻底的松解,并切断喙肱韧带,做前方肩袖间隙的松解。经过这些步骤的肌腱松解后,冈上肌腱可顺利地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复位至大结节表面。探查认为肌腱质量较好,松解满意,可望完成较为可靠的肌腱修补,故行肩峰成型,去除肩峰前角的牵拉骨刺。首先以一枚直径5mm金属缝合锚打入小结节上缘做肩胛下肌上缘损伤的修补(图29),以关节镜下磨钻打磨大结节表面骨质准备骨床。 ![]() 图29 肩胛下肌腱修补后,可见肌腱张力已经恢复 ![]() 图30 关节镜下打入2枚外排缝合锚 ![]() 图31 镜下双排重建后,可见肩袖肌腱已被牢固地固定在大结节表面,内、外排固定可靠 ![]() ![]() 图32
手术绝对禁忌症包括:全身感染,尤其是近期的活动性感染;局部皮肤条件不好,有未愈合的伤口或疖、痈等以及关节强直。 相对禁忌症主要包括神经损伤;明显的肌肉退变;伴有较严重关节内骨折,关节内广泛粘连,患有较严重的盂肱关节炎,以及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 关节活动度训练 目标:
训练: (1)被动关节活动度
![]() 钟摆运动 (2)姿势
(3)辅助主动关节活动度
![]() A和B,辅助主动仰卧位抬高,使用未受影响的手臂产生运动 ![]() A和B。利用未受影响的手臂,通过杆进行主动辅助外旋
(4)主动关节活动度:滑墙 运动负荷:每天做3组,1组15次 灵活性训练 目标:
训练: (1)前关节囊(胸小肌)拉伸
使用门框拉伸前关节囊/胸小肌 (2)后关节囊拉伸
后关节囊拉伸 (3)上部斜方肌拉伸 负荷:每天做5次拉伸,1次拉伸30秒 强化训练 目标:
训练: (1)等距低位划船 低位划船 (2)肩胛骨回缩/划船
俯卧式肩胛骨收缩(挤压)和伸展 (3)肩胛骨拉伸/按压
(4)前部三角肌强化
![]() 仰卧屈肩 ![]() 倾斜仰卧屈肩 ![]() 站立屈肩 (5)肩外/内旋
![]() 侧卧外旋 负荷:每次练习3× 15次,每周3-4次 加强本体感觉(高级) 目标:
训练: (1)肩胛骨拉伸/按压
(2)肩胛骨内收/划船
(3)外旋
(4)内旋
声明:本文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不代表骨今中外平台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投稿微信:17611707166 |
|